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直哥

干涉别国内政是你们英美的传统,不是中国的!

昨天,俄罗斯雇佣兵集团瓦格纳与俄罗斯官方的矛盾及其所导致的内乱,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斡旋下被迅速平息。

随后,中方在被问及此事时回应说:这是俄罗斯的内政。作为友好邻邦和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方支持俄罗斯维护国家稳定,实现发展繁荣。

然而,一些特别喜欢干涉别国内政的英美媒体,在看到中方的这一表态后却坐不住了。如下图所示,英国的《卫报》就发表了一篇颇为非常奇葩的文章,称中方将瓦格纳事件定性为俄罗斯的内政,是在“淡化”此事。

标题截图

但这样的一个标题首先就反映出,《卫报》的编辑对于中国的外交政策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认知。中方曾多次重申,中国历来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这是中国的外交传统。

而且不论是此次俄罗斯的这起事件,还是之前美国国内发生的政治事件,中方的表态也一直都是:这是别国内政。比如在去年11月,中方在被问及美国中期选举的相关问题时曾表示,这是美国内政,中方不做评论,不持立场。

当时,耿直哥可没有看到有《卫报》这样的英美媒体跳出来说什么这是中国在“淡化”美国的选举。

网页截图

实际上,《卫报》这样的英美媒体之所以给中国对俄罗斯瓦格纳事件的表态扣上个“淡化”的帽子,无非是因为这些有着干涉别国内政基因的人,想借此事大做文章去干涉俄罗斯的内政,所以当中方点明此事是俄罗斯的“内政”后,他们觉得这碍了他们的眼。

但颇为讽刺的是,根据多家美国媒体的报道,一贯喜欢干涉别国内政的美国政府,在瓦格纳事件发生后,亦一度要求其外事部门和驻外使馆都“保持沉默”,不要去参与对此事的评论。

尽管美国的动机和中方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出发点并不相同,但这也反映出美国亦清楚这是俄罗斯的内政,草率地评论只会把美国自己给坑进去。

标题截图

所以,耿直哥希望《卫报》的编辑还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

延伸阅读

当地时间24日,瓦格纳雇佣兵离开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返回基地。在白俄罗斯斡旋达成避免流血事件的协议后,雇佣军停止了前往莫斯科的行动。(CGTN)

直新闻:“瓦格纳之乱”在24小时内峰回路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出面斡旋,最终事态得以迅速平息。那么白俄罗斯方面为何会介入调停,事件以戏剧化的方式爆发,却又以戏剧化的方式戛然而止,危机真的平息了吗?

特约评论员 吴蔚:一觉醒来,瓦格纳反了,又是一觉醒来,瓦格纳撤了,不禁让人感慨: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上一次让我“惊坐起”的还是去年2月24日,俄军空降兵大机群向基辅突击拉开了俄乌冲突的序幕;这一次让我有同感的,无疑就是瓦格纳这场“说走就走的武装叛乱”。值得庆幸的是,局势在进一步恶化之前得到了有效管控,瓦格纳的机械化营在M-4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兵锋止在距离莫斯科200公里的地方。

普京与卢卡申科的一通电话挽救了危局,用克里姆林宫的官方说法:卢卡申科个人认识普里戈任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大约20年,他提议出面斡旋,并得到了普京总统的认可。随后,卢卡申科与普里戈任展开了“马拉松通话”,谈话的具体内容目前外界尚不得知,但从结果上看,一场可能席卷俄罗斯的军事叛乱就此平息,这无疑是一个相对较好的结果。

有人要问,为什么是卢卡申科,为什么是白俄罗斯出面调停。我想,除了普里戈任是普京与卢卡申科共同的“老熟人”以外,最大的动机恐怕还在于:在俄乌冲突这场更大的危机面前,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利益是高度捆绑的,已经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事实上,在“瓦格纳之乱”的24小时之内,集安组织内部的许多国家都处于一种“搞不清楚状况”的观望状态,只有白俄罗斯方面对莫斯科作出了迅速而有效的反馈。

白俄罗斯可不得迅速反应么,看看地图就能明白,眼下的俄乌冲突,虽然白俄罗斯并未直接参战,但是俄军在去年一度借用白方领土作为出发阵地向乌克兰北部发起进攻。在西方世界的眼中,白俄罗斯之于俄罗斯,正如在普京眼中波兰之于乌克兰一样,已经属于“准介入”的状态。在这样的犬牙交错下,白俄罗斯自然不能放任俄罗斯内部出现重大危机,否则俄乌战场上的压力就会像决堤的洪水般殃及池鱼。

那么“瓦格纳之乱”的危机是否真的平息了呢?我想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瓦格纳雇佣兵集团与俄罗斯国防力量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危机确实暂时解除了。但是,“瓦格纳之乱”所折射的许多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呢?在当下恐怕还没有答案,但这些问题恐怕并不会随着普里戈任的“自我放逐”迎刃而解。

