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是华北统帅,为何在平津战役总前委中,座次却仅排在第三?

人民军队作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发起大规模战役时,若有两个以上战略方面军协同作战,为指挥好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大军,往往会临时组成一个领导机构,被称为战役“总前委”。像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时,都有总前委这样的机构设置。平津战役期间,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统帅

全军唯一一例:55年授衔后罗帅找到一位少将:你军衔低了,我道歉

我军在1955年9月27日进行了首次全军授衔仪式,在历次战争中有重大功勋的将领,并且尚在军队内工作的,基本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军衔。但是这次评衔的结果,不能令所有的将领都感到满意。授衔将领达到上千人,其中自然有个别人怀有一定的抱怨情绪,觉得自己的军衔太低,与昔日功

1955年授衔时,主席特批:此二人功劳大,破例再升一级

1955年对我国全军干部来说,是特别的一年,那年全军进行首次授衔仪式。我国效仿苏联,为了使军队走向正规化,采取了军衔制度。授衔是军队走向正规化的第一步,虽然是第一步,但这步需要走好,尽量要公平公正,因为这涉及一千多名将帅的努力和付出,需要少一些争议才好。首次授

陈老总打的败仗不少,政工水准也不及罗帅,为何元帅排名却高一位

我军十大元帅当中,罗政委排名第七,陈老总高居第六。在抗战时期,罗帅最高担任过山东军区司令员,陈老总则是新四军的第二任军长,双方级别和贡献基本平齐;解放战争时罗帅是四野政委,陈老总是三野司令员,也是平级干部。不过就军事水平而言,陈老总在解放战争初期打的败仗并

四野王牌军长授少将,萧克等8人联名为他争军衔,罗帅:我的失误

1955年全军大授衔,有人争军衔也有人让军衔,开国中将徐立清原本可授上将,因为参与了军衔评定工作,为了避嫌,多次请求毛主席和党中央降军衔,他的高风亮节,成为一段佳话。有一人,他曾是四野王牌副军长谭友林,五枚一级勋章的获得者,1955年被授予少将。萧克、王震等人得知

此人按资历该授予中将军衔:授衔前,主席为何亲自将其提为上将?

1955年9月,我军在北京进行了全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授衔。在57名开国上将中,有一人原本被评为中将军衔,但在授衔前不久被主席亲自提出修改建议,由中将改为上将军衔。此人是谁呢?主席为何单独破格晋升这位将军?其实在授衔前3年,也就是1952年我军曾进行过军职定级。按照195

55年授衔,哪位少将被认为军衔太低,竟得到两位上将主动求情?

1955年我军在北京举行将校授衔仪式,典礼于9月27日在北京进行,但授衔名单提前数日已公布给授衔人员,以便使各位将领领取礼服,做好登台准备。由于评衔工程涉及将校众多,光是将官就有一千多人,需要经过复杂的评议步骤,充分考虑革命和战争进程中的诸多因素,名单才能最终出

十大元帅中,朱老总运筹帷幄:除了“彭林”外,谁实际带兵最多?

朱德是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之首,他参与领导了我党早期八大起义中的两个: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自1928年与主席井冈山会师后,老总的军内地位便彻底奠定了,其他元帅日后的战功再高,也难以在职务和影响力方面反超朱德。不过朱老总长期担任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顾名思义要把控

63年罗荣桓病重,推荐一上将接他位置,毛主席:他当一把手没话说

前言1963年,一切欣欣向荣发展的时候,罗荣恒将军却旧病复发,于1963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人常常说“至死方休”,可是革命的意志却从来不会停止,罗荣恒元帅躺在病榻之上奄奄一息,始终心中怀揣着对人民和祖国的牵挂,放不下,他放不下!在罗荣恒元帅的弥留之际,毛主席等国

解人才之渴,这座苏北小城有“实招儿”

“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江苏邳州人郭杰,新近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决定留在家乡发展。郭杰,是成千上万邳州返乡创业就业青年中的一员。近年来,当地坚持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与人才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做好“产才城”融合这篇文章,进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