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武帝时期,曾经有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这个人叫卜式,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里没啥背景,从小到大一直都靠着种地放羊为生。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却靠着捐款,当上了御史大夫!而且,后来汉武帝还想继续提拔他!可惜最后,他却因为和汉武帝意见不同,遭到了汉武帝的贬黜。

不得不说,这个叫卜式的人,真的是一个传奇。而他的故事,其实也能带给后世很多思考。

卜式出身底层,早年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状态。但是和其他老百姓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卜式的个人道德,要稍高一些。

据史书记载,卜式他们家,早年以种地和放牧为生。后来,等到卜式长大之后,需要分家单过的时候,卜式把大多数的土地、房子以及各种财物,都留给了自己的弟弟。

至于他自己,只是带走了一百多只羊,拿走了家产当中极小的一部分。

但是讽刺的是,后来,拿到大多数家产的弟弟,日子反倒是越来越差。因为自己不懂赚钱,花钱又大手大脚。所以很快,弟弟得到的那部分家产,就被花光了。反倒是卜式,靠着自己的勤劳,将一百只羊,又变成了一千只羊。

更有意思的是,再后来,卜式见到弟弟日子过得差了之后,反倒不断接济自己的弟弟,多次分给弟弟家产。

因为这个事,卜式很快在当地出了名。虽然很多人觉得他有点傻,但更多人还是觉得,这样的卜式,绝对是一个好人,而且个人思想觉悟很高,拥有高尚的情操。

当然,要是放到现代的话,他这样做,恐怕难免有扶弟魔的嫌疑。如果真的是为弟弟好,卜式其实应该努力教自己弟弟怎么放羊,而不是直接给他家产。

不过显然,这样的卜式,肯定是一个好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接下来,随着卜式名气越来越大,汉朝当时恰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自从汉武帝登基之后,汉武帝一直开始做各种准备,想要打匈奴。而到了这个时候,汉朝已经和匈奴全面开战了。

开战之后,汉朝这边虽然准备了很多,但损失依然很大。尤其到了战争中后期,汉朝的国库基本上都打空了。为了搞钱,当时汉朝高层想出了一大堆的办法。比如推行盐铁官营、推行算缗告缗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搞钱。

另外,当时汉朝还大力向全国发出倡议,希望老百姓能捐一点钱,帮助前线将士打赢汉朝。

这事,当时全国都知道。

不过,对于国家的困境,大家的反应却不太一样。很多所谓的有钱人,都不太愿意掏钱,不愿意为这场战争买单。甚至还有很多人,变着法的偷税漏税,隐瞒自己的财产情况。后来更是逼得汉朝高层,不得不推出了一个‘告缗’制度,倡导全民揭发偷税漏税,这才勉强解决了问题。

对于匈奴,所有人都希望,汉朝能够战胜匈奴。但同时,大家都希望是由别人买单,自己一分钱都不想出。可问题是,如果大家都是这种想法,最后汉朝拿什么去打匈奴呢?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卜式作为一个普通人,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和那些超级厉害的有钱人相比,卜式的钱,真不算多。但是得知国家要打仗之后,卜式直接找到官府,申请将自己一半的财富,全都捐出去,用来作为汉朝打匈奴的军费!

更离谱的是,后来汉武帝听说了这个事,也觉得卜式思想境界很高。所以他就派了一个使者,过来问卜式,想不想当官,然后卜式说不想。使者又问,卜式有没有仇家,或者当地有没有人欺负他,需要汉武帝帮忙拔份,卜式又说没有。

问了一圈之后,使者自己都懵了,搞不清楚卜式到底要干嘛。所以使者就问卜式,问他到底想要什么奖励。但是卜式却回答,自己什么都不想要,只想要汉朝打赢匈奴。

看看人家,这是啥思想境界?!

从古到今,愿意夸夸其谈,天天在纸上为国分忧,让别人为国家慷慨赴死的键盘侠,从来都是不计其数。但是当真的需要他们奉献,需要损害一点他们自身的利益时,很多人却又成了护犊子的老母鸡。只要损害他一点利益,他就恨不得直接马上脱离汉朝,赶紧投降到匈奴那边去了。

和这种人相比,卜式的境界,就高太多了。

最关键的是,人家还啥也不要。

一般来说,哪怕是真的愿意为国家奉献,但事后向国家索要一些奖励,其实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像卜式这种情况,真的啥也不要,只是单纯想要奉献的人,那就真的太少太少了。

如果从一个利己主义者的角度来看,卜式这么干,简直就是缺心眼!但千百年以来,恰恰是因为有很多像卜式这样的人,前赴后继。他们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用自己的肩膀扛起整个国家。

所以,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文明,才能传承数千年不断,而且越挫越勇,越战越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当然,像卜式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以至于后来这事报上去之后,连当朝丞相都觉得,这不是人之常情。所以建议汉武帝暂时先别表扬他,先等等再看。万一这人真的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想要用这种方法,博取一个名声,那就麻烦了。

而汉武帝这边,出于种种考虑,暂时也没多做什么。毕竟,从一个皇帝的角度来看,很多事情是不能随便做的。

如果卜式真的是个沽名钓誉之辈,然后汉武帝又大力提拔了他。日后事情败露,那就是在打汉武帝自己的脸,会让汉武帝威严扫地。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之后。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又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霍去病拿下了河西走廊。

但是这场仗打完之后,汉朝国库就彻底空了。以至于在那一年,中原地区出现了灾荒之后,政府连救灾的钱都不够。

不过后来,汉武帝在审阅灾情报告的时候,却意外再次看到了卜式的名字。原来,在汉武帝拒绝了卜式的捐款之后,卜式并没有就此停止自己的善举,而且一直在继续做好事。灾情开始之后,卜式直接给当地太守捐了二十万钱,并且帮助政府救助灾民。

