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生死之战,63军伤亡惨重,一战封神成就“轻步兵之王”

1951年,朝鲜战场,“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和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一个特殊的地点——铁原。此地是我军后勤补给、囤集兵力的重要基地,一旦失守,本就供给紧张的志愿军将面临弹尽粮绝的险境,整个朝鲜战局也将发生惊天逆转。李奇微敏锐地察觉出了此地的重

第二次战役后,彭总激动地写下“38军万岁”,邓华为何沉默不语?

1950年12月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曾因为在前一次战役时穿插不力而受到志司点名批评的38军,以及彭总一度要将他“杀头”的军长梁兴初,可谓扬眉吐气,长途奔袭三所里、龙源里,确保了美军后路被截断,志愿军13兵团重创西线敌人。此战过后,38军一时风头无两,甚至被彭总盛赞

建国后,哪三位元帅对国家贡献突出?彭总位列其中,聂帅榜上有名

为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我国于1955年开始实施军衔制度,同年9月,在中南海怀仁堂,诞生了十大元帅,十大将等一千余名将帅。相比大将、上将、中将等将衔,获得元帅的难度更大,全军一千余名将帅中,元帅名额仅10人。什么样的人能有资格被授予元帅呢?根据1955年2月8日通过的《

1951年,毛主席久久凝视儿子毛岸英的遗照,他极度悲痛,引人泪奔

毛主席1951年,毛主席在外出视察休息时,拿出了一张随身携带的毛岸英照片端详很久。就在那一刻,身边工作人员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中,毛主席极度悲伤,这时他不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而是一位老年丧子的父亲,他对儿子充满无尽的思念。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壮烈牺牲

担任志愿军司令员职务最久的,不是大名鼎鼎的彭总,而是这位上将

在我军擅长军事指挥的开国上将之中,有“三杨”之称,这三杨都是战争年代的一线高级指挥员,分别是杨得志、杨成武和杨勇上将。而如果算上后勤口的杨至成,则一共有四位杨姓开国上将。在三位以军事指挥见长的将领当中,杨勇相对而言是名气最小的,杨得志和杨成武在建国后都出任

中国一博物馆收藏一件文物,这个真是韩国的,可是韩国人不太高兴了

笔者“最佩服”韩国历史学家,因为这些历史学家就喜欢把明明是中国的,说成是韩国的。单凭这一点,我国历史学家甘拜下风,因此就有网友调侃道,“千万别让韩国历史学家知道,否则可能就是韩国的了”。不是你的说成是你的,是你的却有不吭声,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故

1953年,被敌人割掉耳朵的志愿军许承衡,身上刺字,眼神充满愤怒 ​​​

这是一张充满历史沉重感的老照片,拍摄于1953年寒冷的12月。照片中的男子,他的名字叫做许承衡,他脱掉了上衣,面对着镜头,展现了一个令人心疼的形象。他的年龄刚刚超过二十岁,但他的面容却显得异常沧桑,仿佛已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坚

周纯全作为红四方面军骨干,被雪藏15年后获重用,对彭总感激不已

红四方面军曾经有一位关键人物,一度进入过中央核心领导层,也是1955年评衔时“十五大将方案”中的候选人之一。最后因为缩减名额,他才被评为上将军衔,此人就是周纯全。周纯全职务最高时,担任过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如果他真的被评为大将军衔,至少在履历方面没什么可以挑剔

彭总见63军军长傅崇碧过来看望,说:你还敢来,傅:我为什么不敢

1959年9月,彭德怀在庐山会议后,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搬出了中南海,来到了海淀区的挂甲屯,住进了吴家花园。彭德怀因为这段时间没有工作,彭总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书上,闲了的时候,便到花园里种菜种地,反正他不让自己闲下来,也想以此打发时间。这天晚上,彭总正在菜园里

麦克阿瑟回忆朝鲜战争:刚开始我祈祷,希望抗联军能早日参战

大家都知道,朝鲜战争在中国志愿军的参战下,胜利了,这足以证明中国军队的实力。而麦克阿瑟曾说过,在朝鲜战争初期,他十分希望抗联军参战,这是为什么?在朝鲜战争爆发之际,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这一决定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基于他早年的辉煌成就和军事才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