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崖山海战”,战争虽然以南宋灭亡,蒙元统一中国而告终。但是,10万军民宁死不降,集体跳海殉国,其悲壮场面难以想象,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翻开中外古今的历史篇章,难有与其相提并论者。 其实,这样的悲剧本可避免,只因决策层的错误判断,错失了唯一转胜良机,不但造成南宋的灭亡,10万军民跳海殉国,更重要的是华夏文化的断层,中国第一次被外族所统一。

据史料记载: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南宋益王病疫,卫王赵昺被立为皇帝,拜张世杰为少傅、枢密副使。六月,张世杰认为硇州已不能久居,将赵昺转移到新会的崖山。而,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降元宋将张弘范率领的元军才陆续赶至崖山。之后,稍作休整,便对南宋崖山军民形成三面合围。 也就是说,南宋流亡朝廷达到崖山长达近8个月之久。作为大将的张世杰,应当及时勘察地形,何处可驻军,何处可设伏,何处利坚守,何处可撤军,何处足供给,追击的元军已至何处等?结果呢?张世杰是否做过这些呢?根据张弘范抵达时的举动来看,应当没有制定详细的战斗计划。 元军到达崖山后,张弘范最先来到东北出口(先不做打的准备,反而以防止南宋军民逃跑为作战的最终方向,作战目的何其清晰),却发现“其北浅,舟胶不可进”。无疑证实了元军的探察工作做得并不到位。为此,元军又及时占据了西南的海口,既堵住了宋军的逃跑后路,又切断了供给崖山大军饮食的唯一通道。 在这期间,南宋军队没有做出任何的破坏举动,给了元军从容战前布置的大好时机。为此,张弘范的大军先后又将打柴、汲水和通道全部截断。 其实,当初在元军未抵达崖山之前,就有军中将领劝谏张世杰,应当率先占据海口,防止抵达的元军堵住海口,南宋军民将成瓮中之鳖,进退不得。然而,志大才疏的张世杰非但不为所动,反而担心将士心存畏惧,临战逃离。所以,他令人一把火烧毁了崖山大军驻地的临时集市,收集一千余艘大船,用铁链连成一片,称为水寨,以行据守之策。 另据资料显示:崖山之地位于今新会区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故又名崖门。 虽然,从单纯的军事角度看,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是,战争中能充分利用地利优势者,地利方能为其所用。反之,再好的地利也仅仅是个摆设而已。

十数日的僵持,由于淡水、粮食、柴薪的供给路线被元军截断,虽然宋军食粮可达半年所需,但是所储淡水却是极少。想想都明白,海水根本不能止渴,反而会喝越渴。因此,宋军生病的人数不断攀升。无奈之下,张世杰只得率领苏刘义、方兴等大将,连日向元军发动进攻。结果,尽皆被元军击退。 不过值得称道的是,期间张弘范曾三次派张世杰的外甥进行劝降,皆被其所拒;反而更加令人遗憾的是,有将领建议其利用海水涨潮,元军封锁的东北山口出现缺口的时机,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冲出包围圈,再绕道西南,对元军形成腹背夹击之势,则元军不难破也。谁知,这次张世杰又不听麾下将领之谋,依旧坚持进行主力决战的策略。或许,张世杰有其它担心,但是无论如何,已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难道连一搏的决断都没有吗? 很快便到了2月20日,张弘范等元将看到南宋大军人皆疲惫,遂率军发动进攻。宋军不敌,纷纷败退到了中军。见败局已定,这时的张世杰令人割断拴船的缆绳,带着十一艘大船冲出港口逃离险地,而其余将士只得退回到了崖山。对于张世杰的这一举动,令人非常不解,既然立志抗元,宁死不降元朝,为何又要做出丢下幼主逃离的举动呢?接着,元军又击败并逼降据守中、后军的南宋将领方遇龙、叶秀荣、章文秀等四十多名将领。 又过8日,元将李恒率领舰队占据崖山港的东北出口,从而完成了对崖山南宋军民的南北合围。 而这一经过,皆被囚禁在元军战船的文天祥所目睹。急的文天祥跺足叹息:“闽之再造,实赖世杰之力。然其人无远志,拥重兵厚资,惟务远遁。自三山登极,世杰遣兵战邵武,大捷,然不为守国计,即治海船,闻警遽浮海南去,天下事遂不可为。又咎其厓山之战,不守山门而作一字阵,于是船皆帮缚不可动,不能攻人而专受攻,惜乎其不知变而徒守法。” 从这段评语不难看出,文天祥的军事眼光何其锐利,一眼便看到了张世杰用兵的弊端所在,即:不守海口,不能攻敌而只能被敌攻,守御之法呆板又不知变通。 见此,南宋左丞相陆秀夫将自己整理成册的崖山之战及二王之事的书稿,交予礼部侍郎邓光荐,并托付其如有幸生还,可将此书传于后世。后来,邓光荐果然幸存,并将书回了庐陵。但是,遗憾的是当邓光荐死后,陆秀夫的手书不知所踪。也因此,崖山之战的前后经历才会被后人所知晓。

不久,崖山被元军攻破,陆秀夫见逃生无望,遂将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下大海,自己则背着卫王赵昺跳海而亡,时年四十四岁。随后,10万余军民尽皆跳海殉国。 当时,文天祥以俘虏的身份,正好乘坐在元军的战船之上,亲眼目睹了这悲壮的一幕,立即嚎啕大恸,遂作《崖山》诗一首。开头一句便是“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从诗中不难看出,文天祥将“崖山之战”比作当初的“长平之战”,无疑也将张世杰比较当初的赵括,不仅“坑”了南宋的生存,更“坑”了数十万大宋军民。其实,细心想想,当真是相当贴切。 相比之下,不难明白后世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有多么的非同凡响了。面对难以战胜的强敌,创出了“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面对强敌的围追堵截,果断组织军队“爬雪山,过草地”,进行战略大转移,保存实力;面对重镇难攻难守的实际,又制订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面对强敌难以短期决出胜负的情况下,又表发了“论持久战”等,无不将实事求是的核心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图片来源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