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军贸的历史中,有些交易因付款问题而留下深刻教训。索马里与中国在歼6战机交易中的债务纠纷便是其中之一。
1979年,索马里以3310万美元向中国购买26架歼6战机,却因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拖欠了1410万美元的尾款。中国为此7次派工作组追债,却无功而返。
如今,这笔债务的最终归宿如何?
一、从战争到军购
索马里位于非洲之角,拥有超过3000公里的海岸线,地理位置使其在冷战时期具备一定战略意义。
20世纪70年代末,索马里卷入与邻国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战争。这场战争源于双方对欧加登地区的领土争端,索马里希望借机扩张,却未料到外部力量的干预彻底改变了局势。
战争初期,索马里倚仗苏联的支持,装备了大量苏式武器,包括坦克和米格战机。然而,1977年,苏联因地缘政治考量倒向埃塞俄比亚,对索马里实施武器禁运。
失去补给的索马里军队迅速陷入被动,战机因缺少零件和燃料停飞,地面部队也节节败退。战后,索马里领导人急需重建军事力量,尤其是空军,以应对周边威胁和国内压力。此时,中国成为索马里的潜在合作伙伴。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军工产品因价格低廉和技术可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青睐。歼6战机是中国基于苏联米格-19改进的型号,最高时速可达1.3马赫,操作简便,适合缺乏训练资源的军队。
1979年,索马里政府与中国达成协议,以3310万美元购入26架歼6战机及相关配件,试图借此恢复空军的战斗能力。这笔交易的背后,是索马里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的决策。
1969年巴雷通过政变上台,推行“科学社会主义”,试图将索马里打造成地区强国。然而,欧加登战争的失利暴露了其军事依赖的脆弱性,转向中国采购成为他重振国力的重要一步。
中国方面则由军贸部门负责谈判,官员们希望通过这笔交易打开非洲市场,同时展示中国制造的实力。
二、从顺利交付到屡次受挫
1979年,26架歼6战机按时交付索马里。首批战机运抵摩加迪沙军用机场后,索马里军方迅速将其投入训练,以填补空军空白。
交易初期,索马里支付了1600万美元首付款,占总价近一半,余款1710万美元约定在5年内分期结清。中国对这一进展感到满意,认为索马里具备履约诚意。
然而,付款承诺很快成为空话。交付后仅数月,索马里经济状况急剧恶化。欧加登战争耗尽国库,出口商品如牲畜和香蕉因战乱减产,财政收入锐减。
政府连基本行政开支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偿还外债。索马里代表找到中国使馆,请求延期付款,称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中国考虑到两国友好关系,同意暂缓催款,期待对方经济好转。
但索马里的困境远超预期。1980年起,中国政府调整策略,决定主动追债。从1980年至1988年,中国先后派出7次工作组前往索马里。这些工作组由军贸和外交人员组成,任务是核查对方财政状况并协商还款方案。
第一次访问时,索马里官员坦言国库空虚,仅能拿出少量现金作为象征性支付。随后几次访问中,中国发现索马里甚至无法为歼6战机提供燃料和维护,部分战机因长期停用而报废。
追债过程困难重重。索马里政府多次以“财政拮据”为由搪塞,承诺却从未兑现。中国工作组走访当地机场和财政部门,确认对方收入确实微薄,连军费都靠国际援助支撑。
1988年,索马里为升级歼6战机再次求助中国,中国借机施压,要求先偿还部分欠款。迫于无奈,索马里政府变卖部分国有资产,凑出300万美元支付给中国。这笔款项虽显示出一定诚意,却仅占剩余债务的五分之一,1410万美元的缺口依然巨大。
索马里拖欠的原因并非单纯的赖账,而是深陷贫困和动荡。战后重建遥遥无期,政府税收能力近乎瘫痪,巴雷政权还需应对国内部族冲突,财政优先级早已转向维持统治而非还债。中国虽多次交涉,却始终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
三、从渔业抵债到不了了之
随着债务僵局持续,中国开始探索替代方案。索马里虽经济落后,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可观,但开采技术匮乏,短期内无法变现。
中国曾考虑派遣工程队勘探,却因安全风险和技术限制放弃。最终,双方将目光转向渔业。索马里沿海盛产金枪鱼和龙虾,渔业资源潜力巨大。经过协商,中索两国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可派两艘渔船前往索马里海域捕捞,所得收益用于抵偿债务。
据估算,按当时鱼价计算,需捕捞约28年才能清偿1410万美元欠款。尽管周期漫长且存在运输成本等不确定性,中国仍接受这一方案,认为聊胜于无。
然而,天不遂人愿。1991年,索马里爆发全面内战。巴雷政权倒台,部族武装割据,全国陷入混乱。
摩加迪沙街头炮火连天,沿海渔村经济崩溃,渔民为生存转而从事海盗活动,索马里水域成为全球最危险区域之一。中国的渔船尚未出海,便因安全威胁取消计划,渔业抵债方案彻底泡汤。
内战后,索马里政府名存实亡,债务问题被搁置。1410万美元欠款成为一笔烂账,中国军贸部门只得接受现实。
不过有迹象表明,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启动的45亿美元索马里债务减免计划可能涵盖了这部分欠款。
作为重债穷国倡议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为索马里这样的国家减免无法偿还的国际债务。若此属实,这笔困扰中国数十年的债务或已通过国际援助间接解决。
这起事件留给中国军贸部门的教训深刻。索马里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是客观现实,但交易初期对风险的低估同样值得反思。
歼6战机交付时,索马里看似具备还款能力,却未料到战争后遗症如此深重。
对索马里而言,这笔债务是其国家命运的缩影。巴雷曾试图通过军事扩张提升国力,却因过度依赖外援而埋下祸根。歼6战机未能带来安全,反而成为经济负担,最终在战火中废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