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这个人,在新加坡政坛上算是老资格了,生于1952年,早年就跟着他爸李光耀的脚步,学的东西也挺扎实。1970年他去剑桥大学念数学,1974年毕业,拿了个一级荣誉学位,后来又去哈佛读公共管理硕士。1971年他加入新加坡武装部队,从底层干起,一路升到准将,1984年退役。那时候新加坡还在建国初期,他负责过不少国防事务。退役后直接转政界,1984年当选议员,1990年升副总理,2004年接棒当总理,一直干到2024年卸任。
期间他管过经济、金融、教育这些大事,推动新加坡从一个港口小国变成亚洲金融中心。2008年金融危机时,他领着团队搞刺激计划,稳住了经济。疫情期间也一样,协调疫苗采购啥的,让新加坡恢复得比周边快。卸任后他转当国务资政,继续给建议,但不直接管事了。新加坡这地方,华人多,但总想在大国间平衡,李显龙的外交就是这样,左右逢源,不想得罪谁。
标题说的事,发生在2023年10月5日的亚洲前瞻峰会闭幕式上。新加坡办这个峰会,主题是回顾李光耀的世界观,讨论亚洲未来。会上李显龙参加对谈,聊中美关系,特别是台湾问题。他先说,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几乎所有国家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在这基础上跟台湾省保持非官方联系。这就是维持现状的基础。
要是把台湾省比作乌克兰,说台湾是该保护的一方,大陆是错的一方,那等于在改国际认知的基本东西,后果很危险。他拿乌克兰危机做对比,说两者性质不一样,台湾不是联合国成员国,不能简单套用。西方那套民主对威权的二元论,在他看来不适用台海,因为一中原则已经是全球默认的框架,强行扭曲会出大乱子。
李显龙还提醒,说台海是大陆、台湾省、美国三方的事,大家别无意中靠近危险,避免误判或意外。他举2001年南海撞机的事,说当时中美就差点擦枪走火,现在紧张度更高,要是再来一次,谁知道会咋样。新加坡这类第三国,该怎么站队?李显龙觉得,别让中国觉得全世界在联手对付它,表面中立实际反华,那不行。得让中国感受到不是孤立的。
现场有记者问,11月旧金山APEC峰会中美可能高层接触,新加坡有啥建议。李显龙说,中国该释放善意,理解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感受。融入全球体系不容易,中国自己也得让步调适,在行动中认识到这点。二战后美国主导亚洲近80年,给各国提供了成长空间、和平竞争。如果中国能做到类似,就能实现区域繁荣。他这话说得很圆滑,一边肯定一中原则,一边承认美国主导地位,希望中国开放姿态应对崛起,对美让步。部分观点有参考价值,但也不用太当真,毕竟新加坡总在中美间两边下注。峰会后,这番话传开,国内有些人觉得新加坡在偏向美国,历史旧账也被翻出来骂,但新加坡外交就是这样,务实求存,不想卷入大国争斗。
这个事件得放进更大背景看。中美关系那几年越来越紧张,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台海摩擦。美国步步紧逼,想在亚太复制乌克兰模式遏制中国,但李显龙觉得这风险太大。国际上,一个中国原则确实是基础,联合国1971年决议就确认了,多数国家建交时都认可。台湾问题不是民主专制对立,而是中国内政,外部干预会破坏稳定。李显龙从第三国角度说这些,挺现实的。新加坡经济靠贸易,夹在中美元间,得小心。话说回来,中国崛起是事实,全球体系本就该调整,但让步不是单方面的事。美国也得适应多极世界,别总想独霸。
李显龙的观点,其实反映了很多亚洲国家的想法。大家都知道中美竞争会影响经济,供应链断裂、投资减少,谁都不想。东盟国家像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都想从中美两边拿好处,但不愿选边。菲律宾有时亲美,但也得顾中国市场。越南跟中国有南海争端,但经济合作多。日本韩国是美盟友,但对华贸易大,不想脱钩。李显龙希望中国让步融入体系,意思是多遵守现有规则,像WTO啥的,但中国觉得现有体系偏向西方,得改革。话说,中国这些年推一带一路、亚投行,就是在建平行体系,融入但不完全依附。让步的话,短期可能缓和,但长期看,中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退,比如台湾、南海。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围堵意味强,中国回应是加强军力、经济内循环。全球看,这事关权力转移,历史上有过类似,英国让位于美国时没打,现在中美能不能和平过渡,谁知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