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黄老之学,在汉初被推崇后,虽然在汉武帝时期被儒家文化压过一头,但却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东汉末年,汉灵帝、汉哀帝等人肆意任用宦官,外戚干政民不聊生。出生在河北巨鹿的张角,以道教之名广泛招徕群众,发动起义。 一、秀才遇见兵 黄巾军起义声势浩大,可谓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参与人数之多,攻城拔寨之广,令后世望洋兴叹。它的兴起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天下动乱纷纷,民不聊生;二是汉末中央集权的衰弱;三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活动,所以能够获得很多百姓的支持。
1. 黄巾军起义“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守气而不绝也”。张角所信奉的太平道,乃为道教的一个支脉。他利用传道和治病之名,十年如一日的在民间推广自己的信仰。鼎盛时期,信徒多达十万,他自封为“天公将军”。 “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古往今来不论是起义者还是帝王出生,都难免会有些神化色彩,以表自己当政乃为天意。就像陈胜吴广的“大楚兴、陈胜王”,还有刘邦的大蛇之子等等。 因为昏君无道,所以起义军攻城略地,“三十六方,一时惧起”。因为他们信奉黄老之学,所以头裹黄巾以为识,故被称之为黄巾军。中原地界的八大州郡,诸如青州、豫州、冀州、兖州等,全部归于黄巾军之手。 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控制地界也很广袤。但是问题很快就凸显出来,他们缺乏统一的领导。而各个阵营中的将军,又参差不齐,不能很好的协同作战。所以,仅仅一年就被东汉所灭亡。 但是黄巾军的影响非常广泛,全国各地揭竿而起。东汉皇室称之为“蚁军”,这是一种蔑称,就是说他们如同蝼蚁草芥般掀不起风浪。史学界,很多人都把“黄巾军起义”,当作三国时期的开端。 2. 北海郑玄,名冠华夏 “大哉郑康成,探赜靡不举。六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这是顾炎武,对于郑玄的评价。他出生于北海郡高密县,也就是今天的潍坊高密。郑玄在年少时,就熟读四书五经,并且在天文学及玄学方面也颇有造诣。
郑玄自幼立志研究经学,在十八岁时就走上仕途,成为当地的乡佐。并且“历数图纬之学,兼精算术”。当时的太守杜密慧眼识珠,认定了郑玄是个人才。于是便将其带入太学,并且拜第五元先为师而后又师从张恭祖再去往关系拜马融为师。当时,郑玄的学术水平在齐鲁地区已然达到了首屈一指的地位。随后郑玄还乡一面“客耕东莱”,一面传道受业解惑。黄巾军起义爆发后,朝廷想要重用郑玄。但他拒不出仕为官,随后便遭到禁锢。 在这段时间里,郑玄为所有儒家书籍都作了详细的注释,后人称之为“郑学”,使儒家学说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同时他还撰写了《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计百万余言。 《后汉书》记载,郑玄七十三岁是梦见孔子对他讲道“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他自知命不久矣,果然在第二年便猝然长逝。死后配享孔庙,唐太宗又表彰其为“二十二先师”,宋朝时期又追封郑玄为高密伯。 二、有理说得清 以张角为主力的黄巾军,虽然在起事一年后便被朝廷镇压,而张角等人也相继被斩首示众。但黄巾军起义,却远未结束,许多地方武装都自称为黄巾军,持续时间长达二十二年之久,人数最高时可达百万余众。
1. 文和武的相遇顾炎武“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黄巾军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是世人眼中的暴民,就如同义和团类似。而郑玄则是名满天下的大儒,颇受朝廷重视。将毕生精力,放置于潜心修学传道之上。 《后汉书》“建安元年,(玄)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当时,凉州董卓率众入京,废汉少帝而立汉献帝,随后迁都至长安。当时郑玄名声在外,庙堂之上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大臣们纷纷举荐其为赵王之国相,协同他剿灭黄巾军。但郑玄的心思全在修学著书上,自然不会欣然应召。此间,郑玄在家乡以孔子为榜样,聚徒讲学,钻研学问,弟子遍布山东各处。 青州眼看城破之际,郑玄逃亡徐州。当时徐州牧曾经大败黄巾军,所以徐州境内暂时安全。他将自己关在石屋里,为《孝经》做注释。随后孔子后裔,孔融担任北海长官,三番五次的请郑玄还乡。 2. 以士大夫之礼待之 “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后汉书》记载,郑玄返乡途中,碰见了十万余众的黄巾军。他们见到郑玄以后,并未像传言中的打家劫舍或者满口污言秽语,反倒是纷纷向其跪拜。 同时,因为郑玄的原因,黄巾军竟然没有去攻打近在眼前的高密县城。这也正是上文中讲到的,顾炎武所不解的地方。照常理而言,黄巾军是反贼,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推翻朝廷,连皇帝都敢反,却偏偏对于郑玄礼遇有加。
