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军观察到戏剧化一幕:中国卫星发射失利还能自救?一口气爬升22万公里,即将登上月球,这样的实力,美国还怎么比?

前言:今年3月,我国发射一枚名叫DRO-A/B的卫星,其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升空后不久,工作人员就监测到飞行异常信号,最终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谁料,就在美国准备为其“判死刑”之际,其太空军惊讶地发现,形势居然变了!

(图解:DRO-A/B卫星发射画面)

1、挽救成功!独自爬高22万公里

据介绍,DRO-A/B卫星是我国计划送入“远距离逆行环月轨道”的探月卫星。

这其中有两个关键词需要展开解释一下:

一个是“逆行”,即卫星轨道方向与月球自身自转方向相反,但由于该轨道属于地月球引力系统平衡点,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可以省去调整速度、修正轨道等工序,这样一来,自然也能减少燃料消耗,省时省力省钱。

所以如何进入该轨道运行,对世界科学研究和技术验证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另一个则是“远距离”,当卫星进入环月轨道后,仍距离月球表面有64000公里,同时,远地点距离地球也相当远。

我国3月份时一共发射两颗DRO-A/B卫星,按照计划,其中一颗要与近地轨道上的DRO-L卫星进行通信,将飞行数据通信波束覆盖到对方身上,而后再传回地球。

既然是测试,就有可能发生故障。当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后,远征-1号S上面级出现飞行异常信号,导致两颗卫星无法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之后,我国就很少报道相关新闻,但美国太空军仍不断跟踪数据,而后发现奇迹一幕,即两颗卫星进入近地点525公里与远地点132577公里椭圆轨道后,中途进行“自救”,通过点火不断抬升高度,目前,已经独自爬高到22万公里以上。

(图解:美国猎户座进入远距离逆行环月轨道绕月飞行)

2、美国都办不到?中国实力藏不住了

这意味着什么?

接下来,只要卫星瞅准适当机会点火,就有望使用卫星自带发动机抬升轨道,最终抵达远地点38万公里之外,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虽然这番举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损耗卫星寿命,但只要留够燃料,就有望进入最终目标轨道,也就是奔上月球。

这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一次值得记录的测试。

事实上,早从2022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展远距离逆行环月轨道测试,DRO-A/B卫星之前,嫦娥五号轨道器已经成功抵达过该轨道。

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五号还是全球第一个进入远距离逆行环月轨道的人造物体,这表明我国率先将理论转化为实际,为后续嫦娥系列以及整个载人登月工程,都奠定了深远基础。

这之后,美国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的的户座飞船才进入远距离逆行环月轨道,至此,全球只有中美两国,有能力在远距离逆行环月轨道进行测试。

由此可见,不论中国还是美国,都在加速研究如何使用该轨道,为今后登月做准备。

而说到远距离逆行环月轨道,就不得不提及NHRO准直线晕轨道,这是我国计算出来的一条全新轨道,科学家认为,未来飞船和卫星等航天器,需要具备在两条轨道间安全转移的能力。

(图解:云海一号02星遭到不明物体碰撞,但长达数月时间里,仍在正常工作)

3、卫星起死回生!尽显中国智慧

最后,美国太空军部队表示,接下来,还会随时跟踪中国DRO-A/B卫星动向。

其实,很多人都忘记了,诸如此类“尽显中国智慧”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21年美国太空军就确认过,中国云海一号02星遭到不明物体快速撞击后发生解体,最终碎成20多块碎片。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2022年时,无线电爱好者蒂利却发布“惊人”的消息——那个解体的云海一号02星,居然还在运行中,其正处于L波段上发射加密数据,光学特征相当稳定,频率为1704MHz。

这一发现,瞬间引起轰动。

很多研究者与相关部门都紧急展开观察,MMT天文台称,与碰撞之前光度相比,该卫星现在的光度曲线并不稳定,但从整体来看,其似乎正朝着被碰撞之前一点点恢复。

简单来说就是,该卫星被外界“判死刑”之后,碎片与卫星主体仍在不停工作。虽然我们无法知晓到底碰撞时发生了什么,但可以明确的是,中国卫星质量够硬!

(图解:“鹊桥”号卫星承担起“通信站”角色,为月背探测器提供通信服务)

4、美国认证!借用中国卫星

这一点,美国其实深有体会,否则也不会大老远跑来,斥资千万借用中国卫星了。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中国在登月领域以及卫星制造能力上,都已经展示出过硬本领,尤其是“起死回生”的云海一号02星与DRO-A/B卫星。

一桩桩事件,美国都看在眼里。

据悉,美国为了推动登月计划,罕见向中国低头,开出1年7000万的价格租借“鹊桥”号卫星。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来不少国家在为登陆月球背面而努力,但因为月球自身遮挡问题,登陆在月背上的探测器将陷入失联状态。

而我国率先研制出全球首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极大程度解决了通信问题。

因此,美国这才想要租借该卫星。而我国也并未想着阻挠对方发展,大方借了出去,为此法国专家感慨不已: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担当与中国智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