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开启服务社会

中国经济新闻网成都讯(张丽)10月10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减灾所)、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联合宣布中国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开启服务社会。该成果是减灾所与手机厂家持续6年的研发成果,成为中国地震预警事业的新里程碑,是中国在多灾种预警领域的又一个核心技术创新,将助力建设全球地震预警网和全球多灾种预警网。

中国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开启服务社会

该预警网已与传统地震监测预警网融合,为全球首次实现了手机地震预警监测网与传统地震预警监测网的融合。该技术实现了地震预警监测网的覆盖面积从240万平方公里迈向600万平方公里,覆盖中国10亿人;


中国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开启服务社会

中国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开启服务社会

图1 手机监测地震的示意图及手机开启地震监测的截图案例

公开资料表明,中国和美国同步推进了手机地震监测预警技术:Google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21年4月宣布其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上线,减灾所和小米2021年6月共同宣布中国首个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上线,支持小米手机开启地震监测功能,开启了手机地震预警技术试验。迄今,365万手机已变身“地震仪”(图1),构建了中国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图2)。



中国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开启服务社会

中国科学院山地自然灾害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减灾所所长王暾博士介绍,手机除了接收地震预警,还可以用内置的MEMS传感器让手机“变身”地震仪,众多手机与预警中心组成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将地震预警监测网延伸到传统地震预警监测仪未覆盖的区域,助力建立全国地震预警网,还响应联合国“Early Warnings For All”计划,助力建设全球地震预警网和全球多灾种预警网,挽救更多生命。

中国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开启服务社会

图2 手机地震监测预警网 红色为手机地震预警网覆盖区域,多边形是中国地震预警网之大陆地震预警网覆盖区域。

王暾博士表示,手机“地震仪”相对于传统地震仪对实现地震预警有三大优势:一是手机数量远超传统地震仪数量,可显著提升地震预警网的覆盖面;二是建设成本低,可扩展性强。三是运维成本低,不需要专门运维地震仪,只需用户开启手机地震监测功能。例如,对小米手机,在小米手机的“手机管家”-“预警中心”-“地震预警”功能中选择加入“地震监测志愿者”,即可开启地震监测。

减灾所17年来已积累了高端防误报技术能力和地震预警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手机厂家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支撑一张可接入亿级手机的地震监测预警网“又快又准”。此外,减灾所还试验融合了手机地震预警监测网与中国地震预警网,既扩展地震预警网覆盖区域,也优化了预警性能。值得强调的是,此类融合预警技术为全球首个。

公开资料表明,2019年,小米和减灾所合作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地震预警接收功能到手机、电视操作系统。在此带动下,主流国产品牌手机和一些电视都内置了地震预警功能到操作系统中,使中国10亿手机、电视内置了地震预警功能,显著提升了我国防震减灾能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