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来都是一个文人墨客层出不穷的国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诞生过诸多文艺界的大师,他们都对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的滋养,而且在对世界文明的建设,也有着诸多贡献。
近代,我国也诞生了这样一位大师,他的名字想必很多人也非常熟悉,他就是郭沫若,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各种各样的角度都有。 他出生在中国山河最飘摇的年代,1892年,他两岁的时候,我国爆发了让全国人民陷入无尽苦难的甲午中日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数人站了出来,希望能够汲取到发达西方国家的养分,后来有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青年时期的郭沫若也在这个时间段接触到了很多民主自由的思想。后来,大清没了,郭沫若跟鲁迅走了相同的路子,那就是去日本学医。 或许就连想法,他都能跟鲁迅做到一致,他也积极投身于文学事业,当时就写了不少歌颂革命的诗篇,后来,他更是勇敢的站出来说话,特别是在北伐战争中,他毅然决然的决定投笔从戎。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了,郭沫若在日本也是过的相当潇洒,还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可是在他接到了国民政府的请求后,还是决定马上回国,因此,他偷偷的赶回上海,并且领导一个厅部的工作。 之前他就已经批评过了国民政府的种种行为,本来就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家的大局还没有定下来的时候,他又果断的站在了国民政府的对立面。
而且还据此创作了不少话剧,以笔为刀,创作了不少话剧,在当时对鼓舞人民的士气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直到1978年,邓公在郭沫若的追悼会上还指出,郭沫若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他为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终生,同时也在痛一切反动和腐朽的势力进行坚决的抗争。 看来,郭沫若的一生,总体上还是受到了国家的高度评价。 对于郭沫若的评价,却有多种声音 在他去世以后,对他政治上的评价,自然没有什么说的,尤其是当年直接选择从日本回国参与革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反而是在学术界,对于郭沫若先生评价的声音,就渐渐多了起来。 可能是广大文化人们的思想跳跃程度比较大,因此在学术上对于郭沫若先生的评价有了越来越大的分歧,到最后直接演化成了两个极端,特别是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这种极端越来越凸显了出来。 特别是1988年,一位来自台湾的教授,突然站出来,出版了一本名为《郭沫若总论》的书, 在这部书上,无论是对郭沫若的人品还是文学创作,都直接大规模的否定,把郭沫若梳理成一个文学机会主义者。
余英时 后来,台湾研究院的院士余英时也站了出来,指责郭沫若东拼西凑,特别是在《十批判书》中提到的诸多内容,还是抄袭了钱穆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年》,当他写的文章被收入了《钱穆与中国文化》后,马上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因此,关于“郭沫若”的大讨论,就此展开。各种各样的文人墨客,都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郭沫若的态度无非就是两种,一边是高度赞扬,另一边就是高度批判。两方都是对着彼此唾沫横飞,如果字能换成子弹,至少也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在此前的很多年,郭沫若一直都被认为是仅次于鲁迅的文学界大佬,鲁迅老大哥的位置坐的相当的稳,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一些人展开对郭沫若的批评,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郭沫若是一位“体制内”作家,此前一直身居要职,在的时候当然没有多少人批评,现在这些人才敢把这些话说出来。 吵到了现在,这场口水战依旧还是没有停下来,支持郭沫若的人觉得,人家这就是一种独有的文风,并不是所有文人都是要循规蹈矩,人家自幼就接受了西方文明的耳濡目染,现在能有如此的成就当然也是理所应当。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的一生都是在不断的突破框架,诗歌的界限,已经不再是那些几言几律能够左右的了。 但是反对的人马上就把郭沫若的自嘲搬了出来,说你看看人家郭沫若自己都说了,诗是写了不少,但是写得好的却没有几首,你们还在这帮他喊冤,其实他的诗歌写的根本没有多好,说是自成一派,其实是找不到归属的一种表现。 这边一看郭沫若再次被抨击,马上又说,人家郭沫若开创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新史学,着眼点都是如此的宏大,可是反对者依旧认为郭沫若的那些东西无非是高度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历史研究,他根本没有致力于改变时代,反而仅仅当了一个传声筒罢了。 后来,吵着吵着,就变味了,本来两边都在研究诗歌的问题,结果吵着吵着就吵到了人品的问题, 把他在日本的媳妇都丢了的话都搬了出来,一时间这场争论也很难以平息,时至今日还偶尔有人出来喷个几句。
