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三阅兵,不仅是一次军事展示,更是一场历史记忆的唤醒。而在阅兵观礼台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洪秀柱。
这位前国民党主席,不顾岛内压力和绿营威胁,毅然赴陆参与纪念活动,掷地有声地说出“全民族共同记忆”这七个字,让岛内政坛瞬间炸锅。与此同时,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的最新民调跌破36%,不信任度高达55%,连南部的传统“票仓”都开始松动。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台当局突然将矛头对准新北市,财政拨款遭“手脚”,引发地方不满。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政治盘算?洪秀柱的举动又为何会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她的这次北京之行,真的是一次普通的观礼活动吗?而赖清德的支持度逆转,是偶发事件,还是民心彻底转向的信号?
洪秀柱的这次亮相,并不是突如其来。早在9月1日,她就带领团队飞抵北京,明确表示将出席九三阅兵。尽管早已卸任多年,她在岛内依旧有不小的影响力,尤其是这几年,她在两岸议题上的立场愈发坚定,主张民族认同、坚持历史真相。
她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位置靠前,镜头多次给到她的特写。这不仅仅是一次个人行为,更像是一次象征性的表达,一种对“去中国化”风潮的公开反击。
台当局的反应很快也很激烈。在洪秀柱表态之后不久,陆委会就放出“依法处理”的狠话,民进党发言人更是连夜发文指责,甚至不惜翻出她旧年言论,试图质疑其“立场反复”。但无论绿营说什么,洪秀柱并没有退缩。
她强调,抗战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台湾在抗战中同样做出了牺牲,不能让历史被人为淡化甚至篡改。
与此同时,岛内的政治气候也悄然发生变化。就在洪秀柱赴陆之际,民调机构发布了一份让赖清德“冷汗直冒”的数据:信任度仅剩36%,不信任度飙升至55%。
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连台南、高雄这样的绿营大本营,超过一半的民众都表示不信任赖清德。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细究原因,民生问题成了最大导火索。一年多来,电费上涨、燃气涨价、物价飙升,而收入却原地踏步。不少农渔业者抱怨产品卖不出去,对大陆出口频频受阻,美方关税压力又让企业喘不过气。
一般老百姓是最现实的,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支持谁。民进党喊再多口号、打再多“抗中保台”的旗号,也挡不住现实生活的艰难。
而就在这时,台当局又做出了一件让人看不懂的事——对准新北市开火。新北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城市,超过四百万居民。新北市副市长公开表示,在财政分配上,新北每年被“克扣”几百亿新台币。
对比之下,人口仅30多万的花莲,却能分到160多亿的预算。这样的对比,让岛内舆论炸开了锅。许多人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政治动机”。
毕竟,新北市是国民党的阵地。如果资源被压缩,民生服务跟不上,自来水、道路、学校都出问题,到时候民进党再来“批评治理无能”,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甩锅。
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新鲜,在台湾政治史上早有前例。资源向自己人倾斜,对手阵营的地盘就各种理由苛扣,但现在信息透明、民众更精明,这种“操作”已经很难再瞒天过海。
民意的水位线已经在变化。这次民调不是一次简单的数字波动,而是多年积怨的集中爆发。特别是在南部地区,农渔民的反应最为强烈。港口货运减少,出口不畅,农产品滞销,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收入。
过去他们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如今也开始怀疑:民进党是不是把政治放在了百姓生活前面?而洪秀柱的出现,正好戳中这个痛点。她没有喊口号,只是讲了一个事实:历史不能改,民族不能忘。这样朴素的一句话,却让民进党跳脚。
其实民进党不是怕洪秀柱一个人,而是怕她代表的那种声音被更多人听到。这些年,岛内的历史课本内容被悄悄改变,抗战部分被删减,孩子们在课堂上很少再听到“全民族抗战”这几个字。换句话说,民进党怕的是“真相”。怕真相一旦揭开,他们多年构建的“台独叙事”就会崩塌。
更关键的是,岛内不少中间选民开始觉醒。他们不再盲目支持哪一党,而是看谁能让生活变好。洪秀柱的“坚持”,在他们眼中是一种责任感,而不是政治操作。
而对于赖清德当局来说,最致命的并不是洪秀柱,而是那36:55的数字。这是对政绩最直接的评判,掩盖不了、洗不白。
与此同时,蓝营也看到了机会。就在洪秀柱观礼结束后,岛内传出国民党将组团访陆的消息。秘书长黄健庭打算率团前往大陆多个地区访问,不仅是政治对话,更是经济层面的接触尝试。
这说明,岛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想要发展,就不能把两岸关系当作政治对弈场。老百姓要的是生意通、交流多、收入高,而不是天天喊口号。更不能忽视的是,“统一”这个词在岛内的敏感度也在下降。
不少人开始思考:如果统一能带来和平与富裕,那为何不可?起码比被政治操弄、民生困难要实际得多。
而民进党眼下的做法,无非是“狗急跳墙”。他们已经开始约谈艺人、打压统派、封锁舆论,但这些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反而让更多人对他们心生反感。
新北市民已经表达了不满。每天挤公交、抢学位、看病难、生活压力大,结果换来的是行政资源被“克扣”,这种直接影响到生活的问题,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有杀伤力。
民进党现在面临的困局,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们把“抗中保台”当作万能解药,结果发现治不了通货膨胀、也救不活出口市场。而洪秀柱用一个简单的行为,打破了这层虚假的“安全感”。
她没有喊打喊杀,也没有抨击对手,只是站在天安门城楼,用行动说:“我们从来都不是旁观者,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这句话,比任何政客的政见都更有力。
短短几天时间,岛内政坛风向骤变。洪秀柱以一己之力,把被压制的民族认同重新推上台前,也让民进党当局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赖清德的信任度还在往下走,洪秀柱的象征意义却在逐渐放大。当“全民族记忆”这句话再次被广泛传播时,民众也开始重新思考:我们到底是谁?又该走向哪里?
历史不能改,民心不能逆。洪秀柱的出现,是信号,也是警钟。
信息来源:
海峡导报——赖清德南台湾民调暴跌,民调专家:民怨未平,是很大的危机
京报网——洪秀柱抵京,出席九三阅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