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的故事,梁山一百单八将招安,算是一个分水岭。在之前,好汉们一直对抗官府,甚至还多次大败朝廷前来征剿的大军;而招安之后,好汉们便开始替朝廷效力,北征辽国,又平定田虎和王庆,扫荡方腊,功成名就,不过死伤惨重。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宋江的招安态度很不满意,甚至痛斥。

有人说,宋江本可以打到东京,推翻朝廷,建立自己的政权,可他选择了投降;也有人说,宋江的招安,就是为了自己做官,结果害死了很多兄弟;还有人说,宋江应该和方腊联手,一起对付朝廷,说不定就能建立新的朝代了。 其实,从书中来看,宋江招安没问题。 梁山全盛时不过十万人,而且这其中还有不少家属,所占据之地,不过八百里梁山水泊,都没有一个山东大,至于钱粮,基本靠劫掠州府或者其他势力,这与朝廷大军对比太悬殊了,指望这点人马,不可能推翻朝廷。历史上,方腊割据东南,势力比宋江等人大多了,不也照样被剿灭?

至于和方腊联手,更不可能。方腊在书中的设定,是个危害一方的势力,而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是替天行道,扶危济困的人,和方腊不一样。 事实上,宋江之所以选择招安,正是为好汉们的未来考虑。既然不能推翻朝廷,只能选择归顺,这样的话,好汉们也不会永远背着反贼的骂名,后人也有出路。 另外,宋江自小接受的文化熏陶,也不允许他造反,而只会让他忠君报国,辅国安民。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先是躲藏,后来还是被刺配江州。在刺配之前,宋太公千叮咛万嘱咐,劝宋江不能造反,不能落草为寇。 宋太公唤宋江到僻静处叮嘱道:“……你如今此去,正从梁山泊过,倘或他们下山来劫夺你入伙,切不可依随他,教人骂做不忠不孝。此一节,牢记于心。”——《水浒传》 宋江结识不好江湖好汉,一些好汉正在梁山落草。宋太公知道这一点,他也担心这些好汉会救宋江,甚至会拉着宋江入伙,所以特意交代宋江,不可以落草,被人骂不忠不孝。否则,以后就无法团聚了。

宋太公知晓大义,可以推测,他对宋江的教育,肯定也是忠君爱国,要忠于皇帝和朝廷,要做个孝子。宋江的确做到了,他对父亲至孝,所以家乡人都说他是“孝义黑三郎”。 后来宋江被逼无奈,才会落草。 既然孝义都有了,都做到了,“忠君”自然也要做到,这是宋江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使然。

很多人说,宋江愚忠,不该对宋朝忠心。这简直就是站在后人角度说话不腰疼。古人讲究的就是忠君爱国,这有什么错?怎么称得上“愚忠”?忠心就是忠心,何来愚忠之说?拿今天的思想来批判古人,这本身就是笑话。 有人说,宋朝还有几年就灭了,宋江在梁山再坚持几年就好,这其实还是后人角度。

我们今天知道,北宋亡于1127年,问题是宋江能知道吗?他又不会算卦,看不到未来。即便宋江知道,如果知道北宋亡于金人之手,他依然会选择对抗金人,而不是去对抗宋朝。宋朝再不好,那是汉人的王朝。金人再好,那也是异族。 水浒,发愤之所为作也。施耐庵看到汉人天下被蒙古人所夺,所以写出一部水浒传。他就是要告诉世人,不是汉人无能,我们汉人完全可以对付这些异族,只要不乱搞,不内讧就行。

多说一句,很多人觉得造反很容易,似乎大旗一扯就能称王称帝了。实际上,古来造反的有很多,可成功者太少,尤其是农民起义军。 综上,从父亲和家庭教育也能理解,宋江为何要招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