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曾说:“心无外物,心外无理。”人这一生的诸多困惑,答案其实大半都落在自己的身上,落在自己的内心。

所以你的际遇,其实都是因你自己而起的。

史铁生就曾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向外求取,而在于向内的建立“。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往自己身上求因求果,从而真正扭转生活的困境。

1

向外索求,只会陷于期待中

《礼乐论》中有言:“圣人内求,世人外求。”

人一旦觉得空虚,便会在不经意间向外探索。

因此有人求爱、有人求财,也有人求安全感、求成功、求圆满……

但假以外求,求不得就会怅然若失,让生活更加乏力,疲惫。

欲望也永无止境,不断索取,只会无限扩大内心的迷茫,最终在欲望中不能自拔。

作家林清玄是底层出身,一家兄弟姐妹18人,生活极其贫困,所以早年的时候,他十分热衷于名利。

为了能早日出人头地,工作后,林清玄每日白夜颠倒,不仅要管理手上的工作,一天还要另开五六个会,写18个专栏,接电视公司的活,参与一个广播节目。

他将自己逼得如陀螺一般连轴转,最终成功有了钱和地位,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

他觉得很累,就连自己曾最喜欢的阅读和写作,也渐渐失去了热情。

直到后来,他辞去了工作,上山修行了3年。

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

于是他不再孜孜以求名利,也不再过分渴求成功。

放松下来的他,虽然收入虽然减少了,但他却感觉到了快乐,写出来的文章也更有深度。

古人云:“内求者乐得其性,外求者乐得其欲。”

在名利海上航行,欲望波涛中上下翻滚的我们,最重要的,其实是一颗随缘随喜的心。

乐来,就欢喜的受;苦来,也甘愿的担。

不拒不迎,不即不离,放下对别人的期待,也放下对欲望的渴求。

当你能够自查本心,顺应本性,该是你的,迟早都会来到。

2

遇事向内生长,才能向外绽放

林中的竹子刚冒头时,前四年里,只会长两三厘米。

可从第五年开始,它会以每天30厘米疯狂生长,随后短短六周时间里,就能长到15米。

它起初的四年其实也从不曾停歇,而是在昏暗的地下深深扎根,汲取养分,最终厚积薄发。

正所谓:“向外求,求之不得;向内求,生生不息。”

将喜怒哀乐寄予在外,只会遥遥无期;凡事向内生长、深耕自己,便能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历史学家许倬云由于肌肉发育不良,生来就是残疾,7岁时又遇上了抗战,因此没读书就跟随家人一路逃难颠沛流离。

但就是这样一位没上过中小学,天生残疾、又命运多舛的人,却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入台湾大学。

他常与人说:“往里走,安顿自己。”

在不断的深耕中,许倬云最终成为了一名享誉中外的文学大师。

时至如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更将自己一生的经验与人娓娓道来,治愈了无数困顿中的人。

茧,从里破开,是蜕变;从外撕裂,就是灭亡。

人生其实也是如此。

《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知识需积蓄,本领要研习;经验需沉淀,心智要磨炼。

生命这一场修行,得向内看,要从心出发。

你内心的德厚了,外在自然能富足;你的内在充实了,外面自然就能圆满了。

在不确定的日子里,一个人也只有如器皿般不断打磨自己,把关注点放回自己身上,生活才能真正安定。

3

凡事内求,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

古人云:“怨天者无志,怨人者心穷。”

人这一生只有两件事:外部的事和自己的事。

外部的事我们无力更改,但内在的因素,却能自我改变。

生命,其实也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较量的戏码。

所以当你真正开始明悟,逐渐将精力往内收,把时间留给自己,你便能一步一步往上升,把日子过得丰富而鲜活。

那么如何内求自我呢?以下3个小建议送给你,希望你收获成长,向上开花。

1、不对外界有过高期待,而是自洽自满

很喜欢一句话:“只要没有过度的欢喜,就不会有极度的悲伤。”

对爱人期待过高,就易放大缺点,忽略付出;

对孩子期待过高,就易暴躁易怒,也将孩子压垮;

对朋友期待太高,就易总觉被辜负,最终彼此失望

行走于世,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结果过分期待,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当我们待人少一份苛求,减一份依赖,才能戒掉抱怨,对周遭满怀热爱。

2、不再追求别人认可,而遵循自己的内心

古人云:巧厨难烹百人餐,一人难如千人愿。

人活于世,没有人能得到所有人的青睐。

倘若一直用别人的眼光和话语衡量自己,只会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

生命本就短暂,无论是悲是欢,是苦是甜,最该取悦的是自己,而不是笑给他人看的。

找到生活的出口,活出自己对自己的期许,才是对人生最大的负责。

3、不再与琐碎纠缠,而关注自我的成长

古人云: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生活这条路,没有谁能一世坦途。

有时候,承受一些磨难,反而是为了能更好的脱胎换骨。

所以,与其鸡毛蒜皮纠缠不清,不如想开看淡,抽身离开。

人到中年,值得的要去珍惜,无谓的,放它过去。

如此,也就能将精力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上,久而久之,便能成全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曾在书中看过一句话:“一个人到30岁要把全部时间用来觉悟,如果不用来觉悟,就是一天一天走向死亡。”

生命是一场长途跋涉旅行,也是一场慢慢体会觉悟。

在这一场漫长的修行里,每个人都会发现,人生中,我们身上有着坚强、乐观、努力、勇敢、知足、健康、善良……这些远比名利更为重要的东西。

所以往后余生,多向外修德行,向内修己心,最终闯过一道道艰险,渡过一关关小难,圆满自己的人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