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弘瀚

她是一个不爱女红却爱诗书的女人。从小好学,六岁启蒙便开始读史书,十二岁时已读完《诗经》和《论语》。

母亲因而批评她“不习女红而想做五经博士”。她十六岁时被选入宫,聪慧过人,温良谦让,深得一家人们的喜爱。 她叫邓绥,生于东汉,河北人氏,跟笔者是老乡。虽是大家闺秀出身,但她的政治手腕丝毫不逊于后来的武则天。论声名鹊起,是大汉仅有的在《后汉书》中保留功绩的专政太后,“自古无能出其右者。”

01 邓绥从小就被母亲教育得很好,长大后更是养成坚韧、隐忍的性格。 有一件很经典的事情,她还在五岁时,府里头有个二夫人就很疼爱她,甚至愿意亲手为她剪头发。但毕竟因为年事已高,老眼昏花,又不小心把刀具碰到了邓绥的额头,流血不止。但邓绥并不为这点伤害所动,而是安静地等待二夫人剪完。 当时身边的随从侍女都对此深感不解。后来邓绥回去后,便跟她们说,因为二夫人是爱她的所以才愿意给她剪头发。受伤只是无心之举,不能因为这点小事情就让夫人从此愧疚半生。侍女们听了都对邓绥的行为刮目相看,没想到一个还没有出阁的懵懂少女在家里表现得竟能够如此懂事,体贴。 长大了,又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真的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永元六年(公元94年),邓绥因为长得太漂亮,亭亭玉立的她被征选为皇帝的再婚对象,此前她又曾为父守孝三年,孝名传遍天下。所以那一年,她入掖庭,被汉和帝刘肇册封为邓妃。到宫里后,她协助皇后阴氏(光烈皇后阴丽华的至近亲属,邓禹的外曾孙女)管理宫务,从不懒惰。平时也注意笼络人心,安身立威。 毕竟人在深宫要有自己的势力,否则后半生怎么死得都不知道,古人早把这一点看得明明白白。

因为把家务事打理得井井有条,邓绥深得汉和帝的欢心。但是随着邓绥日渐高涨的声望,有人不开心了,开始搞小动作,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皇后阴氏,在丈夫卧病的时候甚至不说自己去照顾,还在丈夫的病情如此严峻下扬言道要屠灭门邓氏满门。邓绥知道后想不开,情绪开始抑郁,服过毒要自杀但是没死成,又被宫女给救了回来。幸而,和帝不久病又好了。因为阴皇后的一个个愚蠢行为,加之在和帝生病时还搞巫术,装神弄鬼,被和帝废除。

邓绥本就不愿意为后,奈何经不住人心所向,所有宫女、太监们,都渴望的这位新主人登上皇后的位置,将来能够提携他们。 永和十四年(公元101年),邓绥被册封为后。年纪轻轻的她,并因为自己的皇胄身份而骄傲放纵,还是一如既往的选择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宫务本分。而且邓绥对自己家族的人也很苛刻,管理得非常严格,不会因为自己是皇后,便让邓氏族人借机圈地、仗势欺人,甚至为邓氏家族封官加职。 她还鼓励皇室的子弟同邓氏宗亲都能够认真读书,加强宗族子弟的品行教育,毕竟这是减少犯错的根本。

元兴元年八月(105年),汉和帝驾崩后,邓绥临朝听政。因为她的远见卓识,外戚也没敢出来作乱。此刻朝堂上,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 02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二十五岁的邓绥临朝后,当时东汉王朝正面临着“水旱十年”的难刷经验,而汉和帝的儿子汉殇帝刘隆还是个没有发育好的小鲁班,刚刚满月没多久,根本无法亲自处理朝政。况且,他的在位时间也并不长,不久也随着其父撒手人寰了。邓绥随后,又拥立了汉安帝刘祜。

据《后汉书》的记载,曾对这件事,如此评价道:“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意思说,邓绥太后执政期间,虽然碰到各种各样不小的难题,但由于她采取了非常合适的安民政策和应灾措施,最终让老百姓恢复了昔日太平、稳定的康乐生活。 罗胖子有一句话,说得好:“所有人为的历史事变,都是为了当事人应对的那个挑战。” 邓绥的政绩能够如此斐然,使之受灾的老百姓还能够安身立命,破镜重圆,实属难得。

在邓绥执政期间,也紧跟着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凉州之乱”(今甘肃武威),即来自汉朝辛苦经营数十余年的西部边陲羌族叛乱。 在元初二年(公元115年),邓绥力排众议,她调集大军,决心先攻取羌人政权的核心——丁奚城。又给派遣了六位相当于今天部级官员的二千石级别官员领军攻打丁奚城。 结果,由于这六位官员为自己的利益相互掣肘,谁都不肯愿意先出兵,羌人来了,也装作无事人一样。最后,羌人打到了家门口,不得已这六位将军领兵出战,但由于对敌情缺少战略性的了解,未能将战术灵活布局起来,汉军先胜后败,结果战死五人,仅有一人逃脱。 邓太后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在次年(公元116年)令堂弟邓遵亲自挂帅,率领朝廷精锐部队,并请南匈奴单于出兵协助。经过跋山涉水的多重努力,终于攻破了丁奚城,羌人皇帝零昌(滇零之子)仓皇出逃。

