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过对《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电影音乐的分析,可以看到其创作手法与好莱坞其他经典电影的创作手法大致相同,如:汉斯·季默的《加勒比海盗》系列、约翰·威廉姆斯的《星球大战》、詹姆斯·霍纳的《星际迷航II》等经典作品。
气势恢宏的管弦乐用法、“主导动机”式多主题发展手法、织体丰富与声部灵活多变的配器手法、电子音乐高仿真的音效组合无一不是配乐中惯用的技巧。
纵向与横向的主题音乐设计
在《指环王》电影配乐的分析中,首先值得一提的便是音乐中多主题贯穿发展的亮点,除笔者上述所列的 15 个主题乐外,还有亚拉与亚 (Arwen)的爱情主题、灰港离别主题、弗罗多叔叔比尔博主题等等。
多主题贯穿的发展手法不仅使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音乐形象,而且加深了各音乐形象之间的对比。多主题的音乐创作对每个电影配乐大师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音乐主题“多自然附带着另一个问题就是“乱”,对于主题音乐的设计既要做到形象贴切又要切忌杂乱无章。从这些主题音乐的旋律设计、和声调性的选择以及曲式结构的编排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指环王》系列电影配乐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音乐创作手法,和声上多采用三和弦,三和弦能给人明确的调性稳定感。
电影音乐本身就具有片段性,音乐片段可大可小,所以在音乐出现时应给人明确的调性感,而不需要使用复杂和弦扰乱听觉。
主题音乐创作时要求在旋律的设计上也要具有可听性,旋律一出来就要吸引观影者,在《指环王》配乐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主题的旋律性在即使没有画面的支撑下,单独播放也是具有音乐魅力的,如梅里为摄政王演唱的片段以及亚拉冈封王后独唱的片段扣人心弦,为之动容。
而在主题音乐的结构设计上,作曲家霍华德·肖往往采用与电影结构同步的方式,多用三部性以及变奏性的结构,如果音乐结构与画面情节相冲突时,适当改变音乐结构,所以我们在上述分析的曲式结构中可以看到存在一些够不上划分曲式结构的主题。
多主题贯穿发展属于纵向音乐的发展,而在横向音乐发展上,同一主题循环发展又是其另一个亮点。“魔主题”、“霍比特人主题”以及“远征队主题”在三部《指环王》中都有多次出现,每次出现伴随有和声、调性、织体以及配器方面的变奏,同一主题多次循环出现除能说明这个主题重要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含义在于回归主题。
长时间新主题的引入会扰乱观影者的情节走向,在不同的新主题之间插入循环主题。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全片音乐风格统一,且有利于加深观影者的情节感,更有利于增强电影画面结构与风格的紧密性和统一性。
交响性与民族性的音响搭配
电影音乐是一个结合了古典交响乐、浪漫主义、现代音乐的大熔炉,从中我们可以听到正统的欧美主流传统音乐曲风,又可以听到各国地道的民族音乐。
在乐队的表现力上,管弦乐队毋庸置疑应居榜首。管弦乐交响曲能表达丰富情感,既可以描写庄严肃穆的画面,也可以描写轻松幽默的场景;既可以刻画人物内心矛盾复杂的情感反差,也可以描绘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既可以抒发两人唯美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述说社会现实的残酷与黑暗。
《指环王》系列电影配乐中使用大量的管弦乐配器,时而恢弘时而委婉。作曲家将古典与现代交融,性格突出的多主题音乐写法,传统与现代和声交替进行,古典三部性曲式与自由变奏曲式的结合,丰富多彩的织体变化,简约与大气的配器方式,无一不是电影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指环王》电影配乐中铜管组在整个管弦乐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霍华德·肖之前的作品《沉默的羔羊》中也惯用大量的管弦乐衬底,而在这部具有史诗性的电影中,管弦乐必定不能少。
