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八的又一力作《蛮好的人生》,胡曼妮因为自己没时间照顾丁达尔,让儿子在后妈那儿受了气,她没法对怀孕的三姐动手,怒扇了自己两个耳光。

多年前《三十而已》剧中顾佳,暴揍恶家长的那一幕,又重现眼前。

母亲对孩子的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修行。她们总在“做得不够”的自责与“必须更好”的执念中挣扎,哪怕为孩子拼尽全力,仍觉得亏欠。

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女生一旦被套上妈妈的头衔,是无法逆转的,被套上妻子或者丈夫的头衔,只要你恢复单身就好了。

但女生只要生了孩子,就永远是妈妈,当然很多女生会引以为傲,但我相信她们总有怀念自己不是妈妈的时候。”

无论是虚构的影视剧,还是现实生活,母亲们用近乎疯魔的执着,诠释着这份本能的爱。

胡曼黎的自扇耳光:亏欠是母爱的第一道疤

在《蛮好的人生》中,单亲妈妈胡曼黎不得不卖房赔款重新创业,儿子丁达尔只得暂时寄居在继母邱丽苏那儿。前夫丁致远出差在外,委托邱丽苏去儿子学校处理同学间的纠纷,邱丽苏却反而威胁丁达尔必须为没做过的事情道歉。

丁达尔不知该如何是好,离家出走。

胡曼黎找到儿子,了解情况后,当场扇了自己两记耳光。她红着眼说:“是妈妈错了,不该让你住在别人家。”

这一巴掌,扇的是对自己的愤怒——愤怒于信任前夫、愤怒于没看透人性、愤怒于让儿子成了“寄人篱下”的牺牲品。

胡曼黎的“自罚”,本质是母爱的极致内耗。她深知打邱丽苏只会让儿子背上“害孕妇流产”的骂名,于是将矛头转向自己。这种近乎自虐的反思,恰如现实中无数母亲:孩子受委屈时,她们第一反应不是指责外界,而是懊悔“我为什么没保护好你。

顾佳的暴揍家长:为母则刚是本能,不是选择

《三十而已》中顾佳冲进房间暴打关押儿子的家长时,弹幕一片叫好。她踩着高跟鞋优雅进场,却在看到儿子哭喊的瞬间化身“野兽”——扯头发、推搡、怒吼,体面碎了一地。这一幕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揭开了母爱的真相:所谓修养与理性,在孩子的安危面前不堪一击。



心理学家说,母亲保护幼崽时的攻击性,是刻在基因里的生存本能。

顾佳的“发疯”,与动物界母兽护犊无异。顾佳将矛头对准真正的施害者——未经许可、擅自带走她孩子的家长们。

她的暴力,是划定底线的宣言:你可以伤害我,但动我的孩子,我必以命相搏。

她又以“拐带儿童”和收回扣的威胁震慑对方,让恶人自食其果。

当三儿林有有企图用绘本《爸爸家和妈妈家》离间孩子父母的关系时,顾佳直接冲上去猛甩出耳光:“你要再敢动我儿子,你试试?”这一刻,她不再是优雅的全职太太,而是一头护崽儿的母狮。

三代女性的掀桌革命:母爱的托举是代际的破局

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外婆光礼发现女儿被其叔叔苛刻对待后,扛着两串小黄鱼冲进前夫家掀翻饭桌;

母亲爱纯为阻止女儿被送去当海女,打翻祭祀供桌怒吼;

女儿金明面对豪门羞辱,直接掀翻职场天花板。

三代人用“掀桌”宣告:母爱的终极形态,是为下一代斩断命运枷锁。

最震撼的细节,是外婆光礼为保护女儿不被拐卖,徒手与人贩子搏斗;母亲爱纯因女儿电话无人接听,连夜坐飞机跨省查看,救下煤气中毒的孩子。

这些“过度保护”背后,是代际创伤的应激反应——自己吃过的苦,绝不让女儿再尝。

正如剧中台词:“我的人生困在厨房,但你必须自由。”

这种托举,早已超越个人情感,成为女性集体的生存策略。

右右妈妈说:母爱的本能,是物种延续的终极密码

从胡曼黎的自扇耳光,到顾佳的以暴制暴,再到三代女性的掀桌革命,母爱的本质从未改变:它是一场不计代价的自我献祭。

姚晨在电影《找到你》中说:“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但其实,最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带着父母成长,让我们体验到了一种毫无戒备甚至可以献出生命的爱。”

母亲们或许不完美,但她们总在用笨拙的方式,为孩子劈开一条生路。

这种爱不需要理由,不讲究逻辑,甚至显得“疯癫”。但正是这份本能,让人类在进化长河中存活至今。

当我们在讨论母爱时,本质上是在歌颂生命最原始的力量——拼尽全力,只为你能飞向我不敢奢望的天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