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ST西钢(600117.SH)一则自查公告引起市场关注。公司注意到媒体对其年度报告中分产品2018年~2023年合结钢收入同比变动幅度计算有误的报道后,经自查核实,更正了连续6年的年报中的收入同比变动幅度有关内容。

*ST西钢的这则自查公告显示,经公司自查核实,同比变动幅度数据计算错误原因为财务人员工作疏忽,增长率公式中的基数选取错误。

具体来看,以2023年年报为例,主营业务按行业分和按产品分时,房地产板块和销售房屋收入数额应一致,2023年均为6.74亿元,相应同比变动数据也应一致,但*ST西钢在年报中披露的两处变动数据差异较大,原因即为2023年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分地区情况的两张表中,营业收入、成本和毛利率的同比数据有误。

左为*ST西钢2023年年报,右为公司发布的自查公告

除了2023年年报外,*ST西钢2018年到2022年的年报中均存在类似问题,*ST西钢在公告中同时进行了更正。

银柿财经注意到,眼下A股上市公司进入年报季,新一年数据的审计工作不免涉及对过往数据的回顾,不少公司因此发现过去存在的处理差错,从而进行过往年报数据的更正修订。而差错原因,有和*ST西钢一样由于人员“疏忽”导致,还有不少涉及会计处理上的变更;以及收到监管方面的处罚决定,因此按调查结果更正此前披露有误的财务数据。

中威电子(300270.SZ)近日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由于经办人员工作疏忽,在统计2022年度现金流量时,误将拟持有至到期的4000万元定期存单列报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导致2022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少计4000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多计4000万元。由于上述原因,公司决定对2022年度相关数据进行更正。

和胜股份(002824.SZ)本月公告,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工作疏忽及对相关规则理解不准确,造成票据背书抵消现金流量方向正负符号录入相反以及未考虑内部购销增值税额抵消等,导致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表、2022年度财务报表中“合并现金流量表”和“母公司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等多个项目披露错误。

会计处理变更方面,有多家公司涉及销售商品时是否是“代理人”的问题。通俗来说,如果在销售活动中,公司不具备承担主要责任、承担存货风险等要素,而只是“过一道手”的话,公司应当按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即净额)等确认收入,而非已收或应收的对价总额。这种情况产生的差错更正通常同步涉及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科目,不影响净利润。

山东威达(002026.SZ)近期公告,对2023年半年度、2023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项目进行了调减,其中前三季度的上述指标调减金额达2.6亿元。原因为,公司近期将子公司的一笔业务模式下的数据和交易流程进一步梳理总结,对照收入准则重新判断该子公司在交易中身份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认为对该类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更能体现业务实质。

东方集团(600811.SH)也有类似情形。据公司2月公告,近期,公司对以前年度开展的农产品购销业务开展自查,重新梳理判断公司在相关交易中的身份,对相关交易的实质进行更加严格的判断,发现以前年度部分贸易业务存在一定代理人身份特征,公司对该部分业务从“总额法”调整为按“净额法”确认营业收入。东方集团因此更正2020年到2023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部分年度两项指标和更正前的差异达到10多亿元,但未影响当期及后期净利润。

另外有不少公司由于收到监管方面落地的处罚决定,因此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如方正电机(002196.SZ)2月发布的《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显示,公司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后,公司便进行自查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会计差错更正。收到立案调查结果后,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调查结果有关的违规行为重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发现了公司董事长牛铭奎及部分研发团队工作人员的资金占用,以及部分未披露的关联交易,因此补充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金通灵(300091.SZ)2月公告同样显示,公司于2024年1月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江苏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中国证监会江苏证监局的调查结论以及公司自查结果,公司采用追溯重述法对相关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

本文源自银柿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