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纳粹德国在战场上节节失利,试图研制原子弹扳回战局。例如,它就在挪威生产重水。而一旦原子弹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由德国研制成功,那么势必将对战争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盟军遂积极思考对策。

盟军想出的办法简单粗暴,就是利用特勤部队将其打掉。挪威属于寒冷地带,必须有专门的车辆来运输部队和装备。于是,英国发明家杰弗里·皮克的一种轻型履带式车辆方案被采用。

这种车辆便是黄鼠狼履带车,注意别把它同战后德国研制的一种小型侦察车相混淆。黄鼠狼履带车可在雪地上畅通无阻,而且具备两栖行驶能力。图中就是一台黄鼠狼履带车在水中航行时的情形。

有趣的是,虽然是英国发明家的想法,但黄鼠狼履带车却是在美国制造的。它的净重量只有1.7吨,体积非常小,全长3.2米,宽1.5米(后期型号增加到1.68米),高1.3米(后期型号增加至1.8米)。

图为黄鼠狼履带车的侧面特写,它的负重轮特别多,总共有8对,有那么一点小爬虫的味道。车上总共能坐4个人,采用一台75马力的 6-170 型柴油机,最大行驶速度5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66千米。

黄鼠狼履带车可以由小型登陆艇搭载和投放,该型车总共有两种规格。前一种的履带宽度是38厘米,第二种的履带宽度有所增加,扩宽到51厘米,具备更强的雪地通行能力。

这种车有多个子型号,分别为:T-15、T-24、M29和M29C。其中,T-15为原型车,T-28和M29不带浮箱,M29C则是带浮箱的型号。图中的这台车为蓝色涂装,可能是干了一段时间的民用车。

早期的黄鼠狼履带车只有一个简单的风挡,后期型号则增加了驾驶室。毕竟考虑到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作战,带驾驶室则要暖和很多,有助于帮助车组人员保持战斗力。

图为黄鼠狼履带车的正面特写,为了减轻压强,其履带设计得非常宽。其中M29C型又分为A、B和C三个子型号,A车搭载M20型75毫米无后座力炮,B车配备T106无后坐力炮,C型车使用的37毫米M3反坦克炮。

在沙地条件下,黄鼠狼履带车也能箭步如飞。美国当时的思路是,搭载的无后座力炮用于打步兵和工事,而M3反坦克炮则用于打击装甲车辆。C型车配备的M3反坦克炮是美国投入实际部署的第一种专用反坦克炮。

作为一种履带式车辆,黄鼠狼同轮式车辆相比,有更好的越野行驶能力。它既可用于运送士兵,同时也能运货。很强的通行能力使它成为不错的弹药输送车,此外这种车也能用于帮助后送伤员。

黄鼠狼履带车总共生产了1.5万多台。各子型号的具体生产情况是:T-15原型车,766台;T-24型,1002台;M29造了3000多台;M29C,生产有1万来台。目前,有一些子型号还能开。

虽然是专门为突击德国在挪威的重水设施而设计的,但黄鼠狼履带车从未投入挪威战场。相反,它主要用于欧洲大陆的战斗,比如在法国就曾经用过。

使用过这种履带车的国家包括美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它的体积非常小,普通的两栖车都能装。庆幸的是,德国人最终还是没有搞出原子弹,要不然对于盟军来说,麻烦可就大发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