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三人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在正史上,刘关张三人虽然没有桃园结义,但是三人的关系好得如同穿了一条裤子,“食则同席,寝则同榻”,就连他们的夫人都会“嫉妒”。
然而,在正史上,刘备的刎颈之交既不是关羽,也不是张飞,更不是赵云,而是名不见经传的牵昭。
关羽和张飞为何不是刘备的刎颈之交?
在古代,两个人关系密切,称之为八拜之交,分别指的是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和生死之交。
虽然关羽和张飞在刘备涿州招兵剿灭黄巾军起义的时候,便跟随刘备了,也深受刘备的器重和重用,但他们两人是刘备的臣子,属下。自古以来,君臣有别,君就是君,臣便是臣,地位不平等。因此,关羽和张飞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主公刘备的刎颈之交。
赵云原本是刘备的同学公孙瓒手下战将,与刘备相识,并仰慕刘备,在公孙瓒败亡之后他千里迢迢找到刘备,从此正式成为刘备的一员部将。因此,赵云和关羽、张飞两人的情况一样,都是刘备的部将,都是刘备的臣子,因此赵云也不可能是刘备的刎颈之交。
其实,在正史上,刘备的刎颈之交是牵招。大家可能会发出疑问,牵招是何许人也?怎么没听说过此人,他有什么本事,成为刘备的刎颈之交?
其一,牵招是一个非常忠义的人。
牵招在十岁的时候,跟随大儒乐隐学习。后来老师乐隐被车骑将军何苗征召,成为其长史。老师去京城当官,学生为了学业,自然也跟着去了京城。不久,京城洛阳爆发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都死去,乐隐作为何苗的长史,也未能幸免,不幸被杀,曝尸荒野。
乐隐的门生很多,但是大部分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牵连,只有牵招和史路等少数几人冒着危险,收敛乐隐的尸体,运回老家安葬。当时民不聊生,黄巾军等土匪遍地都是,他们在回老家的路上遇到了山贼,史路等人四散逃走,只剩下了牵招一人。牵招自知一人之力,肯定不是众多土匪的对手,于是打感情牌,声泪俱下,乞求山贼们放过。山贼们被牵招的举动感动了,再加上牵招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放过了牵招。
少年时期的牵招和刘备英雄同契,两人于是成为刎颈之交。
其二,牵招坐镇北疆,守护着曹魏边境。
牵招虽然和刘备的关系很好,但是却没有辅佐刘备。他最开始被袁绍辟为从事,给袁绍打工,统领乌丸突骑,深受袁绍器重。在袁绍死后,牵招辅佐袁绍之子袁尚。后来,牵招归顺了曹操,跟随曹操征讨乌丸,并任命其为护乌丸校尉。
公元207年,曹操大军到达辽东,辽东畏惧,于是把袁尚的首级送来,曹操将其悬挂在马市。牵招看见前东家袁尚的首级,悲痛万分,于是在其首级下设祭坛,祭奠袁尚。曹操不但没有责怪牵招,还被其举动所感动,称赞其不忘旧主,推举其为茂才。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封牵招为护鲜卑校尉,令其坐镇边疆。此后数十年,牵招一直镇守边疆,威震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使曹魏北方固若金汤。
大将军曹真、大都督司马懿等人之所以能够安心与诸葛亮蜀军交战,最主要的是牵招、田豫等人在守卫着边疆,使游牧民族不敢轻举妄动。
公元228年,护乌丸校尉田豫被轲比能围困在马邑城,牵招得到求援信息后,认为情况危急,于是一边上表朝廷,一边出兵,出其不意,救下田豫,平定了轲比能的叛乱。
结语
牵招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他很少参与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斗,大部分时间驻守在边疆,因此许多人对其不太熟悉。令人没想到的是,牵招是刘备的刎颈之交。大家意外吗?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