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鬼谷信

常言道:说话是门艺术。或许是受这句话的影响,便有人把说话的内容进行复杂的艺术加工,反而不说人话,让人听不懂了。最终成了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比如,电影《年会不能停》里就借用了互联网公司里常见的黑话,比如:对齐颗粒度、打通底层逻辑、形成一个垂直矩阵。

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说成了现代文言文。这么做也很好理解,无非是为了实现“排他性”,凸显自己身份的优越感。

事实上,这么做也并不能说是错,就如,孔乙己在大众面前,显摆“茴”字有几种写法,才是他的目的。听不懂是别人的问题,是别人没文化。

如果仅仅一个孔乙己,那也不过是过去式。奈何,当下有很多人逐渐活成了孔乙己的模样,尤其热衷不讲人话。如果自己关起门来自说自话,也无可厚非。奈何,在卖弄之余,却又想跟大众共情,那就很难了。就很容易出现,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情况。所以,想小众,讲当代文言文是没问题的。但是,想得到大众的理解,那么说人话才是关键。

比如,你是一名销售,如果在介绍产品时,你给客户堆砌一堆产品的专业概念,就很难说服客户。

对此,乔布斯就做了个正面表率。当年,苹果的智能手机刚出来,用户对手机的储存空间并不十分了解。就有用户问:什么是8G容量的内存呢?如果换成别人,可能会普及字节的概念,以及内存换算的公式。这么做,表达的内容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在客户看来,解释跟没解释一个样,根本听不懂。

苹果的乔布斯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这个内存空间,你可以把1000首歌曲装进手机里。客户瞬间就理解了。

我过去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听乔布斯演讲。后来,我才明白,他不仅是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更是个卓越的说服者。

语言的表达从来都不是说很多话,而是用简单的方式表达晦涩的内容。正如,有人说,一个编剧能用一句话概括一部电影的剧情,才能证明他是个好编剧。所谓,大道一言传,要在简练中带着通透。

说话的目的是为了说服,想要说服别人,就要讲别人足够熟悉,且能够听得懂的语言。陌生的词汇和概念,无疑会让人产生距离感。

人,永远喜欢相信熟悉的事情。所以,要用他人已知的事物来解释未知的事物。你说的话一旦超出了别人的认知,即便说的再多,也是废话。

所以,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通俗易懂的说人话呢?众所周知,阿信的主业是研究鬼谷子的,他曾经教过我们一句说服口诀: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

悟透了这句话,就可以做到形象的表达,让自己的语言接地气,具体有两步。

第一步,生动比喻。在游说时,要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表达。由于认知差异,人们很难快速理解陌生事物,所以要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将晦涩的概念通俗化,进而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所以,纵横家们不仅是修辞大师,更是讲故事的高手。如此这般并非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文化造诣,更是为了便于听众理解。

第二步,关联类比。人们更容易记住对他有意义的,或者熟悉的事物,而且倾向于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越贴近自己的认知,就越容易理解并接受。所以,要进行“概念搭桥”的链接处理,即,概括,旧事物和新事物的共性,进行关联类比,进而唤醒人们过往的经验记忆,便于理解。

你看,接地气的说人话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做好形象的比喻,恰当的类比就可以把话说进别人的心里,提升说服力。

人生在世,与人打交道,无论你多么深邃,多有内涵,如果你学不会说人话,就很容易把自己活成孤家寡人。毕竟,人们很忙,压根没时间去解读你的高雅,就如一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并不一定能让每个人都能听懂你的意思。或许,就不如试着说一句:

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