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显示,北约真的打算“直接介入”#俄乌冲突#,也就是说,把自己变成“冲突方”,而不再满足于“援乌”而已。据半岛电视台3月27日的报道,北约“正在考虑”击落任何接近其成员国边境的俄罗斯导弹。就在不久前,波兰军方声称,1枚俄罗斯导弹“入侵了波方领空”,并在波方领空至少飞行了40秒钟才离开。为此,波兰方面对俄方表示抗议,并召见俄罗斯驻波兰大使安德烈耶夫,后者却拒绝前往。#MCN首发激励计划#

从表面上来看,北约考虑击落俄罗斯导弹,就是因为俄方导弹“越境”进入了北约成员国的领空,而且俄方的态度非常傲慢,俄大使居然“拒绝接受召见”,由此引发了北约的强烈不满,对外扬言,若俄方导弹再度靠近北约边境,北约将可能击落。但从更深层次上来看,北约之所以扬言击落俄导弹,其实并非是因为俄导弹“入侵”波兰领空,而是因为普京持续对乌克兰发起“猛烈打击”。

  1. 俄罗斯驻波大使安德烈耶夫表示,去年12月底,波兰也声称有一枚俄方导弹入侵了波兰领空,但迄今为止,波方也没有向俄罗斯提交相关证据。换言之,安德烈耶夫认为,所谓俄方导弹“入侵”波方领空,可能是波兰捏造的。
  2. 莫斯科恐袭案发生之后,普京将枪口对准了乌克兰,而放下了“伊斯兰国”,对乌方发起了大规模导弹袭击。英国《每日电讯报》就指出,伦敦警告俄总统普京,“不要以莫斯科遭恐袭为借口,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力度”。

因此,在①波兰拿不出俄方导弹“入侵”的证据;②北约成员英国警告普京,不得加大对乌军事打击的情况下;北约威胁击落靠近边境的俄罗斯导弹,明显是为了保护乌克兰“免受俄罗斯的大规模导弹攻击”。那么北约为什么要为乌克兰撑起“导弹保护伞”?就是为了让普京“投鼠忌器”,不敢“肆无忌惮”用导弹袭击乌克兰,因为最近普京拿到了可以“无限制”袭击乌克兰的“道义令牌”。

上周五(22日),莫斯科近郊的一座音乐厅发生恐怖袭击,造成俄方130多人死亡,180多人受伤,这是对普京政府的“严重挑衅”。但需要指出的是,“伊斯兰国”虽然表示负责,但幕后黑手是美国,美国以此警告普京——不要击败乌克兰,否则俄罗斯“国无宁日”。但普京不愿放过战胜乌克兰的大好时机,所以“轻轻放下”伊斯兰国,而指控乌克兰与此次恐袭有关,并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力度。

大家想想,9·11发生时,全球一边倒的支持美国,哪怕华府要出兵阿富汗,数十万美军涌入中亚心腹地带,中国、俄罗斯也不敢反对,这就是“道义的力量”,谁这个时候反对,那就是和恐怖分子为伍。现在普京将莫斯科恐袭与乌克兰捆绑起来,一方面,可以免于打“反恐战争”,专心打俄乌冲突;另一方面,为俄罗斯下一步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松绑”,因为乌克兰已经沦为了“恐怖主义国家”。

若普京高举“道义、正义”的旗帜,对乌克兰发起“大举进攻”,报仇心切、咬牙切齿的俄军发起猛攻,乌军能挡得住吗?就算俄军也出现了较大伤亡,俄民众是不是也可以接受?普京这是要以“哀兵必胜”的气势,横扫乌克兰。在这样的情况下,北约能够“无动于衷”吗?

所以,

  1. 英国站出来警告普京,“不得以莫斯科遭遇恐袭为名,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力度”,但普京压根不理他。
  2. 于是,波兰又站出来,声称自己被“侮辱”了,俄导弹“入侵”了波方的领空,滞留长达40多秒钟,被迫汇报给北约,并启动“战略响应”机制。
  3. 随后,北约就站出来表态,“正在考虑”击落靠近北约边境的俄罗斯导弹。

因此,北约所谓“考虑”击落俄导弹,其实不是因为俄导弹“入侵”波兰领空,这件事情,波方一直拿不出证据;而是为了“保乌克兰”,不让普京以“报仇雪恨”,“打击恐怖主义”的道义旗帜,对乌克兰“穷追猛打”。

那么,北约的威胁能够生效吗?其实基本上已经生效了。

  1. 普京与俄高层的讲话,逐步淡化了恐袭事件与乌克兰之间的联系;
  2. 普京在特维尔州的讲话,否认了“俄罗斯准备与北约作战”、“要进攻欧洲”的说法,暗示不想与北约发生直接冲突,而避免这一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确保乌克兰“不会战败”,否则美国、法国说了,“北约一定下场”。换言之,普京承诺,“不会击败”乌克兰。
  3. 普京手里没有类似“伊斯兰国”这样的黑手套,对美国本土“无能为力”,而美国却可以通过“伊斯兰国”,对俄境内发起防不胜防的恐怖袭击,“攘外必先安内”,普京也只能做交易。

当然,彻底击败乌克兰,需要俄罗斯付出巨大代价,俄罗斯本身也未必有这个意愿。现在俄罗斯已经占领大片乌克兰领土,普京可能也想尽快停战,“落袋为安”。因此在短期内,俄乌可能还是要保持目前的低烈度消耗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