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某地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在做游戏。图/新华社
文 | 赵清源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在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减轻低年龄段家庭教育压力的意见建议》时表示,一些幼儿园的“花式”手工作业,成为家长之间的PK擂台。对此,临平区教育局称,今后,教育局也会对各幼儿园强调,让亲子作业的量更合理化,亲子作业的要求和目的更清晰化。
近年来,学前教育、中小学作业形式日益多元化。其中,手工类作业占比攀升,有些难度还不低,困扰了不少家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家长从成人的眼光出发,过于追求作品的精美,或是过于重视,想让孩子的作品在班级里出彩,导致亲子作业变成了家长的“内卷战场”。另一方面,也不乏有个别教师存在简单粗暴评价亲子作品的做法,对家长产生了错误引导。
种种因素的累积,导致低年龄段学生的家庭教育压力陡增。然而,不论是之前过多的书面作业,还是眼下精致的手工作业,其实都把教育责任以作业的形式转嫁给了家长。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一种关系错位,这种错位的具体表现就是家庭作业太多、太难。
家庭教育本来自成体系,但是围绕着大量的家庭作业而建构的家庭教育不但不完整,也在逐渐异化。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是一个“私人领域”,是可以屏蔽公共领域一切繁杂事务的生活空间。也就是说,儿童的家庭生活本身是自足的和充满意义的,也不缺少生活意义上的教育元素——得益于儿童的生活有成人的陪伴、保护和指导,同时通过游戏、娱乐和休闲将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和习惯、制度等,不同程度地传递给孩子。
可是,这些异化的亲子家庭作业,使家庭变成了“附属学校”。只要一上学,无论在哪都是学生,每一个家长似乎理应围绕孩子的学生身份转,帮助其完成学生身份所要求的任务。孩子虽然在家里生活,但却是在家学习的人。这种家庭作业打破了家庭和学校的边界,使家长成了老师的“助教”——辅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同时接受老师的评价。
这意味着,准公共领域的事务开始影响和干扰家庭这一私人领域的生活——特别是当家庭作业在数量上和难度上的增加,以及越来越依赖家长的“配合”的时候。在这个意义上,异化的家庭作业已经不是简单地给孩子及其家长增加负担,而是永久地改变了其家庭生活样态。这种界限的打破,会导致家庭庇护儿童、让儿童在相对隐蔽的环境中得到生命的发育和成长的功能持续减弱。
当然,我们不是不要家庭作业,而是要避免其功能异化。家庭作业的本意在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科学设计家庭作业,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实现家庭和学校的良性互动。同时,还应从更广泛的层面来思考教育减负与提质的关系,思考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上的分工协作。
一方面,要引导家长学会欣赏孩子的功课、肯定孩子的想法、发现孩子的进步,逐步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完成从“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转变。同时,通过频繁的家校沟通与互动,帮助家长明晰其在参与家庭作业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了解其所应当扮演的“陪伴者”“支持者”“督导者”的角色,帮助家长重塑其所必须具备的教育责任主体意识。
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家庭作业的质量。教师要树立多元的作业评价理念,用开放包容的思维接纳学生的灵感创造,不用统一标准评价学生及其作业。应尊重个性差异,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真正从单一知识教学的关注走向对学生整体生命发展的关怀,从纯粹的客观判断转变为师生间的情感对话。如此,方能进一步减轻低龄学生家庭的教育压力。
撰稿 / 赵清源(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杨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