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明明可以做苏联的总统,为啥非要搞垮苏联?
1991年苏联解体,红色巨人轰然倒塌,俄罗斯联邦建立,叶利钦作为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走马上位。
而他的上位,也让当时俄罗斯国内外都有着这样的声音:是叶利钦搞垮了苏联!
那么,叶利钦这个人是否真的是搞垮了苏联的元凶?叶利钦为何要这样做,而不是维持苏联存在,成为苏联的总统呢?
迅速升职
1931年叶利钦出生在苏联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小时候的叶利钦并不出奇,他和大部分苏联孩子一样,向往共产党,也为此努力学习。
中学结束后,叶利钦考入了乌拉尔工学院的建筑系,毕业之后的叶利钦顺利成为了一名建筑专家,并在自己家乡附近的城市工作。
这份工作叶利钦一做就是30年,在这期间他入了党,开始接触政治,但主要的工作依旧是一位建筑师,直到1976年时,他成为了州委书记,在这个位置上又呆了10年。
有了足够的政治履历后,叶利钦这才开始寻求向上攀登的可能。
1981年,叶利钦以州委书记的身份成为了苏共的中央委员,自此之后,叶利钦就开始不断积累自身资源,提高自身能力。
直到1986年的时候,他成功获得了当时主管重工业的多尔基赫的看重,被推荐给了戈尔巴乔夫,并将其升任为建筑部长。
叶利钦总算踏入了苏联最大的政治舞台,开始在这里了他最为辉煌的政治生涯。
戈尔巴乔夫对于叶利钦相当看重,因此在仅仅3个月时间之后,叶利钦就被提到了中央书记的位置上,到了年底,更是直接成为了莫斯科市的第一书记。
这种升职速度简直让所有人的都望尘莫及,大家也都意识到了,戈尔巴乔夫似乎要把这个建筑行业出身的人,重点培养,很有可能当做接班人培养。
而叶利钦自己也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开始大肆攫取政治资源,希望能快速做出成绩,稳固自己的地位,以至于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位置。
他的这一番行动,也招致了许多人的不满,不少人认为叶利钦此举是一种投机主义,是不顾现实情况,只为了自己获得名声和资源的做法。
但或许是因为一年内连升三级冲昏了叶利钦的头脑,他对此毫不在意,甚至更进一步。
1987年10月,苏联举行中央全会,利加乔夫被叶利钦直接指名道姓的指责,惊呆了所有人。
要知道利加乔夫是当时的二把手,还在后来被许多人称呼为“苏共最后的良心”,还在后来多次被选为俄共中央委员,可想而知他的地位。
除了直接对利加乔夫开炮,他对当时的一把手戈尔巴乔夫也是一点都不客气,直接说人家改革不力,速度太慢,只醉心于歌功颂德却不好好做事。
不论戈尔巴乔夫的所作是否有这样的那样的问题,但作为苏联的一把手,在大会上被自己提拔和看好的人直接冲,再怎么好脾气的人都要生气,更何况戈尔巴乔夫并非是个好好先生。
就这样,得罪了一把手与二把手的叶利钦,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一点事都没有,而是直接被解除了职务。
到了第二年,叶利钦本来希望在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为自己争取一下,拿出了一堆申辩材料,结果这更让所有人不满,大家的严厉批评让叶利钦意识到,在苏共这个体系里,他走到头了。
那么,在得罪了许多人,彻底失去了向上可能的叶利钦,后来又做了哪些事情?又为何被人称呼为是推动苏联解体的元凶之一呢?
搞垮苏联
叶利钦明明能够当上苏联的总统,为啥他非要搞垮苏联?
因为在大会上公然抨击苏共的一把手与二把手,最终惹恼了大部分人的叶利钦,不仅失去了党内的职务,也失去了他继续发展的可能。
明白自己前途灰暗的叶利钦,真的会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的仕途吗?他又走出了什么样的道路呢?
