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新建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 服务恶劣天气临近预报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依托新组建的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首获连续近3年的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大气廓线持续观测数据,可为恶劣天气临近预报提供数据基础。 同时,该连续观测数据还将为研究青藏高
每片叶子都能查!三座巨塔就能监测整片森林
“三北”工程如今已经进入六期工程,随着全面攻坚的启动,科技手段在其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辽宁东部的一处深山林区,路过的人会发现这里有几座高大雄伟的银色铁塔,看起来像是外太空的“联络站”。它们是什么“黑科技”,在三北地区
远古发现丨你好!5亿多年前的“海绵宝宝”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在湖北宜昌约5.5亿年前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一类新的大型海绵动物化石,科研团队将之命名为螺旋网格海绵。 螺旋网格海绵的发现提供了早期海绵动物
废旧钴酸锂“复活”,我国数码产品电池回收技术迎来新突破
IT之家6月6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废旧钴酸锂升级为高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成功地将废旧钴酸锂升级为4.6V高压钴酸锂,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9日发表在国际期刊 AdvancedMaterials 上。钴酸锂电池在3C(计
“氧”气十足!第二届华阳绿色低碳生活节圆满落幕
王凡为公园城市点赞。主办方供图体验公园城市美。主办方供图四川天府新区一角。主办方供图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华阳有氧少年团”聘任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6月5日,为迎接六五环境日,由四川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四川天府新区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局指导,四川天府新
迄今最大规模!我国科研人员在DNA转座子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DNA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对于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基于自然界丰富的动物遗传资源开
上海科技大学召开干部会议:江绵恒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封东来任校长
图说:上海科技大学航拍图校方供图新民晚报讯(记者郜阳)记者从上海科技大学获悉,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召开干部会议。经上海市、中国科学院批准和同意:江绵恒同志任上海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封东来同志任上海科技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同志宣布任免决定。上
深圳这所新大学究竟“新”在哪 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樊建平详解
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实景图。(学校供图)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6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吴吉)5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深理工”),这座筹建了近6年的大学终于“呱呱落地”。深理工如何定位自己,又将如何特色发展?日前,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
世界环境日聚焦土地恢复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以“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我们是恢复一代”为口号,聚焦土地恢复、遏制荒漠化、增强抗旱能力。 2023年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
“行进中国”调研行丨嫦娥六号月背“挖土” 辽宁造“神器”立功
人民网沈阳6月4日电(记者汤龙)这两天,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连续收到了来自月球背面的好消息。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这也标志着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