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 作者:丰羽

据《今日俄罗斯》7月20日报道,印度飞行员联合会(FIP)正式对《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发出法律通知,指控其在报道之前的AI171航班空难中,歪曲事实,构陷飞行员,严重损害了机组人员的声誉。

印度的炸毛并不意外,毕竟确实没有什么明确结论,直接让人家飞行员承担责任,印度这么好面子的国家,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不过从西方媒体迫不及待给印度飞行员“定罪”,而印度方面又反应如此激烈,直接闹着打官司来看,这个事儿的责任如何判定,确实干系重大,印度和波音显然都希望让对方把锅背好了,不要牵连自己。

印度空难进入甩锅阶段了吗

(印度空难)

实际上,西方媒体和一些航空专家,第一时间就把焦点锁定在“人为操作失误”上,甚至在初步调查报告还未发布完整内容时,就有诸多分析。

拿被印度指控的《华尔街日报》来说,该媒体援引“熟悉美方早期分析”的人士称,飞行数据表明机长在起飞后3秒关闭了两个发动机的燃油开关,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这一报道不仅没给出明确证据来源,还有故意带节奏的嫌疑,一副这就是真相的样子。

而一些美国航空安全专家也在发声,强调燃油控制开关通常配有金属防护,必须手动解锁并拨动,误触的可能性极低,这进一步强化了“人为行为”这个结论。

虽然从技术角度出发,这类推论并非完全无依据,但问题在于,它们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与急迫性,且在印度官方尚未发布完整事故背景时就广泛传播,极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国际舆论压力。

无论真相如何,当前西方专家与媒体对“人为错误”的倾向性解读,确实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人是不是拿了波音的好处费。

印度空难进入甩锅阶段了吗

(印度空难)

目前印度公布的初步报告并未明确归责,但已披露了一些关键数据,飞机起飞后约3秒内,两个燃油开关分别被关闭,间隔约1秒,随后两台发动机同时失去推力。

黑匣子驾驶舱录音也捕捉到机组成员之间的惊讶对话,其中一人质问“你为什么关了燃油?”另一人回答“我没动。”

这些信息说明,机组对发动机熄火是感到意外的。

但这并不能排除所有可能性。

目前来看,可能情况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飞行员误操作,在起飞繁忙阶段因视觉、注意力或应激因素误拨了燃油开关;

2、故意为之,比如驾驶员精神异常或其他不可控心理因素;

3、电控系统异常,导致燃油开关接收到错误指令或错误识别输入信号;

4、外力干扰,比如座椅震动或物体碰撞触发了开关;

上述几种情况目前都无法排除,也没有哪种得到调查组的特别确认。

印度空难进入甩锅阶段了吗

(埃塞俄比亚空难)

当然,在这个事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深层背景,就是波音自身长期以来的问题积累。

公众对波音的不信任,都是波音自己的造成的,是建立在一连串骇人听闻的安全丑闻基础之上。

最著名的当属737 MAX系列空难,2018年印尼狮航和2019年埃塞俄比亚航空连续坠机,造成346人死亡,调查发现波音为压缩成本,在明知MCAS系统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仍仓促投入使用,甚至隐瞒信息、误导FAA认证程序。

而本次事故所涉的787机型虽然较新,但也并非毫无争议。

早在2021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就对787的机体结构和电力系统展开过调查,发现存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货舱压缩不均、接地系统缺陷等问题。

此外,787的燃油控制系统虽然设计为手动加机械锁止结合,但是否存在冗余不足、误识别情况,目前也引发质疑。

印度空难进入甩锅阶段了吗

(印度战斗机坠毁)

现在这场空难已经不只是空难那么简单了,而是一场甩锅大战。

印度这边一点锅都不愿意粘,希望能扣到波音头上。

但是波音作为惯犯,已经背不动这口锅了,如果787也存在安全隐患,对波音来说,将是毁灭性的。

所以西方的舆论更倾向于把问题归结为人为操作问题。

当然,也不能说西方舆论是单纯甩锅,印度自己这边的问题确实也不少,别的不说,就说印度保养飞机的水平,就让人一言难尽。

只能说,这次双方算是匹配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