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全球服务伙伴计划”在“投资中国”北京专场活动上正式发布。据悉,该计划旨在集聚和培育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各类服务业企业与服务机构,持续提升“北京服务”的全球服务能力,计划中的服务伙伴可享受参与政企高层对话、加入专家咨询委员会、政策匹配衔接等服务。
“1+9+8”计划全面开启
据北京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介绍,“全球服务伙伴计划”将围绕“1+9+8”展开。即将围绕“1”个目标愿景,即集聚和培育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各类服务业企业与服务机构;面向“两区”建设的“9”大服务业重点领域全球招募伙伴,包括科技服务、文旅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健康医疗服务、专业服务、航空服务、商贸服务等领域;为“服务伙伴”提供“8”项集成服务,包括政企高层对话、顾问咨询、政策匹配、诉求对接、项目落地、市场资源链接等。
近年来,以“两区”建设为契机,北京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累计落地5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吸引和推动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落地。202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迭代推出170余项先行先试措施。
据悉,截至目前,已有数据知识产权等12项措施开始落地实施,其余措施正在加紧推动,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实施完成。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海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全球服务伙伴计划”起到“双向赋能”作用。“我们可以在为全球服务伙伴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也能通过这个计划,获取优质信息和最好资源,实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外资“磁吸力”持续增强
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最新数据, 2023年,北京市全年新设外资企业1729家,比上年增长22.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7.1亿美元,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1亿美元,占42.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2.5亿美元,占2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3.0亿美元,占16.8%。
深入推动“两区”建设方面,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点行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外资企业共1321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76.4%;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258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14.9%。
以SMC(中国)有限公司为例,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已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建立了四个现代化工厂、三个物流中心。以北京为中心的大型气动元件生产出口基地已初具规模,产品直接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北京、上海为中心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工业城市、完善的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体系。投资总额从最初的20亿日元,增至480亿日元。年工业总产值约100亿人民币。
北京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与接续出台的利好政策密不可分。据3月刚发布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方面,又进一步提出了二十六条具体措施。
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为例,郑海涛表示,2023年,经开区新注册企业增长近50%。并且,通过去年集中发力,包括成立外资外贸专班、发布为外资企业降本增效的2+X政策体系等,外资规模开始有了腾飞式的变化,实现11亿美元,预计今年也将在10亿美元以上。
“北京服务”助力生态成长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在营商环境改革方面北京也推出了一系列的积极举措。
以便利外籍人士在京支付为例,3月26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
《方案》指出,2024年6月底前,进一步扩大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面;不断扩大“零钱包”产品的服务范围,持续提升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的友好度和便利性;12月底前,基本解决外籍来京人员等群体支付痛点难点问题;支付受理环境进一步优化,更好满足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支付服务水平得到巩固提升。
在郑海涛看来,营商环境好了,形成生态以后,吸附效应就很明显,企业能和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伙伴共同集聚,工作圈、朋友圈、生活圈都在一起,相互交流更加便捷、顺畅。“外资规模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整体营商环境的优化,包括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规范透明的政务服务等等”。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已率先在全市探索落地“告知承诺”“产业用地标准化”“首席审批师”“一业一证”“证照联办”“一证多址”、证号0管家、免费住所空间等系列改革措施,实现“准入即准营、拿地即开工”。此外,针对外资企业,推出外企服务20条中,创新开展“我为外企找市场”“我为外企募人才”“我为外企找伙伴”“金融服务超市”等要素服务,打造更具温度与力度的系统性涉外服务体系。
据悉,接下来,北京还将主动对标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框架,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擦亮“北京服务”品牌。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程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