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随着俄乌战争越来越胶着,俄罗斯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于是,有很多人认为俄罗斯不能失败,否则,麻烦就大了。

那么如果以历史的角度看,俄罗斯如果真的失败了,天真的就塌了吗?

01壹

我们先从战争谈起。

1853年,俄罗斯帝国为了肢解奥斯曼帝国、控制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海峡,同英法联军干了一架,结果大败亏输。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陷落,俄军损失52万人以上,连老沙皇尼古拉一世都自杀了。

输掉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面临山穷水尽的窘境。此时,联军大兵压境,盟国奥地利又背后捅刀子,俄国除非接受屈辱的求和条件,否则将有亡国之忧。经过长达数月的痛苦考虑后,继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战败求和。1856年3月30日,俄国同联军在巴黎签订和约,克里米亚战争就此结束。

根据条约,俄国放弃了夺占的所有土耳其领土,放弃了对圣地教堂和土耳其境内东正教教徒的保护权。与此同时,要求黑海中立化,俄国不能保有6艘以上800吨的轮船和4艘以上200吨的船只,不允许俄国在黑海沿岸设立海军兵工厂和海军要塞。

通过这项条约,俄国不仅割让了大片领土,还干废了黑海舰队,代价可谓惨痛。自此,俄罗斯帝国在欧洲方向的扩张告一段落。

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让俄罗斯帝国元气大伤。按照某些人的逻辑,俄罗斯败了,下一步唇亡齿寒,列强该收拾东方大国了。

02贰

列强确实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几个月后,就对大清帝国发动了攻击。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一路打到北京,还焚烧了圆明园。

英法两国侵略中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掠夺经济利益,比如开通商铺、降低关税等等。战后签署的《北京条约》向英法各赔款白银800万两,涉及的割地也仅仅是割让九龙给英国,对中国的国本伤害还不算太严重。

但俄罗斯作为一个刚刚在克里米亚战争大败亏输的战败国,居然也在打大清的主意。它以调停为名,穿梭在英法联军和大清之间,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两面使坏,趁火打劫,相继鲸吞了我国北方大片锦绣河山,成了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

1858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割占我国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俄国又通过《北京条约》,拿走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4年,俄国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我国外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1881年后,俄国通过《伊犁条约》等几个边界议定书,强行割占外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末,俄国又派兵占领我国帕米尔高原大部分地区。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会发现,俄罗斯虽然在西边战败了,但它立即调整侵略方向,把矛头对准了东方,把东方大国当成是自己迅速回血的补品。大清帝国本来就积贫积弱,这一下子被俄罗斯从背后捅了几刀,元气大伤。

所以对俄罗斯来说,它的每一次失败,正好可以全部转嫁给自己的好邻居身上。在它的逻辑里面,哪里有什么唇亡齿寒?

03叁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清因为要面对新兴日本咄咄逼人的扩张,阴差阳错的和居心叵测的俄罗斯混到了一起。

俄罗斯帝国不费一枪一弹兼并了外东北以后,又转手卖掉了美洲殖民地阿拉斯加,这让它的侵略野心开始急剧膨胀。下一步,它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更加温暖的内东北。

1894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辽东半岛被割让给日本,这让俄国非常不爽,于是便纠集法国和德国强势干预,逼迫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大清。

俄国还辽有功,让大清感激涕零,于是朝野上下执行一边倒的亲俄政策。1896年6月,在俄国的诱惑下,大清第一俄粉李鸿章与俄国签署了《中俄密约》。这是历史上中国第一次和俄罗斯结盟的条约,大清割让了许多利益,拱手把东北利益让给了俄国。

大清本来想着找了一个靠谱的大哥罩着,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谁敢欺负自己。谁知道这个大哥背后捅人最狠。仅仅两年之后,俄国便露出了獠牙,迫使大清将旅顺和大连出租给它,并且把长城以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罗斯的举动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随后在1900年的庚子事变中,俄罗斯除了伙同其他列强进犯北京以外,还单独派兵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先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海兰泡惨案。在整个入侵过程中,俄军屠杀我国居民20多万,犯下了滔天罪行。

