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军国
杭州“国际赛会之城”核心区如何“赛”未来?
4月25日,主题为“赛未来”的杭州萧山体育赛事招商推介会上,2024尾波滑水世锦赛等11个赛事项目进行了现场路演,向70余家实业企业、体育企业、运动装备企业、赛事服务企业等抛出橄榄枝,寻找合作伙伴。最终,现场接洽体育赛事项目20余项次,确立合作项目5个。
体育赛事以“路演”形式推介,萧山可以说是开了浙江省先河。
以“产业思维”做文旅
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让萧山拥有浙江省最多的亚运赛事场馆。而萧山另外一笔“亚运遗产”,就是多部门集中统筹,对不同层级赛事有了一定的保障和操盘能力。
从“亚运效应”到“后亚运效应”,萧山体育赛事节节攀升,2023年体育赛事数量是前五年的总和。2024年,萧山又有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2024尾波滑水世界锦标赛等8场国际赛事,2023-2024赛季WCBA全明星赛、全国女子棒球俱乐部锦标赛、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等20个国家级赛事,以及湘湖半程马拉松、杭州村BA篮球联赛、长三角小篮球3V3公开赛等百余场大中小省市区本土赛事。
从赛事结构看,萧山已逐步形成由“顶级体育赛事+高水平体育赛事+基层普及型赛事”构成的金字塔型体育赛事体系。
在打造“杭州赛会之城核心区”的当下,萧山也面对一对矛盾,体育赛事节节攀升,但相应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包括赞助商体系、市场化和品牌化体系等。
萧山区文广旅体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搭建一个平台,是把‘体育’变成‘体系’;办好一个‘路演’,是让‘体系’中的各方都参与进来,便于精准选择。”
据悉,以此次招商会为契机,萧山文广旅体局制作了萧山区赛事招商手册,持续推进赛事招商工作。企业可以赛事冠名、赞助形式合作,或以实物、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赛事合作,也可通过不定向赞助、合作的方式参与体育赛事,此类赞助将由萧山区体育总会统筹,对区内重点体育项目进行支持。
从“演唱会经济”看“体育赛事经济”
当然,从“体育”到“体系”,仅仅是第一步。更大的文章,在于如何进一步把“流量”变为“留量”。
“演唱会经济”或许是最好的借鉴。
4月18日至21日,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杭州站在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4天演唱会,创下杭州有史以来观演总人次最多、连场场次最多的记录,在城市品牌传播、文旅消费等领域产生系列连锁效应,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演唱会举办期间的这四天,杭州市接待外地游客472.2万人次,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06.8万人次。据初步测算,演唱会直接带动杭州文旅消费13.16亿元。
不过,与演唱会成熟的商业运作体系相比,“体育赛事经济”在萧山还远远未形成。要让体育赛事有“盈利空间”,有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产业活跃度才会节节攀升,进而让体育赛事真正变成“赛事金矿”,并成为撬动“体育消费”的硬杠杠。
据悉,路演当天,萧山区体育总会完成了新一轮换届,将作为全区扶持体育赛事总的基金池进入实体化运作。同时,“潮竞xs”赛事合作联盟也应运而生,萧山将通过“体育+”的全域联动,构建“产业集聚圈+商业集聚圈+专业培训圈”于一体的体育赛事生态圈。
显然,要打造“杭州赛会之城”核心区,萧山要着力引进国内外顶尖展会、赛事和活动,联动全域文旅资源,谋深做实以演唱会、行业展览等“小切口”带动赛会经济大市场的新文章,推动赛会数量、规模和影响力全面跃升。
建立三大保障机制
据了解,萧山目前已布局“一核两翼”的全域布局,坚定不移做大做优赛会经济。
“一核”,是以奥体中心为核心,打造杭州体育竞赛表演业总部。日前,杭州奥体中心场馆群协调会在钱江世纪城召开,萧山和滨江两区共同探讨奥体场馆群互通和重大赛演活动保障机制,目的正是要在大型活动保障、惠民开放、文旅联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路径,构建互为资源、互为目的地的文旅共同体,以板块的共享、共用、共赢,把奥体打造成为顶级赛事“天花板”、24小时“不夜城”。
“东翼”,是以瓜沥为中心,打造浙江省竞技人才集聚新高地。以瓜沥棒球小镇为例,今年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2参赛球队将有80支左右,赛事时间也从10天延长到30天,体育赛事的“涟漪效应”进一步凸显。
“南翼”,则以湘湖和戴村等南片为中心,打造特色体育项目及全民健身集聚区。以戴村为例,这里已集聚滑翔伞锦标赛、山地越野赛、山地马拉松赛、斯巴达勇士赛以及今年下半年将举行的2024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杭州站)等多项赛事活动,“郊野小镇 韵动戴村”省级特色品牌深入人心。
如何做深“体育赛事+”,做实共富大文章,将是萧山南部乡镇抢抓“亚运后效应”的关键一举。当然,这一“命题”也需要“体育赛事路演”同样的逻辑,整合资源和力量,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
据悉,萧山接下来将建立三大保障机制,包括建立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协调服务机制,建立赛事“申报—评估”机制,推动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出台等,以杭州建设“国际赛会之城”为契机,在现有会展扶持基础上,统筹建立“赛”“会”扶持机制。
(方亮、郑丽华、马一婷参与采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