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总行党委委员王罡,拟出任光大信托董事长。
3月20日,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已在官网公司领导页面发表了公司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拟任)王罡的简介信息。
官网显示,王罡,现任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拟任)。获经济学博士、法学硕士学位。曾任光大银行南京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光大银行总行零售业务部副总经理,光大银行苏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光大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级)。
(图片来源:光大信托公司官网)
官网显示,光大信托是2014年5月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现更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2014年12月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下称“光大集团”)在原甘肃信托基础上重组成立,光大集团为控股股东占比51%,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比23.42%,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占比21.58%,天水市财政局占比4%。光大信托是光大集团金融板块中与银行、保险、证券并列的核心子公司之一。
2023年,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了这样一则关于家族信托的纠纷案例。法院一审判决信托合同有效,光大信托违约,应当偿还投资者信托利益9962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2023年2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光大信托进行诫勉谈话,原因是光大信托作为相关资产支持票据的发行载体管理机构,存在未按规定在收益支付日的前3个工作日披露资产运营报告,且未按规定在本息兑付日前5个工作日披露付息兑付公告的行为,违反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规定,经自律处分会议审议,对光大信托予以诫勉谈话;责令其针对该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2022年9月,甘肃银保监局公布2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剑指光大信托及公司4名内部管理人员。
具体来看,光大信托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对信托资金的投后管理不到位,未对融资人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信托资金进行有效的检查监测,造成资金被融资人股东挪用,增加了政府隐形债务;向监管部门报送的数据不真实,违规调节风险监管指标,违规向不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
对此,甘肃银保监局决定分别对光大信托处以50万元、180万元的罚款。对其金融市场部董事副总经理邹冰给予警告;对资本市场与投资总部总经理杨宁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对时任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彭建平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对风险总监姚恒民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罚款。
但此后不到一年时间,光大信托摆脱历史遗留的阴霾,从行业垫底,一跃成为管理资产规模及累计新增规模双双破千亿、净利润增长过半的后起之秀。
历年财务报告显示,光大信托从2014年底资产管理规模不足600亿,到2023年已突破万亿,短短几年时间,增长近16倍,并成为真正的行业头部公司。2019年,有媒体询问闫桂军光大信托为何能逆势崛起?闫桂军表示,原因在于选择了合适的发展战略和展业模式。这个发展战略及展业模式如今来看就是大步迈进地产行业。
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随着近年房地产行业总体下行,房企承压后出现大面积债务窟窿,众多在地产行业投资比重过高的信托公司也遭了殃,光大信托就是其中之一,业绩彻底迎来抛物线式的下滑,甚至跌出前十。
据相关公开数据显示,光大信托在2021年投向房地产信托资产已达916.79亿元,占总信托比重的8.37%。光大信托对外投资公司中直接或间接持股,包含“地产”、“置业”字眼的公司,超过了100个。正荣、卓越、鸿坤、恒大、融创、佳兆业、阳光城等等多家房企,都在其信托投资范围之内。而上述房企暴雷的不在少数,如今其投向地产的大笔资金面临难以收回甚至出现逾期的窘境。
2021年,闫桂军卸任光大信托总裁,接替者冯翔不得不面临追债、接盘,利润腰斩等一系列难题。事实上,2018年,随着资管新规和“两压一降”的政策出台,要求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和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但光大信托投向地产领域的规模仍不断上升。
光大信托产品逾期不止发生在地产业务,有政信类产品也曾出现逾期兑付风险。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光大信托政信类产品包括智兴5号、弘信6号、弘信4号、广元建设1号财产权信托等多只产品逾期,对应融资方分别为遵义市红花岗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新蒲经济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西南交通投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元市三江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贵州六盘水攀登开发投资贸易有限公司 ,规模分别为3.5亿元、5亿元、2亿元、2.5亿元、2.95亿元。
业绩方面,光大信托2021年开始增收不增利,到2022年营收净利双降。
据光大信托官网披露的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光大信托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2.04亿元,同比增长10.18%。实现净利润15.60亿元,同比下滑40.28%。
2022年年报显示,光大信托实现营业收入43.16亿元,同比减少30.43%;实现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减少23.81%,结束了资产规模的“高歌猛进”,管理规模跌破万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