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个字 阅读时长:3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

干得漂亮。

大S去世之后,引发全网关注,不管是对青春的回忆,还是对明星去世的震惊,再或者是对流感的关注,大多数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做善意的表达。

但也有一小撮人,让人们见识到人类物种的多样性。

为了吃这波流量,脸都不要了:

明星去世、豪门恩怨、韩国老公、日本医疗……每一个都是Buff满满的流量话题,随便泼点脏水造个谣就是泼天的富贵。

舆论场下沉至此,也是无可奈何。

但是当事人也这么搞,就太不合适了,都说人死为大,再来消费死者,有点突破社会底线了。

看下平台处罚的理由:

1、借机炒作,发布谣言,误导公众,产生恶劣影响。

2、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不尊重逝者及家属,也伤害了公众感情。

3、恶意炒作营销,推荐不实视频,以获取商业利益。

划几个重点:

谣言炒作、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商业利益

总结一句话就是:

利用热点话题,炒作虚假信息,博取流量进行商业营销(直播带货)

非常精准的处理方式:

一般人无非图个热闹,只有为了直播带货才会主动造假炒作。

再看微博的处罚理由:

关注到当事人在其他平台因发布谣言内容被封禁,微博依据社区公约对发生在平台内部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置。

这个说的是跨平台处理。

大意就是说:

如果关注到某个账号在其他平台因为违规被处罚,其他平台可以按照规定在自己平台进行同步处理。

这个还是比较新的情况。

接下来,这俩人是不是就要全网封了。

跳出单个事件来看:

吴柳芳之后,汪家这是第二个典型案例了。

之前我们说了,小概率事件密集发生,只能说明底层逻辑在其变化。

其实这背后都是晴朗行动之后互联网平台整顿不实炒作的结果。

社交媒体特别是短视频,行业已经见顶,目前正是整顿的时候, 非常有必要。

大家想想看:

除了造假和商业营销这个套路之外,靠什么吸引流量呢?

很多时候就是靠破环公序良俗和突破道德底线。

一个奇葩狗血的造假炒作,经过社交媒体发酵传播,买点热搜就可能让整个社会鸡飞狗跳。

这几年的各种炒作:

影响男女婚恋,影响家庭和睦,损害经济运行,甚至引发外交问题。

这一切,目的可能就是为了直播带货。

必须出手整治。

希望平台第二次出手,可以起到更多警醒作用。

还大家一个风清气朗的环境。

就这样。

要求楼市回升的城市,不止一个。

本周各地召开新春第一会,部署开门红工作,某直辖市旗帜鲜明的表示:要推动房地产企稳回升。

要知道去年给楼市的定调是止跌回稳,从稳到升,一字之差,意义可大不一样。我特意查了一下,要求回升的城市居然不止一个,什么信号?哪些城市?

可以继续阅读:。

10个朋友读过 趋势

500个点赞 局势

阅读10万+ 深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