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除了让人诟病不已的“辫子头”,那就是“文字狱”了,所谓文字狱,也称文祸、笔祸,都是因文罹祸,因文字而遭牢狱之灾。但如果仔细考究,文字狱的“文字”可谓千奇百怪,无奇不有。清朝文字狱的兴起本来是为了震慑那些反清的实力,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是这就像一个“毒瘤”,最初的时候仅仅是一点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毒瘤”越来越大,并且让皇帝疯狂不已。

根据史书记载,清朝文字狱案件多种多样,尤其是清朝初期的顺治和乾隆时期最为厉害,有人统计过,顺治实施的文字狱有7次,康熙实施的文字狱有20多次,雍正实施的文字狱也有20多次,到了乾隆就不一样了,纵观其一生,共实施文字狱130多次,简直令人发指。

比如乾隆时期,一位叫胡中藻的翰林曾经写过一句诗:“一把心肠论浊清”,其实这句话本来就是一个抒情的意境,偏偏乾隆认为这里的“清”就是清朝,这胡中藻是有谋逆之心,于是乎,胡中藻被定罪;清朝还有个叫做吴英的读书人,他都60多岁了,平常就是读书教书度日,偏偏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写了一份心得要上献朝廷,当这个报告到先是到了广西布政使朱椿这里,朱椿一看发现里面备荒、盐政、弭盗、种烟、减僧的中规中矩的建议,但突然他发现里面有“圣上遵太后之遗命,免各省税粮,其德非不弘也,但其恩未远,其泽未长……”“虽曰租亦免,然田主征足,佃户其敢抗而鸣于官乎?是圣上有万斛之弘恩,而贫民不能尽沾其升斗,甚可惜也”。

居然两次提到“弘”字,这明显是在触摸皇帝(弘历)啊,于是乎吴英被扣上了冒犯皇帝圣讳的大帽子,消息传到乾隆这里,乾隆直接决定吴英本人判处凌迟;吴英两个儿子、一个弟弟及两个侄子,年满16岁,被判“斩立决”;吴英家的女人及未成年者一律发配为奴。你说这这这,无妄之灾,简直丧心病狂。

当然,如果有贵人相助的话,还好说,就拿雍正时期来说,一县官酒醉后写了一首诗批判朝廷,结果二话不说被撤职咔嚓了,当地百姓念这个官员平日清廉,于是偷偷为他收尸,几十年过去了,村里开始开荒地,当一群人挖到了县官坟的时候,由于没人搭理都荒了,正在此时,一个老头想起这是谁的坟,但又怕把自己卷入文字狱中,于是苦口婆心的劝了又劝,最后说什么村里老话讲的“遇坟三尺不动土”,否则会有噩运,这才劝住大家。

多年后,老头的小儿子进京赶考,结果考试的时候不小心把帝王的“帝”字少写了一笔,这家伙给他吓得后怕不已,每日茶不思饭不想,就担心连累家人,结果十几天过去了,等来了自己中举的消息,这让他很是费解,后来等此事过去后,他找到主考官问这个事情,主考官说“原本看你帝王的帝字少一笔,打算上奏朝廷,结果飞来一只苍蝇,停在你漏写一笔的位置,赶都赶不走,我拍死它后,你这个帝字就不缺笔画了”,老头的小儿子庆幸不已,当晚他就做了一个梦,梦里老头说那个苍蝇是他变得,他是来报恩的,多亏当年他的父亲帮助,才保住自己的坟,现在是互不相欠,说完老头便化作一阵清风消失了。

这或许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但也侧面反映出文字狱的可怕之处。总之一句话,人生在世,难免磕磕碰碰,所以我们要谨小慎微,多行善积德少作恶,才会有更多福报,正所谓“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好心好有好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