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

“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诞辰115周年、

三毛形象诞生90周年。

这三条时间线,汇成一句朴素的话:

有一支画笔,曾被磨成刺刀;

有一个孩子,三根毛也能照亮黑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文艺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火炬。

9月5日广播剧《“三毛之父”张乐平》全网上线

广播剧《“三毛之父”张乐平》以浙江广电集团为原点,用“一部浙产文艺精品”的硬核实力撬动起更广泛的传播力量,全国28个省份的168家媒体平台共同发布,影响力超过6.1亿人次

除了浙江广电集团的全矩阵传播,广播剧《“三毛之父”张乐平》还得到了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的大力支持。9月5日,全国144家交通广播同步上线,全国交通广播的4.6亿车主用户可以通过电波、5.3亿新媒体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多元传播形式收听。

我们用这样的一次集体行动,深情回眸历史,致敬文艺巨匠张乐平先生,更以这样的方式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向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

重磅首发

广播剧《“三毛之父”张乐平》首发上线仪式以声音艺术为载体,生动再现漫画艺术大师张乐平以画笔为武器揭露社会黑暗、投身抗日宣传的历程

浙江广电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陈洁

海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胜娟

仪式特别邀请张乐平之子张慰军,讲述了这位漫画大师不为人知的创作历程:放弃上海优渥生活,拒绝受邀前往美国,希望胜利后“自己作为见证者将战争年代的情景告诉大家”。

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俞柏鸿带来四本“三毛”系列漫画书,坦言自己是张乐平的粉丝,并现场解读“三毛”经典IP的现代诠释。

情景对话《与“三毛”的时空对谈》更是借助AI手段,让俏皮的“三毛”穿越时空出现在现场大屏上,与戴着红领巾的小演员隔空对话,展现新旧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发仪式通过中国蓝客户端,Z视介客户端,FM93视频传播矩阵以及北高峰app等多个平台进行同步直播,超百万用户持续关注

专业团队

主创团队由业界大咖和浙江交通之声业务骨干组成。由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剧作家郝佳音任编剧,数度问鼎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交通之声孙越任导演。

为立体展现“三毛之父”的动人故事,主创团队海量查阅搜集资料,从史料、传记、报告文学、专业口述史,到专题片、纪录片、直播节目,不断深挖。

同时特邀相关专家组成顾问团,对剧本的艺术性和专业性进行指导把关。

广播剧行业相关专家指出,《“三毛之父”张乐平》兼具艺术审美、历史教育与社会关怀,是一部选题好、时机好、制作好的“三好”文艺精品力作,打造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广播剧精品。

“声”临其境

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

声音是一部好剧的灵魂。

戴上耳机,就是一场造梦。

《“三毛之父”张乐平》汇聚强大声音阵容,配音演员杨天翔曾参与《妖猫传》《古剑奇谭》、凌振赫曾参与《长安三万里》《老九门》的配音。曾担任中国奥委会08年宣传片作曲的刘聪原创谱曲。

主创团队创新启用海选招募小演员本色参与广播剧录制等手段,成功地将漫画视觉艺术转化为听觉艺术,兼顾儿童剧与幽默剧特点。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在“无线电波”上同频共振,每一集都有泪点与笑点交替,张力十足。


广播剧《“三毛之父”张乐平》共三集,今天全网上线之后,大家可以通过央广中国之声、学习强国、全国144家交通广播、浙江广电集团各广播频率、Z视介、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收听。

跨越数十载的时光,我们用声音重新抵达那段滚烫岁月:在枪火里守望的善、在风雨里紧握的勇、在黑夜里点亮的希望让我们通过这部广播剧,与张乐平、与三毛并肩——八十年前,它为胜利点火;八十年后,我们用声音把火种传下去。

来源:FM93记者吴雨婷

FM93交通之声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起收听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