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典名著,毛主席最爱哪本?《三国演义》肯定是能占上一席之地的。毛主席从少年时代读到人生暮年,读了70年有余,对书中内容可谓是倒背如流。
也正是因为这一份熟悉与了解,毛主席对诸葛亮这个人也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见解。比如,诸葛亮不算一个合格的军事家。
毛主席:诸葛亮犯了三个错误
毛主席曾指出过诸葛亮犯的三个错误。
头一个是在西柏坡,毛主席说:“诸葛亮选错将帅了。”第二个是毛主席在读《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时写下的批注,他指出“关键时刻主帅宜亲自临阵”。第三个则是毛主席读苏洵在《权书·项籍》中评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时的感慨,他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所定战略是大错特错。
西柏坡那会是在1948年的五月中旬,毛主席与自己的卫士组长李银桥之间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那日毛主席外出散步归来,正好李银桥在他屋里给他收拾内务,毛主席难得升起了几分“捉弄人”的促狭气。
他悄悄靠近李银桥,然后压低声音大喝:“不许动,举起手来!”结果想捉弄人的毛主席反而被反应迅速的李银桥一个转身抱住了双臂。
毛主席见此笑着道:“你这个卫士组长,我果然没选错。”李银桥说:“主席什么时候选错过人啊。”李银桥的夸奖毛主席却不敢当,摇了摇头道:“我既不是释迦牟尼也不是诸葛亮……再说就是诸葛亮也有用错人的时候。”
毛主席这话指的是关羽和马谡,一个大意失荆州,一个轻敌失街亭。这两人都十分得诸葛亮青睐,又被众人视为战无不胜的“战神”,自然而然就带上了几分“骄纵”。而诸葛亮虽知两人的小毛病,可却对他们异常“迁就”,依旧委以重任太过春风得意,以至于关羽、马谡二人到了战场上得意忘形,将诸葛亮的叮嘱当做耳旁风,任性改了诸葛亮原定的战略计划。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就知道了,关羽失荆州致孙刘反目、蜀汉局势再无可逆,马谡失街亭致第一次北伐成果毁于一旦。所以,毛主席说诸葛亮一大错处就是用错了人。
至于第二个错处是主帅关键时刻不临阵指挥,这说的还是马谡那件事儿。当年诸葛亮北伐之际魏边关多有空虚,本来集中主力可直取长安平定关中,可诸葛亮偏偏选择了分兵几路,自己坐镇祁山。
这下不仅让本来相对强势的蜀汉军队变为了弱势,还失去了对前线部队的掌控。诸葛亮因此在马谡被张合围困时不及接应,就此失了北伐的战机。故而毛主席提出“亮宜亲自临阵”。
从隆中对开始就错了
毛主席说诸葛亮从《隆中对》开始就错了,是认为诸葛亮制定的战略大方向从根本上说就是错误的,所以后面的失败也就意料之中了。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一旦天下形势有变,蜀汉军队就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击。乍一看确实不错,可这两地远隔千里,同时出击就意味着蜀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兵分两路。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一个后果,蜀汉军队兵力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的计划确实有些难以落地,荆州失守关羽丧命,刘备白帝城托孤。本来说吃一堑长一智,可诸葛亮这回却没能长这“智”。在《隆中对》的战略指导下,诸葛亮在北伐时又是选择兵分三路,结果大败而归。
毛主席感叹: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所以毛主席说诸葛亮制定的战略大方向从根本上就是错的,劲儿用错了方向,结果自然就不会太美妙了。
诸葛亮犯的三个错误让蜀汉损失惨重,蜀汉自然也就对一统三国无能为力了。不过毛主席虽然不认同诸葛亮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却对他其他方面的才能十分赞赏。
比如诸葛亮推行的屯垦制,毛主席与王震讨论退伍军人安置方法时就推荐过。又比如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毛主席从中悟出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方法,在抓获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时就充分采用了诸葛亮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颜涛.诸葛亮:为什么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J].科技智囊,2011(12):68-73.
[2]《毛主席为何否定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东北新闻网 2009.01.24.
[3]《毛主席为何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新华网 2009.03.28.
[4]《毛泽东评点《隆中对》:诸葛亮战略失误在何处?》学习时报 2017.02.14.
[5]《 文摘报 》( 2017年12月26日 06 版):《隆中对》的战略失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