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忍无可忍,对塔利班的反击全面打响,战火正在烧向3亿人。一个问题摆在眼前,为什么这对曾经的“兄弟之国”,如今反目成仇?更关键的是,这场冲突是否会让本就动荡的边境陷入更大规模战火?

当地时间10月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巴基斯坦空军对阿富汗东部库纳尔、帕克提卡多地发动密集空袭,目标直指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武装据点。这是自2021年塔利班重掌阿富汗以来,巴阿边境最猛烈的一次交火。巴方宣称击毙200名武装分子,占领21处阵地。阿富汗方面则反击称,已夺取25个巴军哨所,打死58名巴军士兵。短短一夜,双方互控“侵犯主权”,炮声响彻了整个边境。

巴阿边境冲突会陷入更大规模战火吗

巴基斯坦这次出手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多年积怨的爆发。过去三年,巴基斯坦境内恐袭频发,目标从政府军到中企项目,背后主导者正是盘踞在阿富汗境内的巴基斯坦塔利班。伊斯兰堡曾多次要求喀布尔方面清剿TTP,但塔利班政权以“民族兄弟情谊”为由,一拖再拖,甚至默许其在阿富汗境内活动。这种纵容使巴基斯坦北部边境几乎变成了恐怖组织的避风港。对巴方而言,这已经触及到了国家底线。

更让巴基斯坦愤怒的,是塔利班的外交转向。就在冲突爆发前两天,阿富汗外长穆塔基突访印度,与新德里宣布重启外交关系。要知道,印度是巴基斯坦的宿敌,克什米尔问题长期是两国的生死线。如今塔利班与印度眉来眼去,在伊斯兰堡看来,这无异于在背后插刀。一个由自己扶持崛起的政权,如今却投向敌方阵营,这对巴军情报系统而言,是最大的讽刺。

巴基斯坦曾是塔利班最坚定的支持者。1990年代,巴三军情报局全力扶植以普什图族宗教学生为核心的塔利班运动,提供武器、训练和资金,帮助其攻占喀布尔、建立政权。当时的战略设想很简单——在西线打造一个亲巴的“缓冲国”,以防印度势力渗透,同时压制本国的普什图民族主义。然而,这个战略从根子上埋下了隐患。塔利班的宗教意识形态超越国界,它不仅不愿做任何国家的附庸,还天然同情所有“受压迫的普什图人”,包括巴基斯坦境内的那些反政府武装。

巴阿边境冲突会陷入更大规模战火吗

于是,2007年,“巴基斯坦塔利班”正式成立,宣称要推翻“不虔诚”的伊斯兰堡政权。过去十多年,巴基斯坦数以万计的军人和平民死于其袭击。每当巴基斯坦发动反恐行动,这些武装分子便逃入阿富汗,再伺机回流。如今,阿富汗塔利班不仅未切割关系,还给予庇护。对于伊斯兰堡而言,这绝不能容忍。

巴基斯坦这次出手,既为报复,更为立威。夏巴兹总理在声明中措辞罕见地强硬:“国家主权问题上,巴基斯坦不会退让半步。”三军新闻局则公开表示,若阿方继续庇护恐怖组织,巴方“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意味着,巴基斯坦可能不再局限于边境反击,而是可能采取纵深打击模式,对阿塔境内的训练营、补给线实施持续打压。

那么,这场冲突会不会演变为大规模战争?从实力对比看,巴基斯坦拥有现代化军队、空军和核武库,而阿富汗塔利班虽然人数众多,但缺乏尖端武器装备。塔利班的优势在于山地游击与民族动员能力,一旦冲突长期化,巴基斯坦可能陷入持久的消耗战。而且,巴境内的普什图人众多,他们与阿富汗部族血脉相连,若民族情绪被点燃,冲突恐将蔓延至国内。

更严峻的,是经济与民意的双重压力。巴基斯坦正处于通胀高企、财政吃紧的困局,近三亿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若战火持续,其代价将不止是军费飙升,更可能引发社会撕裂与反政府情绪。对夏巴兹政府而言,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巴阿边境冲突会陷入更大规模战火吗

历史多次证明,地缘政治的恩怨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年巴基斯坦扶植塔利班,是为了换取安全纵深。如今,它却被同样的力量反噬。兄弟之国终成仇敌,这是地缘政治最残酷的写照。可以预见,短期内,巴阿边境的战火或许会在外部调停下暂时熄灭,但只要“巴基斯坦塔利班”仍存在,这场冲突的根源就不会消失。今天的空袭可能只是长期动荡的序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