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热门的词汇叫做“普信男”或者是“普信女”,意思是指一个男人或女人很普通,但是却有一种迷之自信,自信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不切实际的话,就会是一种不自知。
从广泛的角度来说,出现“普信男”、“普信女”这样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个人对自我认知的不全面性以及不准确性。
他们就像是古希腊神话当中那株孤芳自赏的水仙花,只看到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优点,然后就无视自己的缺点。
而这样的情况又是一种自作多情的体现,明明和自己无关,却延伸出了不切实际的感情,这样一来,自作多情的人本身就会觉得尴尬,而对别人来说又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要避免自己成为一个自作多情的人。
女人过40岁以后,不要自作多情
电视剧《如懿传》里面的阿箬是如懿的陪嫁丫鬟,进宫之后,她的父亲平定战乱有功,得到了皇帝的嘉奖,所以阿箬也因着这层缘故,变得趾高气昂起来,竟也生出了当妃子的想法。
人一旦有了不该有的念头之后,就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多明明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也会牵扯进来。
例如皇帝疼爱如懿,爱屋及乌也就连带着对如懿身边的侍女也和颜悦色起来,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但是落在阿箬眼里,就觉得这是皇帝对自己有意思,于是愈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起来。
后来,皇帝告诉她自己从来都没有喜欢过她,一切都是她自己在自作多情,大庭广众之下,阿箬的自尊就被这样撕碎,扔在了地上。
其实,皇帝本身没有做错什么,只是阿箬自作多情,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念头,才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而女人在四十岁之后,人生就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思维方式更加成熟,看待问题更加理智清醒,所以,我们也就更应该站在一个与实际相符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这样才不会演出自作多情的悲剧,也才不会沦为别人的笑柄。
避免自作多情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
自作多情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个人对自我认知不够全面,不够正确,就像是心理学当中的晕轮效应。
只看到了自己好的一面,然后在好的一面这层晕轮之下,那些缺点就会被掩盖,就不会被引起重视,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变得迷之自信,而看不到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中年女性就会萌生不该有的念头,例如觉得自己是家庭最重要的核心人物。
于是开始控制丈夫的生活,控制孩子的生活,结果却发现日子在自己超强的控制欲之下,变得杯盘狼藉;
例如:她们觉得婚姻之外的那个男人一定是对自己一见钟情,自己风采依旧,可是结果却发现那不过是对方为了消遣自己的寂寞罢了,只不过自己当真了而已,平白无故地破坏自己原本拥有的幸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以去体会美好的事情,也可以对自己有自信,但是这份自信一定是需要建立在一个了解自己,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的,这样我们在进行某一个行动的时候,才不会有失偏颇。
作家周桂伊在《认知差》这本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好的一生,是不断去掉被害者和弱者思维,处理好“我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生。所以,本质上,所有人生赢家终身只做一件事—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
人唯有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够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四十岁以后的人生,应该这么过
有的女人,哪怕是四十岁以后,也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风生水起,也可以给人一种越来越美丽的感觉;
有的女人,她的人生在四十岁之后,就已经是倒退的模式了,日子一眼就可以望到底,但是一天比一天过得糟糕。
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人懂得把时间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一个人只知道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于是,人生就开始有了分岔路口,就开始有了两种不同的境地。
四十岁之后的人生,与其自作多情,倒不如充实自己的内心,去读书,去旅游,去做所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富有的时候,自然就不会产生乱七八糟的想法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