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卓那么精明的一个人,为什么最终同意了抽成前40%的分成比例?

他明明有一万种理由和方法可以甩开罗英子的啊?

罗英子拒绝陈硕的理由是,第一次婚姻带来了太多伤害,她已经无法完全相信一个男人了,为什么面对许卓的时候,是妥妥的迷妹一枚呢?

捋了一遍剧情后,发现了端倪——原来,两个人表面上看似因为工作的接触,背地里各怀鬼胎。

先说罗英子。

和许卓建立联系,是因为梅先生。

她说自己的得意门生计划竞标一单大生意,正在物色合伙人,罗英子可以去和对方争取一下。

万一能合作成功,刚刚注册没多久的瑛华就会迎来一次大的飞升。

和业界大佬合作,罗英子自然求之不得,她迫不及待的去见了正在出庭的许卓,见识到了对方的厉害。

这个时候,对许卓,罗英子内心的的确确有迷妹的成分在。但很快,夏舒就敲醒了她——许卓离过三次婚。

如果两次差点进监狱的经历,还能用行业风险来解释的话,三次离婚呢?不能每一次都是别人的问题的吧?

真正把罗英子唤醒的人是陈硕。

他说许卓和梅先生夫妇曾经接手的铸成案有关,更重要的是,它大概率是导致于、梅夫妇在魏丞上栽跟头的导火索。

——重利之下,人自私的本能才会爆发。

许卓参与陷害于大梁夫妇了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在其中又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梅先生之所以在良诚所有上百名律师的前提下,依然把许卓叫过来做助手,就是想让他从肥得流油的大饼中分得一杯羹。

这样一来,许卓不仅有了继续做公益律师的钱,他刚成立不久的卓钺所也能迅速站住脚跟。

梅先生两口子出事之后,铸成案虽然落到了其他人手里,但该许卓拿的钱,一分也没少。

罗英子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猫腻。

更重要的是,想要继续调查当年的事情,接近许卓这个亲身经历者,有时候比查找卷宗要容易得多、有用得多。

在准备签合作协议的前夕,罗英子向许卓表达了自己对铸成案的兴趣,还顺便提了一嘴良诚所有她的卧底。

这个细节是有争议的——有人觉得罗英子就是一个大嘴巴 ,那么重要的秘密,怎么轻易地就和外人说出来了呢?

如果换个角度,也许,罗英子是故意的呢?

她完全可以用铸成案敲山震虎,让许卓意识到如果想用苛刻的分成条件把瑛华所踢出局的话,他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偷窃别人的调查成果那么简单了。

于大梁的事情一旦被旧事重提,他苦心经营多年的人设,以及并不太干净的第一桶金,就会在朝夕之间化为乌有。

他大概率还会面临真正的牢狱之灾。

40%的分成比例那么容易谈成,会不会有这个原因在呢?

再说许卓。

接受初出茅庐的瑛华所,已经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例外,更别说40%的比例,还是抽成前的了。

更奇怪的是,卓钺所的人都在传他和罗英子的绯闻。

事出反常必有妖,许卓突破底线的原因,就是铸成案和良诚所的不知名卧底。

他当然会把卧底的存在,通报给和他一样惧怕当年事情败露的方丽虹。

仅仅因为借阅魏丞案卷宗,就能雷厉风行的开掉罗英子三人的方丽虹,容不下卧底,更有一万种对付此人的办法。

至于谁是卧底,聪明如方丽虹不用猜就知道是谁。

必须是亲侄子方睿正在监视的陈硕的啊!

于是,和许卓一番合计之后,“躺着 也中枪”的陈硕就以涉嫌侵占罪,被羁押了 。

方丽虹等人的狗急跳墙,给了罗英子机会,最直观的一点是,她终于弄明白魏丞案受害人突然翻供,和案件本身没有关系。

——有人觊觎铸成案这块肥肉,利用刑事案件给予大梁挖了个一旦跳进去,这辈子就别打算出来了的大坑。

如此一来,铸成案就不得不转给其他人。

得到案子的是陶正。

又一个疑问出现了:方丽虹才是于、梅夫妇的学生,怎么最后摘果子的成了陶正?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避嫌。

从合伙人一跃成为掌门人,方丽虹要的是长远利益,而许许卓愿意做扳倒恩师的内应,正是和她有关。

罗英子一句看似无心却是故意说出的话,第一个后果是,陈硕进了看守所。

这一点是她没想到的。

但是,罗英子并不慌张,她的能力完全可以把陈硕救出来,该慌张的应该是已经露出马脚的许卓和方丽虹 才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