画面中 9 人远征队形成时由铜管组吹奏出主题旋律,厚重的长号与大号、明亮的小号在音色组合上颇具进军的气势,之后随即转入弦乐组抒情发展,这一刚一柔不仅扩大了音乐的表现力,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除用经典的管弦乐配乐外,《指环王》系列电影中还加入了丰富的民族特色乐器。交响性与民族性的音色混搭已是现在电影配乐流行的大趋势,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在音色、音量上都形成发差,在听觉上造成耳目一新的感觉。
《指环王》系列影片的拍摄地点在新西兰。在《指环王》系列电影配乐中表现美丽迷人的夏尔风光时,使用了流行于爱尔兰地区爱尔兰哨笛,独特的音色加之具有当地音乐风格的民族旋律使整个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乡间气息,加深了影片的真实感。
同时以弦乐音色衬底,使哨笛的音色增添一丝圆润,不会显得突元。在《指环王:双塔奇兵》中画面转到洛汗国时,类似于小提琴的民族乐器 Fiddle缓缓奏出洛汗国主题,萧瑟落寞的音色立即引起了观影者的共鸣,再配以画面中洛汗国国旗破烂不堪被风吹落到地上,一缕凄凉的心情应该是大多数观影者的感受。
宏观配乐布局的理念
电影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电影元素所构建的整体性的艺术,电影音乐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是电影与传统音乐的共同产物,所以在创作电影音乐时既要考虑到电影情节又要考虑其音乐性,要具备宏观布局的理念。
电影《指环王》系列的配乐是由著名作曲家霍华德·肖创作的,据访谈录中介绍完成这部作品耗时两年,两年间作曲家霍华德·肖对电影中的配乐精雕细琢,他自己也曾说过:“我不是在写一个个分散的主题,我把它当作一部完整的 Opera 在写,好像一幕幕完整的戏,而且我想把文化放进去,因为托尔金花了 14 年写文化背景。”
从上述《指环王》电影配乐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还是单从音乐角度来看,作曲家即用了古典时期的传统和声,又采用了浪漫主义时期主导动机的主题写作方法对电影中的配乐进行宏观上的布局。
在对这部影片进行配乐时,作曲家肖花了许多时间去反复观看电影的情节与画面,与导演沟通,反复斟酌。
从上述分析的主题来看,每个主题都是按照一定的音乐结构写成的,各主题之间的对比与过度都做到了恰到好处,电影中无论是霍比特人主题、洛汗国主题或者是 Shadowfax主题之后都能无缝隙的接远征队主题,这就说明作曲家在设计每一主题时都考虑到其他主题的音乐情绪以及再设计配乐时所对应的电影情节。
再例如在《指环王1》中的配乐来说,序言部分除外,霍比特人主题开始,中间经历了黑暗骑士主题,之后又到远征队主题的展开,再之后随着波罗米尔的战死,最后回到霍比特人主题,这些主题既独立成章,又能形成统一的整体,与我们音乐曲式结构中的呈示、连接、展开、结束、再现的结构相符。再观《指环王》三部曲,其电影配乐又何尝不是一种这样的结构呢,称之为大型的交响诗也不为过。
音乐风格的多元化
对于电影配乐的创作,并不能像传统音乐创作那样自由发展,电影往往所描绘的都是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总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组成。
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电影配乐时了解这是发生在哪一地域的故事,了解当地的音乐风格以及风土人情,这样在创作时增加一些当地的音乐风格才能增加音乐的真实感,从而提升电影画面的真实感。
音乐方面,霍华德·肖在《指环》三部曲中使用大量的流行于爱尔兰等地的乐器以及旋律,其中首先最先注意到应是爱尔兰哨笛,悠扬如鸟鸣的音色,配上爱尔兰的风景着实让观影者仿佛置身于爱尔兰美丽的风景中除此之外还有小提琴 Fiddle、带锤子的饶钱、木质打击乐器以及具有东方特色的扬琴。
这些乐器在使用上作曲家并没有大篇幅的用于主题中,即使是霍比特人主题也是在刚开始的旋律采用了爱尔兰哨笛,之后霍比特人主题多次反复均使用弦乐或者长笛,这样的设计加强了民族乐器的地位感以及音色特殊性。
在旋律上甘道夫哼唱的旋律以及皮聘与梅里在庆祝时所唱的旋律均属于爱尔兰当地的民间小调。
《指环王》电影配乐中不仅采用传统的作曲手法创作新的主题,同时也会加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与乐器丰富整部配乐的音乐风格,音乐风格多样化大大加强了电影配乐的真实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