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张爱玲的罕见相册,带着假发,老态龙钟!

张爱玲1939年,张爱玲考入香港大学时的证件照。这时的她19岁,正值青春好年华,张爱玲带着一副眼镜,留着齐耳短发,学生气息浓厚。其实,她考上的是伦敦大学,因为战争的原因无法出国,最终选择了香港大学就读,也就是这年,张爱玲发表了她的处女作《天才梦》,从此步入文坛。

女子邀请十几年的闺蜜聚餐,酒过三巡大家一起抱头痛哭:甘苦自知

人到中年,每个人都过得非常不容易。张爱玲曾经说过:人到中年,回头望望周边全是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一个可以让他能依靠的人。人到中年活得不如狗,这话切切实实地道出了每一个中年人的心酸,可又无处诉说,在外人面前还得强颜欢笑,故作坚强,只有在和自己相知相交的知心人面

男人的钱,只愿花在一种女人身上

张爱玲曾言:“花男人的钱,是女人最大的幸福。”这句话初听似乎带有拜金的色彩,然而,深入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蕴含的深意。张爱玲,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其实并不缺乏金钱,但她却乐于向爱人索取。她所求的,并非单纯的财富,而是那份被珍视、被疼爱的感觉。有句谚语

张爱玲、林徽因、三毛都是知名女性作家,你更喜欢谁?

张爱玲、林徽因、三毛,我更喜欢林徽因。理由如下:1、个人成就三位都是知名作家,文学成就都很高,并且各有特色,我都喜欢看。林徽因不仅是作家,诗人,还是建筑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国徽深化改革的设计者,应该说,她在建筑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三人的个人成就,林徽

她怀着孕也要离婚,后又守寡近40余年,72岁仍坚持工作

在古代,老百姓们不敢妄议朝政,即使是朝中大臣,只要说错一句话,轻则贬官罢职,重者身首分离。到了民国时期,随着清廷的倒台,文人阶层最先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禁锢已久的思想枷锁得以解放。在中国的文化名人中,鲁迅是最心直口快的一个,他的“怼人”话语,直到今天都

张爱玲:爱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说起民国才女就不得不提起张爱玲,一说起张爱玲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她的前夫~胡兰成。胡兰成比张爱玲大十四岁,张爱玲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有妇之夫并且已婚多年,但是胡兰成完全不顾及这些,居然大胆的向张爱玲表达赞美和爱意,在胡兰成的强烈的攻势下,24岁的张爱玲沦陷

如果宝玉娶了林妹妹,贾家败了后,他们能过好家长里短的生活吗?

这个问题,99年之前就有人回答过了,是用一种经典的文学方法回答的。不信,请翻开《鲁迅全集》或者《彷徨》,读一读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伤逝》。《伤逝》里的涓生和子君,也是深深相爱的一对。他们冲破了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可是社

民国名媛有多惊艳?面若桃花、风华绝代,图二为绝代佳人林徽因

民国名媛有多惊艳?面若桃花、风华绝代,图二为绝代佳人林徽因民国时期,乱世岁月,不仅仅有着沉浮于世的英雄博弈,而且有着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女名媛,她们用自己的美丽和智慧书写的一段“粉红传奇”。这些名媛生自盛世豪门,身价矜贵无比;她们绝代风华,魅力无人能及;她们不

35岁的张爱玲在美国遇到落魄的胡适,心生悲凉:看到了自己后半生

1955年,张爱玲和胡适这对红极一时的文坛明星在美国纽约相遇,彼时张爱玲35岁,胡适64岁。两人甫一见面,张爱玲就看出了胡适的落魄与寂寞,再想到自己初入美国无依无靠,只能申请居住难民营不由悲从中来。同是天涯沦落人,张爱玲担心胡适的现状就是自己的未来,而最终的结局又

张爱玲晚年生活如何?在美国三年搬180次家,死后一周才被发现

在1995年的中秋,本该是一个阖家团圆的美好日子,但是著名的民国女作家张爱玲,却在这样的日子里孤寂地去世,而且她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在出租房内去世大约一星期的时间。大家都知道张爱玲一生无儿无女,所以晚年过得异常清凉,临死的时候身边更是没有一个人,死后一星期左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