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战以来,欧洲与美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但如今却面临美国挥舞关税政策的直接冲击。
令人关注的是,欧盟此次表现出强硬态度,公开与美国针锋相对,预示着美欧之间的关税争端可能正式拉开序幕。
然而,随着特朗普签署加征关税的命令,他似乎对美国的优势充满信心,认为即使欧盟采取强硬立场,最终仍会选择乖乖妥协。
特朗普日前采取行动,将对欧盟的关税从50%下调至30%,这一举措被认为释放了不利信号。
巴克莱最新研究报告分析指出,如果美国将欧盟商品关税提高至30%,欧盟预计将采取反制措施,这将加剧经济放缓的时间和程度。
报告预测,30%的关税加上欧盟可能实施的10%反制措施,将使欧元区经济产出下降0.7个百分点。
此外,欧洲央行可能在2026年第一季度前将政策利率降至1%,欧元兑美元汇率可能承受压力,欧洲股市或将面临超过10%的大幅下跌。
同时,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在布鲁塞尔表示,30%的关税“实际上将禁止贸易”,这一税率将使欧盟与美国之间长期维系的跨大西洋贸易关系几乎无法继续。
然而,即使在特朗普宣布对欧盟征收高额关税后,欧盟仍决定将对美关税反制措施的暂停期限延长至8月初,以争取在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
然而,这种对未来合作的期待导致欧盟在反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表现出犹豫,而特朗普方面则采取果断行动,明确警告欧洲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面对特朗普的咄咄逼人之势,欧盟如今也是觉得不能再忍让下去了。
据央广网报道,为针对美国将于8月1日对欧盟商品征收30%关税的威胁,欧盟成员国部长于14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商讨应对方案并制定反制措施。
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表示,如果美欧之间的贸易谈判未能取得进展,欧盟已准备对价值720亿欧元(约合84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额外关税作为反制。
但不少人对这所谓的“强硬反制”能否真正落地表示担忧,毕竟欧盟之前不是没有过反制,可最后不是力度大减,就是不了了之。
比如4月10日,欧盟通过投票决定对美国征收的钢铝关税进行回应,然而在具体行动上,欧盟为与美国达成协议主动降低了部分标准。
还有此前欧盟希望维持10%的基准关税,同时将汽车进口关税降至10%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还暂时搁置了对美国科技企业征税的计划。
美国已清楚掌握欧盟的底线以及其在贸易谈判中可能对美国做出的让步程度。
此前,美国企业曾警告称,如果关税战升级,欧盟相关产业将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德国宝马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800亿欧元。
如果美国对其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企业将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提高售价,失去市场竞争力;要么压缩利润,承受经济损失。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测算,如果美欧双方全面加征关税,欧盟的年GDP将减少至少2000亿欧元,这一损失相当于爱尔兰全年经济总量。
这种巨大的经济代价迫使欧盟在考虑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时必须谨慎权衡,无法轻易做出决定。
特朗普上任以来,对加征关税一事表现出高度重视,并不断优化关税战的实施方式。
或许是因为此前的关税战未能完全实现他的政策目标,今年他进一步扩大了关税战的规模,展现出推动“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坚定态度。
此次关税战的一大特点是对所有国家采取统一标准,无论是美国的盟友还是非盟友,在关税政策上都被一视同仁,区别仅在于加征关税的幅度和比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欧盟看似是反抗特朗普关税政策中最强大的一个,但实际却是最“不堪一击”的那个。
因为他们所提出的反制政策,往往会面临诸多阻碍,难以顺利实施下去。
毕竟,欧盟内部存在不同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在对美政策上意见不统一,这进一步增加了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