这一次,汉武帝终于明白:原来卜式真的是一个好人,一个思想境界极高的好人,而不是什么沽名钓誉之辈。

一个人,想要伪装成好人,做一次慈善很容易。但是如果装作一辈子做好事,装着一直努力奉献,这就不太可能了。

真正的善良,是无法伪装的。

对于这样的好人,汉武帝下令,奖励卜式四百更赋钱。更赋钱是汉朝一种特殊的制度,简单来说,古代人需要给国家服徭役,每年抽出一定的时间,去给国家干活。但是在汉朝的时候,有钱人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然后就不用去服徭役了。这种缴纳的费用,就是更赋钱。

简单来说,汉武帝觉得卜式贡献很大,所以就在不违背大规则的情况下,免除了卜式的劳役。

但是没想到的是,等到这笔钱发到卜式手里之后,卜式转头又给捐了!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汉朝政府正在竭尽全力搞钱。那些有钱人,也都在竭尽全力隐瞒财产,想办法偷税漏税。而像卜式这样的人,那就真的是绝无仅有了。

这样高尚的人,自然应该推出来做道德模范,给全国人民做一个表率啊!

于是再之后,汉武帝就把卜式找来,让他入朝为官。不但任命他为中郎,给了他一个左庶长的爵位,而且还给了他十顷地。

而接下来,当上官的卜式,也不愿意去争夺什么权力。反倒是主动申请,去汉武帝的私人土地上,给汉武帝放羊去了!对于这么一个淡泊名利,而且勇于奉献的人,汉武帝是越看越喜欢。所以再之后,虽然卜式不争,但汉武帝反倒开始大力提拔他。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能争’。

此后,卜式先后担任缑氏县的县令、成皋县令、齐国太傅、齐国国相……卜式虽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才能,但是做官期间,却可以靠着自己兢兢业业的努力,最后把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样的人,既不是治国的大才,也不是那种能够解决难题的能官。如果让卜式去带兵打匈奴,或者让他帮忙制定汉朝的经济国策,结果估计都不会太好。

但同时,让一个这样的道德模范,去管理一些已经成熟的领域,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简单来说,卜式这样的人,就像是一个最好的润滑剂。他无法修理一个出了问题的统治机器,更不能凭空造一个统治机器。但这样的人,却能让统治机器,运转的更加顺利。

卜式做官期间,其实没有什么耀眼的政绩。哪怕后来汉武帝把他推出来,做了全国的道德模范,竭尽全力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故事。但即便如此,史书上还是没多少记载。这就说明,卜式确实没做过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唯一的记载是,后来汉朝要扫平南越。卜式主动请战,希望自己也可以参军。但结果,汉武帝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不过同时,汉武帝后来又再次重赏了他,封他为关内侯。而且将他的故事布告天下,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卜式的故事。

而在这次封赏之后不久,汉武帝就再次提拔了卜式,将卜式提拔做了御史大夫。

作为三公之一,御史大夫在汉武帝时代的权力排名当中,足可以排进前十之列。权力比御史大夫更大的人,估计也就只有皇帝、太子,以及大将军和丞相之类的角色了。到了这个时候,卜式已经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从一个放羊的羊倌,成长为汉武帝时代的重臣,这绝对是一个奇迹。

不过,再之后,卜式就不太行了。到了御史大夫这种位置之后,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做决策,而不是润滑油。

而卜式当上御史大夫之后,很快就像汉武帝提议,要求郡国内不应该推行盐铁专卖,车船之类的交通工具,也不应该征收算赋。因为这些事情,都不利于民生,都会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对此,卜式当然是问心无愧。在他看来,既然自己当上了大官,就应该为民请命,然后去让老百姓活得更好一点。

卜式这样做,当然没错。

但问题在于,汉武帝很不喜欢。

汉武帝不喜欢,自然也不是因为汉武帝不想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而且因为从汉武帝的角度来看,很多问题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盐铁专营,以及算缗告缗制度,汉武帝其实知道,这两种制度不利于民生。

但问题是,如果不这么干,钱从哪里来?没有钱,前线的仗怎么打?国家巨大的财政窟窿,谁来堵?难道要指望所有人,都像卜式这样道德高尚,直接捐出自己家产的一半,来给国家补窟窿吗?这显然不现实!

所以,有些事其实没有对错,区别只在于看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在这之后,汉武帝就知道,卜式是一个很好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官。但他确实并无大才,而且也没什么治国的本事。所以不到一年之后,汉武帝要进行封禅。在这期间,汉武帝就趁着这个机会,以卜式不懂礼仪为理由,罢免了他的官职,然后让他去做了太子太傅,去给太子当老师了。

再之后,卜式就一直没再受到重用。但同时,在太子身边,卜式一直很受重视,最后也得以善终了。

这就是卜式的故事。

卜式的故事,能告诉后人的道理,其实很多。比如说,一个道德高尚的老实人,未必真的能治理好国家。就像后来明朝的海瑞,也是这样的人。所以关键就在于,把这样的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让他发挥最大的作用。

再比如,做人应该但做好事,莫问前程。做一个好人,本事就是最大的福报。而像那种投机取巧、靠歪门邪道上位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或许能混的很好。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人很难善终。

不信,我们可以看一下卜式同时代的人,那些靠着投机取巧上位的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能平安落地最后善终的,几乎没有几个。

从不同的角度,看卜式的故事,我们会得到不同的道理。这其实才是卜式最有意思的地方。

大概也正是因为卜式带给后人的启发太多,所以,他才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最后做到了御史大夫的位置,并且平安落地。而且最后,他还能被载入正史,被后世给了一个极高的评价了。

他是一个好人,而且也是一个好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