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总是让人说不清道不明,民国时期,在西方思想的熏陶下,诞生了许多文人雅士,他们追求自由恋爱,其中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文学界就津津乐道,徐志摩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文字给人一种爱情即将到来的感情。

后世也将他定义为“情圣”,徐志摩第一段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方也是一个才女,徐志摩的家庭在江南是首屈一指的商富,而张幼仪的张家在朝廷上有着更强的政治背景。 两家门当户对,但是接受新文化熏陶的徐志摩对于包办婚姻非常反感,而见到张幼仪那一刻时,他的厌恶更加表现在脸上,只是碍于父母,徐志摩才跟张幼仪结婚,跟徐志摩结婚时,张幼仪才15岁,她辍学到了徐家当了少奶奶。

张幼仪自从进了徐家,就一直悉心照顾徐志摩和徐家父母,不久之后,张幼仪就怀孕了,1918年,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了长子徐积锴,而徐志摩本该留在母子身边,但是他选择留洋。 徐志摩也一直在外,很少回家,1920年徐志摩收到了张幼仪二哥张君劢的信,他十分不耐烦就将张幼仪接到了身边,就在见面没几天,徐志摩跟张幼仪摊牌,他爱上了林徽因,要跟她离婚。

此时张幼仪怀有两个月身孕,但是徐志摩不管这些,毅然要求离婚,他们的离婚一直拖到了1922年,林徽因最终没有选择徐志摩,张幼仪也诞下了次子,徐志摩带着离婚协议书,来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离婚之后,张幼仪带着两个儿子前往了德国,可能是离婚给她的打击太大,她非常刻苦的开始读书,张幼仪毕业之后,也是一直承担起赡养徐家父母的责任,1953年,49岁的张幼仪遇到了苏医生。

两人陷入了热恋,并且想要组织新的家庭,只是张幼仪需要得到儿子徐积锴的同意,她就写了一封信,徐积锴道: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大致的意思,母亲守节30年,一个人拉扯我长大,她做到了父亲和母亲的责任,这个母亲需要一个伴侣的话,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徐积锴的回信并不意外,他从小就很少见徐志摩。

出生开始徐志摩就离开了家,在他两岁到四岁之间,徐志摩跟张幼仪离婚,离婚之后,张幼仪单方面带着他生活,徐志摩从头到尾没有做到一个父亲应当的责任。对此,你怎么看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