高密可谓是青州治下的大县,如果将其攻下,那么山东境内就又少了一座汉军城池。仅仅因为郑玄,这一介书生就绕过此地。“八州并举,拥兵百万”的黄巾军,内部管理松弛,各自为政,但都能不约而同的不去打扰郑玄的家乡,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三、尊重文化,美名广传 黄巾军见玄皆拜,在后世已然成为一种美谈。一个是杀人如麻,纪律松散的地方割据武装,另一个则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儒学大家。而具有绝对武力,掌握数十座城池人之生死者,却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学者恭敬有加,成为千古流传的一桩佳话。那么黄巾军此为的目的和动机究竟为何? 1. 大环境的影响和黄巾军主旨 首先,黄巾军并不是打家劫舍的土匪武装。它之所以能够起家,是张角孜孜不倦的讲学和治病所以才能招徕人马,使人信服。虽然张角信奉的是黄老之学,而郑玄是儒学为主。但自汉初兴起的尊重学术,再经过张角的推广使大部分兵卒都深谙于此道。
其次,郑玄在谶纬之学方面的造诣。他虽是大儒,但是在其他学术方面都有研究。比如玄学,气象学,天文学等。在古代,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所以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掌握此类规律,而郑玄则是其中之一。再次,尊重郑玄等于尊重自己。黄巾军从来以“义军”自诩,就是相对于昏聩无能的朝廷而言,他们相当于“救世主”。而郑玄本人的威望极大,杀了他或者视而不见,对于黄巾军而言都是易如反掌之事。 但如果这么做,必然会有人怀疑黄巾军起义的真实性。怀疑他们是否与当朝的统治者一样,都是搜刮民脂民膏的残暴人士。而尊重郑玄,则能够让其尊师重道之名远播。使更多人看到黄巾军身上的优点,以及不同于其他地方武装一样的闪光点。 同时,郑玄所创立的“郑学”,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儒家学术。这其中也包含了很多与太平道相似的观点。所以,他们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礼贤下士的一面。这对于黄巾军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虽然不攻打高密县城有所亏损,但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而幽邃的。 2. 郑玄的人格魅力 郑玄一生虽然短暂的走过仕途,但是这并非其本意。或是统治者恶意要挟,或是听从父命,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倘若说,郑玄是个官迷或者作出过对黄巾军不利之事。那么黄巾军就不可能“见玄皆拜”,更不可能放弃唾手可得的高密城池。 郑玄本人致力于学术研究,几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为了求学,他远赴关西;为了传学,他耕读以自之;为了研学,他将自己关在石屋中。郑玄是一个狂热的学术爱好者,也是一个赤子。 他就如同婴儿一般纯真,只是想做好自己的学问。如果以他的学问和能力,欣然应邀朝廷的旨意,完全可以做达官贵人。正因为他没有,所以其精神才显得弥足珍贵。也更值得黄巾军的尊重。并且郑玄有许多门生,尊重郑玄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迫害郑玄则无异于给自己树敌。
跟随黄巾军起义之人,并不是完全的大老粗。虽说这批部队,早已与张角的黄巾军脱钩。但只要他们还以此为名,就要拜起义鼻祖也就是同样爱好学问,传播学问的“大贤良师”。虽然他死于郑玄的好友卢植之手,但此时与其本人也并无关联。四、结语
不论黄巾军是以何种原因,何种动机对郑玄以礼相待,但此举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也正是因为郑玄的个人魅力和黄巾军恪守学问的传统,才有了这桩美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