既然自己的在政府里继续上升没有可能,那就想办法绕开体制,选择走上一个特殊的道路:自由主义。
他明白苏共此时的情况不佳,只有抓住了苏共的弱点,打反官僚、反特权的牌,拉拢民众站在他这边,才能让自己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性。
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叶利钦有着巨大的政治野心,他并不安于现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使是摧毁培养他的苏共也在所不惜。
而因为长期在体制内工作,他对内部问题看的很清楚,他制定了相当完备的计划。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最高苏维埃立足,最高苏维埃作为苏联的最高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在这里站稳脚跟,就能够参与到更多的工作中去。
因为在之前的种种言论,虽然他受到了政客们的抨击,却在民间建立起了相当高的威望,因此在很多需要百姓投票选举的竞选中,他都能表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有了这样的支持,他成功竞选当上了苏联人民代表。他还在最高苏维埃里拉帮结派,分化本来就已经有矛盾的组织。
而在这一年的9月份,叶利钦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转折:他以代表身份赴美访问。
这一次的美国之旅,让叶利钦彻底倒向了自由主义。
回国之后,他建立了“民主俄罗斯”俱乐部,他想要走出与苏联不一样的道路的心思,昭然若揭。
但戈尔巴乔夫等人也意识到,叶利钦此时已经成了气候,他又不在相关的体系之内,他们也无法直接对叶利钦做什么。
就这样,叶利钦利用规则和自己拉帮结派的能力,想办法逼迫戈尔巴乔夫下台,他想要靠戈尔巴乔夫自己提出的“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让苏维埃全权后,自己在替代苏维埃,把苏维埃赶下台。
这样的一系列操作,都是在规则之内的,但又是非常明确的夺权,让戈尔巴乔夫也非常头疼。
到了1990年2月,为了保证戈尔巴乔夫的权利,苏联甚至直接修改了宪法,把苏联改成了总统制,并把戈尔巴乔夫推上了总统之位。
虽然戈尔巴乔夫在这一次的争夺之中有着一定的优势,但苏共在苏联的衰弱,让他的努力最终都成为了泡影。
叶利钦直接釜底抽薪,当选了俄罗斯的首任民选总统,本来俄罗斯就是苏联面积最大也最强盛的国家,有了这一层身份,叶利钦基本上是压过了戈尔巴乔夫了。
本来苏联民族矛盾就严重,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地位过高,引起很多国家的不满,俄罗斯的民众们也对其他国家的态度并不友好。
因此在叶利钦登上这个位置的时候,可想而知他利用了这些情绪与矛盾,不断攻击苏共,也真的让苏共维持不住,彻底下台。
到了这一步,苏联的解体已成定局,其实到了8.19日之后,苏联也只剩下了俄罗斯与哈萨克,苏联名存实亡。
也无怪乎大家都把叶利钦当做推动苏联解体的最终推手。
但苏联的解体,真的就是因为叶利钦的一己之力而导致的吗?苏联这个红色巨人,到底为何走到了这一步呢?
另一个罪人
叶利钦明明能够当上苏联的总统,为啥他非要搞垮苏联?
久加诺夫曾这样评价叶利钦,认为他已经被腐化,只想着搞垮党和国家,来获得自身利益。
从叶利钦的所作所为来看,久加诺夫的评价似乎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但苏联作为一个如此庞大而又强盛的国家,真的只是因为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的争斗,才走向解体的吗?
这个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叶利钦能够利用这些办法搞垮苏共,让苏联解体,就证明那个时候的苏联确确实实有空子可以钻,而且已经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苏联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这个国家的民族矛盾非常严重。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体国家,俄罗斯的民众当时有着相当优越的心里,但其实俄罗斯的发展,的的确确是倚重于其他国家的。
当时的苏联把不同的产业划归给不同的国家,并且因为于美国的冷战,发展中心都在重工业上,民众们的生活质量无法保证,很多小国家分担了相当大的压力,但居民生活并未改善。
而俄罗斯作为核心,自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人民生活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
这样一来,民族矛盾自然而然的产生了。除了俄罗斯人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外,各国之间本来也有不小的矛盾与争端,本来苏联政府强盛的时候,还能压得住,到了80年代末期的时候,苏联政府压制力不再,很多矛盾便再度爆发。
但戈尔巴乔夫的所有改革,都没有对民族矛盾做出调节或改善,他甚至有些盲目乐观,认为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不成问题,不然的话就不会有现如今这样强盛的苏联了。
直到1988年,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武装冲突,戈尔巴乔夫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改变解决问题。
但这个问题虽然在1988年就提出了解决方案,却一直拖到了1989年才拿出来讨论,这个时候立陶宛都已经宣布当初并入苏联不合法,已经准备脱离苏联了。
那到了这一步,戈尔巴乔夫处理这件事了吗?并没有,虽然相关政策已经被提出和讨论,但还是一直拖到了1990年,这个政策才提上日程。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苏联内部到底有多么混乱,而且戈尔巴乔夫不够果断的态度,也让整个苏联的问题加剧。
不仅对政策安排迟缓,对于对手叶利钦的态度,戈尔巴乔夫也并没有特别强硬。
虽然当初他敢于直接把叶利钦从位置上撸下来,但叶利钦逐渐成气候的过程中,他却没有对对方进行强而有力的打击,反倒多次忍让,给了叶利钦能够发展起来的机会。
混乱的党政体系,互相倾轧的官僚,汹涌的民意,以及虎视眈眈的对手,这一切的一切压得整个苏联都喘不过气来。
到这个时候,或许就算列宁在世,也难以挽回苏联解体的局面了。
所以虽然叶利钦的的确确是整个苏联解体的推手,但他并非苏联的掘墓人,因为早在多年以前,苏联就已经走到了衰亡的边缘,他与戈尔巴乔夫的权利争夺,不过是拔掉了这个红色巨人的最后一根氧气管。
不过,叶利钦其实在当初将苏共赶下台后,能够收手,苏联或许还不会彻底解体,他也能成为苏联的总统。
但对于叶利钦来说,他已经不想再维持社会主义,决意走向资本之路,最终放弃了已经走到末路的苏联,选择了让整个国家解体。
这场由官僚们互相争夺权利而引发的悲剧,最终承受的却是底层的民众,苏联解体后各国的发展态势也大不如前,国际影响力降低了很多。
这也为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让大家意识到放任官僚主义,放任矛盾的发展,将会带来多大的灾难与可怕的后果。
本文由“洞鉴历史”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参考资料: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与苏联解体》
《苏联社会矛盾和叶利钦搞垮苏联的步骤——苏联解体10周年的回顾与沉思》
《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