后来,邓绥又采用昔日曾祖父光武帝爷那时的对胡方略,不放弃武力值征服的情况下,也用“安抚、和谈”等刚柔并济的方针,最终确保边疆无恙,大汉二十年内再无外忧。 邓绥执政时期,极力巩固自己的势力,在她临朝的十六年间,大汉王朝颇有中兴气象,仍有不少外邦来朝。四海之内,晏治有方。

邓绥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但为政了得,做了很多实事的当权太后,她还做邓妃时,便为人处处小心谨慎、谦恭有礼,不但将宫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把丈夫的身体料理得也很好,恢复当有的雄壮。因此深受她很受和帝的钟爱,甘愿废阴立邓,也要把扶直为皇后,给她至高无上的权力。把持朝政之后的她,表现也得是忠心耿耿,没有像慈禧那样把大汉江山弄得四面楚歌,处处疮痍,还给外来侵略者割地赔款。 一代巾帼的她,很好的给了当时内忧外患的东汉王朝延长喘息的时间,使得东汉江山没有惨遭大清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要说她,最出色的一件丰功伟绩,不是能打胜仗,也不是会理政务。能拿得出手的,还是对“蔡侯纸”的支持与技艺传承。

03 据说,邓绥幼时就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不好珍玩,喜爱诗书,提倡节约,典型的“大家闺秀”之风。 以前的皇帝和皇后,对外地官员要求每年的贡品,都必须得是山珍海味,各种珍宝稀物。 自从邓绥即皇后位始,大改以往的奢靡之风,她多次下令全国各地不准铺张浪费,严禁上贡珍宝稀物,每年只要供给可以让练字、绘画的材料即可。

此时的蔡伦,已由小黄门(地位低微的宦官),被提拔为中常侍兼尚方令,负责监管宫庭刀剑器械等用物的制作。邓后非常信任蔡伦,经常在夜寝的时候,夸赞蔡伦能干。 俗话说得好:“夫妻难过枕边风”。不过这次吹的枕边风,是东风,是“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通过和帝一次次提携他,蔡伦的内侍官地位不断提高。而蔡伦对和帝与邓后表现得也非常忠心,为皇室做事兢兢业业。邓后喜欢书画,但又不喜欢靡费。 蔡伦,为讨邓皇后欢心,让她提高写字效率,节省时间成本,苦思冥想地决定要制作出一种既有着柔软轻簿、便于书写的功能,又要像竹简那样轻巧简便的性价比书写材料,来对皇家尤其是对邓皇后表示自己的忠心。

在邓后即皇后位三年时(公元105年),《后汉书•蔡伦传》载:“伦乃创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意思也就是说蔡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造纸工艺,利用废旧麻类物资及廉价的谷树皮等为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多步工艺,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植物纤维纸呈给和帝,和帝夸奖蔡伦很能干,此后这种生产植物纤维纸的工艺便广泛推广开了,被世人称颂。 因邓后非常器重蔡伦,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又封蔡伦为“龙亭侯”,还提拔蔡伦做长乐太仆。故才有后来,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蔡侯纸”之说。

04在邓绥的时代,女性地位虽然十分低下。但邓绥却能以其卓越的雄性野心和运筹帷幄的政治家手腕赢得了当时许多大臣们的尊敬和忠诚。 邓绥注重选拔贤能,曾积极推行曾祖父光武帝“以柔治国”的方针,恢复大汉朝廷在草原诸部的昔日地位,在宗族子弟中选拔有才能的人才进入朝堂,始终为大汉效力、服务。

邓绥还跟武则天做了同样的事,即倡导女子应该受到平等的教育和尊重,她认为闺秀同样拥有才识和贤能,应该为朝廷和地方做出贡献。 东汉元初六年(119年),她和丈夫刘肇共同创办了世界历史上第一座男女同校的学堂“元初宫邸学堂”,招收5岁以上的亲王与邓氏近亲的儿女共70人,开创了男女同校学制的先河。

后来,汉和帝在宫邸学中又增设“北宫女子学堂”,并邀请才女班昭入宫为后妃们讲学,开设经书、天文、算数等多门学科,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所女子学堂就此诞生,邓绥也得以入内就读。邓绥临朝后,积极发展女子学堂的影响力,还鼓励当时的未出阁少女们发挥自己的才学和智力,给大汉注入一些新血脉。 尽管有人因其独揽大权而微词,但她的贡献与成就,历史自有公论。备用选题:《不爱女红却愛读书的女人,命运注定不凡……》、《敢向命运说“不”!很有政治头脑的女主母》

参考资料:

【1】《后汉书》

【2】《资治通鉴》

【3】《你不了解的东汉史》

【4】《秦汉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