“瓦格纳之乱”在24小时之内迎来了峰回路转,装载着俄式主战坦克的瓦格纳拖车在国内高速公路上进行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折返跑。宛如一年前,俄军精锐的近坦4师在乌克兰的高速公路上折返跑一样荒诞。俄罗斯空天军在过去的24小时里被瓦格纳的防空导弹击落了7架飞机,其中大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高技术装备。这甚至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空天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天。而在这短短的24小时里,瓦格纳三个字在西方媒体的版面上一度从“恐怖分子”变成了“自由战士”,随后又变回了“恐怖分子”。这恐怕是“特别军事行动”给人类历史留下的诸多隐喻。

“瓦格纳之乱”终归平息,从规模上看,它终究算不上多大规模,连1917年的尾巴都摸不着。但从影响上看,它无疑是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拜登

直新闻:另一方面,美西方尤其是对乌克兰“下了重注”的一些国家在此次事件中似乎也有些“搞不清楚状况”。美国总统拜登第一时间与一众盟友通话商讨局势,却没有对“瓦格纳之乱”作出更多倾向性的表态。你怎么看待美西方的取态?

特约评论员 吴蔚:正如我刚刚所说,“瓦格纳之乱”的蝴蝶效应是可小可大的。在事件发生的早期,美西方国家需要一定的时间搜集情报进行研判,才能作出反应。我甚至还看到了这样一个段子,说美国五角大楼某个部门找必胜客订了好多披萨准备在单位里加班了。

其实在美西方眼中,瓦格纳雇佣兵集团一度是普京的“私兵”,是俄罗斯地缘博弈工具箱里负责“干脏活”的某种工具。直到俄乌冲突发生,瓦格纳集团的曝光率才空前地增加。去年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反攻,俄军北线进行了战术收缩,瓦格纳雇佣兵在俄军动员没有完全到位的前提下扮演了“战场救火队”的角色,他们更是在巴赫穆特战役中以极其强悍的攻坚作风打响了名号。尽管普里戈任多次公开喊话叫板俄罗斯国防部与俄军总参谋部,但是在美西方国家的认知里,瓦格纳一直被认为是普京用来“啃骨头”的地狱尖兵。

但仿佛在一夕之间,瓦格纳掀起了一股反叛风暴,我相信美西方在第一时间也是愣住了。他们首先要研判,这到底是不是又一次“普里戈任式的战略欺骗”。直到瓦格纳的防空导弹把俄军直升机击落,一度在吃瓜的美西方各国这才反应过来:这家伙居然是认真的。

普里戈任

那么拜登与一众北约盟友们为什么没有马上公开表态支持瓦格纳呢?我想,这里面牵涉到许多具体而庞杂的问题,兹事体大需要谋定而后动。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普里戈任以及他率领的瓦格纳集团经过俄乌战场的催化已经逐渐淡化了“拿钱办事”的雇佣兵底色,如今更像是一支正规的武装力量。他们的诉求不仅仅是要求普京撤换俄军高层,而是进一步扩大国防动员规模,将俄乌冲突扩大为俄乌全面战争,这种试图劫持俄罗斯战略决策方向的危险行为无疑是令美西方国家皱眉头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普里戈任及瓦格纳或许没有一举攻入莫斯科令俄罗斯改旗易帜的能力,可一旦将俄罗斯政局这池水搅浑了,一个全面动荡的俄罗斯是否真的是美西方想要的呢?届时俄乌冲突全面升级外溢成为一场席卷欧洲大陆的全面战争,这可能就是全人类的一场浩劫了。更何况,俄罗斯作为一个核大国、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它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可不是寻常国家可以比拟的。普京与拜登就算闹得再僵,最起码的战略底线与默契还是要遵守的,这在过去一年多的俄乌战场上已经多次经过验证。

最后也是最实际的,美国与北约盟友们非常迫切需要研判“瓦格纳之乱”会给俄乌战场态势带来怎样的变化。要知道普里戈任发动的这场“武装叛乱”,恰好发生在顿河畔的罗斯托夫。这座城市位于亚速海沿岸,M14高速公路由这里出发先后连接马里乌波尔、别尔江斯克和梅利托波尔三座乌克兰关键城市。而这三座城市的北面方向有一条由俄军第58集团军镇守的防线,六月以来刚刚挫败了乌军的数次大规模反攻行动。这就是我说的“瓦格纳之乱”的蝴蝶效应可大可小,普里戈任一举夺取了俄军扎波罗热集群的主要后勤节点城市。倘若这座城市陷入了混乱,那么缺乏补给的俄军第58集团军的正面防线是非常可能崩盘的。这也是为什么普里戈任的行为被普京以及一众将军们痛斥为“背后捅刀子”。所幸,这一幕并没有真正上演,却足以让莫斯科惊出一身冷汗。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