民主人士出马,出来为郭沫若说话 在郭沫若去世以后,文学界掀起了一种不好的风气,那就是在历史不断进步的角度上去批判过去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这其实是需要不断被重视的,因为这种批评的风气一旦形成,继而就会全盘否定那个时代的文化动向。 基于这种思想,一些民主人士站了出来,宣称要保护鲁迅、茅盾、曹禺、郭沫若等杰出的代表人物。从他们的发声过程中,我们也同时看到了这些民主人士对于作品的解读。 比如郭沫若曾经创造过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话剧,名为《虎符》,这里面的内容,就是旨在赞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还能起到激励人民斗志的重要作用,在当时可谓是意义深远。 而且,当毛主席看了《虎符》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还专门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高度赞扬了他为了革命做了非常多的文化工作,并且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 如今,现在国际之间的斗争更加复杂,国与国的关系也更加变幻莫测,因此这个作品的教育意义就更为明显,我们在阅读之前的一些作品时,也应当把这些故事的内涵品味的更加扩散,才能感受到前人文化内涵的精髓所在。
因此,结合民主人士要为郭沫若同志说几句话,我们也能探究出对郭沫若的“两极评价”的成因。 所有人都知道,实践是检验认为的唯一标准,因此想要获得正确的历史评价,就必须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去。 最为客观的立场,莫不过于中立,抛开各方所代表的的利益,好好探究一下郭沫若文化的本质内容。这就好比是两个人在街上吵架,你去找谁的亲戚过来帮忙似乎都显得不公平,倒不如找一个事不关己的邻居,来结合问题评价一番。 在这情况下,将郭沫若本身过分放大或缩小,都不利于对他树立起积极正面的评价,哪一个历史人物没有点小的问题,大家都他们的评价似乎也都是从各个角度上来说的。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唐高祖,由于他们身上本就散发着巨大的光芒,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很多人喜欢拿着放大镜看,缺点照大了,因为他的影响力摆在那里,所以在下结论的时候自然会比普通人更重。
郭沫若 因为人,本身就带有矛盾的属性,学过政治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矛盾的双方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这点无可厚非。 比如郭沫若先生平时喜欢拿着自己的长处炫耀,但是这又会不经意间暴露自己的短处,后来一些人抓住了他的短处,就觉得他是一个喜欢吹牛的人,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呢? 其实并不是一味的说自己哪里哪里不好,才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谦虚的人,人就是有所长有所短,怎么表现自己,每个人的方式都不一样。如果用了另一种方式,在2020年,肯定又说这是一种“凡尔赛”文学。 中外的各大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态度,就是在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时候,需要抱着一颗“同情”的心,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当然感受不到他们身伤承担的巨大压力,我们只会看到他身上散发的巨大光芒。 我们对于他们的褒贬大多是通过自己的喜好来的,我觉得谁做的哪一件事非常不错,因此我就尊重这个人,我尊重了这个人,我就接纳他的一切事,哪怕是错的,也是可以忽略的,这就是一个不平等的表现。 因此,在正确的评价时,更是应当去设身处地的去了解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有作为生命的尊严,这就是基本的人权,不能说不喜欢谁就要去全盘否定。 在鲁迅有了巨大的成就以后,很多人就喜欢拿着鲁迅去跟郭沫若作对比,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鲁迅的文风去评价郭沫若,这种情况下就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把鲁迅当成了标准,以他为标准答案去衡量郭沫若先生的价值。
其实,只要是真正的了解郭沫若,就不难理解这种矛盾所在,他因为郭沫若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的骨子里仿佛不是一个文人,而更像是一个探险家,别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这才是个真实的郭沫若。
未来,可能关于郭沫若的争论依然不会停止,但我们不要忘了,要从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去了解郭沫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