《辛丑条约》签订后,俄罗斯拒不撤离东北,这与一贯企图向这里进行扩张的日本构成了尖锐矛盾。

04肆

俄罗斯在远东的霸权,也引起了其他列强的忧虑。英国为了抵御俄国在全球范围进行的扩张,与日本走到了一起。1902年1月,日本与英国正式签订盟约,矛头直接对准俄罗斯。

美国不满意俄罗斯独霸远东,也在背地里支持日本。在英日结盟的形势下,法国也不愿意得罪英国。于是,在即将爆发的战争面前,俄国陷入到孤立的境地。

1904年2月8日午夜,日本军舰突袭俄罗斯驻泊在旅顺的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正式爆发。战争的结果是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旅顺、大连、奉天等要地被日军占领,俄国参战兵力约120万人,伤亡和被俘总计约27万人,阵亡约5万人。

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完败,让袁世凯为大清制定的“联日拒俄”中立策略获得了成功。

当时的形势,清朝如果支持俄罗斯,会得罪所有列强,战后可能会被瓜分。如果公开支持日本,中俄有上万公里的边境线,一旦开战,恐怕俄国不会把战场限于东北,无论哪个方向,清军都不是俄军的对手。而如果战争最后的胜利者是俄国,清政府将面对更无法收拾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只能 “两害相权从其轻”, 表面上中立,暗中帮助日本。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清朝这种策略的正确性,俄国战败,也间接的为中国保留了东北地区。

在这场战争中,幸亏俄罗斯失败了。不然的话,我们一出山海关,就要办理签证了。

05伍

俄罗斯帝国在经历了日俄战争的失败10年后,又被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大战,让外强中干的俄国原形毕露,它总共动员了1580万士兵参战,伤亡了650万人,另有250万人被俘,是交战各国中伤亡最惨重的国家之一。

战争直接导致俄罗斯帝国解体,沙皇一家死于非命。如果按照某些人说的,俄罗斯不能失败,它一失败,我们就该倒霉了。而实际上恰恰是俄罗斯在一战中的彻底失败,避免了东方大国沦为黄俄罗斯的悲惨命运。

当时的北洋政府在战争后期,果断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最后以胜利者的姿态获得了一定的利益。比如庚子赔款三分之一是赔给俄国的,因为俄国革命了,也就不再赔付了。其他大部分列强也逐渐停止了赔款,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

转眼来到了1979年,苏联为了南下印度洋,实现几百年来彼得大帝的夙愿,悍然入侵帝国坟场阿富汗。战争持续了10年,造成阿富汗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苏联帝国也耗尽了最后一滴血,最后轰然崩塌。

苏联的解体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失败。它丧失了从伊凡四世以来历次的扩张成果: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波罗的海三国、高加索和中亚细亚。

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是俄罗斯的失败,但正好是它的邻国的胜利。它的邻国不用害怕被它三面包围了,不用天天害怕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了,不用害怕它的钢铁洪流了,也不用挖防空洞了。

苏联的解体,恰恰是世界人民的一大幸事。从此以后,世界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东方大国也借助加入世贸组织的春风,一举成长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现在东大的一切成就,都要拜苏联解体所赐。

06结束语

一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在网上声嘶力竭地喊着俄罗斯不能输。它怎么就不能输?如果它输了会怎么样?

如果它输了,甚至二次解体了,那么谁也挡不住。东方大国有识之士肯定会组织百万貔貅,挥师北上,使用雷霆手段一举收复外东北及西伯利亚。如果那样的话,贝加尔湖的水,外蒙古的铁和铜,鲜卑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不都是你的吗?你难道还会被人卡脖子吗?

话我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你还认为俄罗斯不能输吗?

图/来源网络,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关注和评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