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3月22日电(记者崔翰超)在张杰眼里,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下,有一条“龙脉”。

  “龙脉”由数不清的供水管道组成,伏脉千里。条条“水龙”就在其中蜿蜒蛇行,从一个个水龙头中喷薄而出,进入千家万户。作为兰州城市供水集团东区管线所副所长,张杰和同事的工作就是守护好“龙脉”,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

  “供水是群众生活的头等大事,我们尽全力确保供水水量足、水压稳、水质优。”张杰说。

  辖区内351公里的供水管线关乎约150万群众的用水安全。张杰和同事要负责辖区内供水管网的巡检、维护、抢修以及新增用户的供水管道敷设和水表安装等工作。

  张杰(左二)正在与同事进行巡检工作。新华社记者 崔翰超 摄

  每年从3月开始周期调表工作,要及时更换水表;6月到9月是用水高峰期,也是故障多发期;到了10月,又要为冬季供暖做准备……供水一刻不能停,张杰和同事也必须24小时待命,时刻做好准备。一年到头,他们平均要进行150多次管道抢修、900多次各类维修。

  不怕井下黑,也不怕污水臭,只怕管线故障“神龙见首不见尾”。张杰说,由于地下的土质结构差异和其他燃气、光缆等管道的分布,管道漏出的水可能会从另一个方向渗出地面,因此需要根据地面上观察到的出水点一个井一个井进行排查,直到最后找到“漏水点”才能进行维修。

  42岁的张杰在这行已经干了23年,对辖区内的供水管线分布了然于胸,哪里有故障他立刻就能说出要从哪里的阀门开始排查处理。

  张杰(右一)正在进行检修工作。新华社发

  “井下作业属于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一定要遵守通风、检测、再通风的工作流程。我们作业时除了劳保手套、头灯等基本工具外,四通道气体检测仪也是必备物品。”张杰说。

  供水系统更新换代,过去的铸铁管已换成了耐腐蚀、韧性好的球墨铸铁管,方便好用的哈夫节也替代了曾经用于维修的钢抱箍,“以前还有专门的“听漏”组,就靠简单的仪器和一双“顺风耳”来“听”出漏点在哪,如今有了专业的仪器找漏点更快更准。”

  与水打交道可不轻松,35岁的赵刚是张杰的同事也是他的“徒弟”,他忘不掉夏日在井下工作时的闷热难耐,更忘不了冬天维修管道时被冰水浇透的感觉,“冬天湿透了之后一吹风,免不了感冒发烧。”

  地下的“龙脉”也是城市的“血脉”,脉络流向哪里城市就往哪里建设。张杰和同事也见证了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过去由于技术有限,有些偏远的地方经常停水,甚至没有自来水管道,现在城市发展到哪里,供水就能保障到哪里。”张杰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