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第七位皇帝:励精图治,可惜英年早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鲜卑族,汉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生母李夫人。拓跋宏是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在北魏历史上,拓跋宏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位明君三十三岁的时候就病逝了。一

灭亡时的北魏:太后和七位皇帝轮流被杀,两千王侯公卿被集体处死

在人类历史长河里,大国的兴起、衰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就如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样,由盛转衰本就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存在,对于朝代也不例外。对于唐宋元明清的兴衰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这个北魏,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它的具体

北魏第六位皇帝:18岁时自称太上皇帝,23岁时离奇驾崩!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王朝。也称“拓跋魏”“元魏”,鲜卑族拓跋氏所建,传12帝(列入正史帝纪者)。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更替比较频繁,这意味着有多位皇帝是英年早逝的。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北魏第六位皇帝,18岁时自称太上皇,23岁时离奇驾崩

从公主到奴隶,再从奴隶到皇后,24岁丧夫后的她终成史上第一太后

史上第一太后,从公主到奴隶,从奴隶到皇后,24岁丧夫守寡一生在历朝历代,太后都是一群特殊的存在,我们都是知道,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所以女子从政基本上是不可能被容忍的,历史上唯一的几位执掌大权的女子都是有一个相似的地位,那就是坐上了太后之位。如果这时候新皇帝还

《木兰辞》中为何说“可汗”大点兵,而不是“皇帝”大点兵?

《木兰辞》中为何说“可汗”大点兵,而不是“皇帝”大点兵?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学过《木兰辞》这篇文章,那么在读或者背诵《木兰辞》的时候,大家有没有过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在文中是可汗大点兵,而不是皇帝大点兵,可汗不是少数民族的叫法吗?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木兰

南北朝的曹操与董卓的结合体——尔朱荣

在南北朝时期,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宇宙大将军”侯景,一个就是自称天柱大将军屠戮天下的尔朱荣,尔朱荣号称“功高孟德,祸比董卓”。意思就是功绩出众,而破坏力又太大了,以至于尔朱荣被杀时候,天下无不欢欣鼓舞。尔朱荣是北魏末年权臣、军事家,我们常常说,皇帝面

北魏的孝文帝变法,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孝文帝执意推行汉化改革

前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之举,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时期。在他的统治下,北魏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争议。为何孝文帝要如此执意推行汉化改革?他背后的动机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同揭示北魏孝文帝变法背后的历史真相和深刻意义,探寻其中隐藏

汉武帝起坏头,让北魏杀母成定制,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自己就得死

古代,母凭子贵,后宫妃子勾心斗角为的就是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太子的宝座,自己当太后。但是这些妃子肯定不想活在北魏。因为北魏规定,后妃之子立为太子,即杀其母,以防止后宫干政。这种杀母现象,历史上偶有存在,但真正成为制度却发生在北魏,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杀母源头先

他只活了33岁,却影响中国千年

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夏末,天上下着蒙蒙细雨,一支皇家仪仗队从北魏的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缓缓驶出,开启了一段将深刻影响中国千年历史的旅程。这支队伍领头的,是年仅27岁的孝文帝拓跋宏,他的背后,是一队或骑马或乘车的王公大臣,以及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北魏武

他是梅长苏的原型,曾率七千士兵歼灭30万大军,名字却少有人知

要说这几年口碑收视率双爆棚的古装剧,首当其冲的当数《琅琊榜》,片中的梅长苏以及霓凰郡主,算得上是主演胡歌跟刘涛这几年最为光彩照人的角色,不夸张地说,这是他们演艺生涯都非常难得的角色。《琅琊榜》的大火,算得上是古装剧的一个突破,片中的动作戏份远远称不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