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再次玩起了极限挑战。
8.69公里,5个多小时,就这么从南澳岛游到了饶平。直播画面里,他一个人在海里漂着,网友隔着屏幕看着他游。要我说,张朝阳可真“够倔”的。
但你要是只把这当成一场体育秀,那就太天真了。这是张朝阳在用他最擅长的方式,给搜狐视频的关注流业务“站台”。
现在的视频平台,哪个不是在玩命优化算法?恨不得把你爱看的内容直接怼到你眼前。张朝阳倒好,偏要反着来。他的物理课讲了四年,英语直播做了九年,现在又搞出个横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这是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搜狐视频要走的路,跟别人不一样。
“洋流速度很快,游泳速度不够的人不要轻易尝试。”这话说得很实在。在互联网的洪流中,如果找不到自己的节奏,迟早要被冲走。搜狐这些年,走的每一步都踩得很扎实。要我说,张朝阳这次横渡,游的不是海峡,而是在游向内容的深水区。在这个算法当道的时代,敢把选择权交还给用户,这事本身就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远大于体育意义的横渡】
为了备战此次横渡,张朝阳提前开展了两个月的交替训练,一天游2公里,隔一天跑5公里,后期更提升至每日跑步6公里、游泳2公里的高强度训练量。速度也提升了,能做到一小时游2公里,或者接近2公里。
在实际游泳过程中,张朝阳也将物理思维运用到挑战之中。比如横渡时光着膀子游,是因为在此前的训练中发现泳衣会兜水,进而产生阻力;长距离游泳时,双手要像一个杠杆一样压下去,狠狠向前拉伸保证身体的水平面,才能实现快速换气;当洋流经过狭窄海湾时,在流体力学的作用下时速会达到两三公里,因此横渡时要斜着游,才能克服洋流带来的偏离效应。在他看来,“科学的思维给人一种理性、一种逻辑、一种判断,让选择更加准确。”

张朝阳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将个人特质与企业战略完美融合。就在横渡前,《张朝阳的物理课》也快满四周年。从最初的被质疑作秀,到如今成为知识直播的标志性内容,这门课见证了搜狐在内容赛道上的执着。此外,无论是英语直播,还是搜狐新闻马拉松,亦或是最新的极限探索,张朝阳都在用最笨的方式,以远大于活动意义本身的实际行动,为搜狐的发展把控方向。
要知道,当下的内容平台,个个都在比拼算法推荐,恨不得把用户锁在信息茧房里。张朝阳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他的横渡直播,既是为9月21日在三亚举办的2025秋季搜狐视频播主大会预热,也是在用行动诠释搜狐的坚持,把内容的选择权交还给用户,让优质内容靠真实价值获得关注。
【平台特色的关注流】
如果要我说搜狐近些年来最令人惊喜的战略特色,搜狐视频的关注流绝对是不可不提的那个。关注流不仅聚焦视频内容本身,更注重挖掘内容背后创作者的个体价值。通过转发、评论等关注流互动,融合视频内容和社交媒介。

而9月21日的2025秋季搜狐视频播主大会,是搜狐视频关注流战略的一次集中展示。与其他平台大会不同,这次来的多是专业型播主,涵盖舞蹈区、汉服区、科学区、健康区、文化区、国风舞乐区、摄影区、原住民区、音乐区、二次元区、融媒体&线人区以及运动户外专区等等多个高热社交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专业功底扎实,内容深度足够。
说实话,当我全程围观了搜狐视频播主大会后,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社交信仰。这不是简单的关注与被关注,而是一种基于共同价值观的深度连接。播主用心做内容,用户真心来互动,双方都在为同一个内容生态添砖加瓦。
这正是关注流的精髓所在:把内容选择权交还给用户,让优质内容靠真实价值获得关注。搜狐视频关注流倡导转发是大王,评论是小王,转发时评论是王中王的社交理念,也进一步强化了平台、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深度连接,推动关注流社交生态持续发展。在算法推荐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模式显得特立独行,却为深度内容创作者提供了生存空间。
【慢生意的长期价值】
横渡最后那段,我都替张朝阳捏把汗。进入深海水域后,他遭遇了预想之外的“洋流+蚝区”组合攻击,于是果断重新研判路线,按照自己的频率,一下又一下,终于游到了岸边。
这画面也映照搜狐长期主义的写照。整个互联网都在追风口,卷得昏天暗地,就它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频率磕内容和社交。当所有人都被洪流裹挟着狂奔时,能守住自己的节奏,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在互联网行业普遍追求快节奏的今天,搜狐选择了一条需要耐心的路。不玩虚的,不追风口,就这么踏踏实实地经营着自己的业务版图。

无论是《张朝阳的物理课》一做就是四年,把知识直播做出了名堂,还是搜狐视频上聚集了一大批优质内容创作者;更或者那些坚持多年的时尚盛典、科技论坛、财经论坛,个个都成了行业里的金字招牌。
搜狐这些年的坚持,正好印证了一个道理。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是简单的时间累积,而是在正确的道路上持续深耕。当别人在追逐短期利益时,他们选择把每个产品都打磨成精品,把每个IP都打造成经典。
互联网行业总是习惯用即时数据来衡量成败。但有些价值,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张朝阳用8.69公里的横渡证明,找准自己的节奏比盲目追赶更重要,优质内容永远会有市场。
这条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出发。
雄观,资深新经济观察家、知名意见领袖,国内首个严肃科技脱口秀“雄辩”主讲人、十大科技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蓝港等著名互联网公司负责相关营销工作,参与5次IPO,横跨行业主要领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热点快评,发布于微信、微博、头条、百度,各大门户及科技博客、媒体社群、短视频等30+全部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最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FT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