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南青北白”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账册中明确记载的“秘色瓷”北宋定窑白釉刻花莲瓣纹碗瓷器如今是我们的日常家用,而且大多数都是用的白瓷,但在中国瓷器的发展史上,白瓷的出现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直到唐朝,白瓷才终于取得了和青瓷一北一南分庭抗礼的地位,下面我们就来讲

毛主席在世时,不知道为他定制生活用瓷,身边人搞了两种“毛瓷”

前言“毛瓷”是对毛主席专用瓷的一种俗称,但在陶瓷收藏界,它特指“1974年醴陵瓷”和“景德镇的‘7501’瓷”。这两批是专为毛主席设计研制的瓷具。毛主席在世时,并不知道为他定制生活用瓷这个事。而是身边的工作人员,出于对晚年主席身体的考虑,秘密地做出了上述的两批瓷。

浅析唐朝时期的瓷器出口与东南亚文化交流

引言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和经济繁荣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在唐朝时期,中国的瓷器出口逐渐扩大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许多地区,其中东南亚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唐朝时期的中国瓷器被广泛流传至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东南亚文化的一

失传800多年,被日本“偷走”,这项中华绝技在河南大叔手中复活

——【前言】——【“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古代中国以瓷器和丝绸闻名世界,其中有一项珍贵的制瓷技术,因为一些原因被传到了日本,后来在日本人手中不断发展,而作为发明者的中国人却无法继续传承。而这种技术却被一位河南手工艺人重新发掘出来,让这份文化瑰宝得

明代成化皇帝送万贞儿一个鸡缸杯,流传500多年,卖出近3亿元天价

在2014年4月8日的正午时分,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内气氛紧张而热烈。这里,一个历史悠久的拍卖场所,以拍卖珍稀宝物而闻名,今日将拍卖一件价值非凡的珍品。拍卖开始后,随着竞价声此起彼伏,这件宝物的身价不断攀升,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收藏家刘益

古人为何喜欢睡又硬又冰的瓷枕?专家:主要是为了方便女子

引言:在古装剧中,古人们睡的枕头大多数都是瓷枕,和我们现在睡的软绵绵的枕头或者是硅胶枕头完全不一样,很多人就产生疑问了,他们睡瓷枕,那感觉应该是冰凉的,而且还非常硬,体验感一定很不好,那么他们睡瓷枕脖子不疼吗?专家给出了答案。瓷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日本专家鉴定传家宝,估价2500万,中国女子:是我做的,卖了80块

中国历史悠久,诞生过许多文化隗宝,而且有不少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丝绸、瓷器、中国功夫等。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是同一个字,即“china”,可见中国瓷器的影响力。明朝学者陈凤鸣曾特别写有《何年碧像灵岩栖》一诗,句句称赞了瓷器的美。在我国,“

日本发现传世国宝,专家估价2500万,中国大妈:我做的,80块一个

在日本,一种被认为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瓷器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们对其估价高达2500万元。然而,这一估价很快被一位中国大妈的声明所颠覆,她声称这些瓷器不过是她以80元的价格批量制作的手工艺品。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点在多个领域均有体现,如茶道、建筑和

国宝传奇:工地挖坑,出土一批瓷器,专家收缴,揭开蓝玉家族秘密

1998年1月,安徽省繁昌县新港镇的工人们正在挖坑道埋下水管道,突然一工人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件精美的青花瓷瓶。民工挖到青花瓷瓶后,拿在手上给周围的工友一个个看。工友们见状,立刻从挖到青花瓷瓶的地方深挖下去。果不其然,在挖到青花瓷瓶的地方,工人们又挖出了大量精美瓷

天青色等烟雨:南宋龙泉哥窑瓷器与传世哥窑的鉴别大戏

宋代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宋的泉窑和哥窑作为这时代瓷烧造的代表,在品质和装饰方面表现突出,为陶瓷之美开辟出个新的境界。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龙泉窑发现黑胎青瓷后,哥窑与龙泉窑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分析哥窑可以分为博物馆和皇家收藏的传世哥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