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江苏南通一桩母女争夺房产的闹剧,却打破了人们心底的那份美好。

2010年7月,北京《经济与法》节目组,突然接到一封江苏热心观众的求救信。

“请帮帮我!我的母亲唐美兰为了侵占我的房产,不仅污蔑我是精神病,还强行把我送入医院治疗。我叫朱金红,我是一个正常人……”

读完信,所有工作人员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这样的荒唐事,哪有母亲不盼亲生女儿过得好,反而给推入深渊的?!

节目组经过开会讨论,决定派一名记者带着摄影师,立即前往江苏南通调查采访。

记者驱车一路南下,顺利抵达此行目的地,随即电话联系了寄信人,即朱金红的同学张丹。

张丹告诉记者:朱金红是她的大学同学,两人情如姐妹,即使毕业后也经常保持联络。

因为出差路过江苏,知道朱金红这位老同学兼好姐妹从日本回国了,想着两人多年没见了,于是特意跑到南通找老同学叙旧。谁料,朱金红家人却告知她,老同学因为病情恶化,已经送进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她吓坏了,老同学一向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得病了呢?!得到她家人的允许以后,马上赶到南通第四人民医院探望。

病房里,她看见老同学面容憔悴,精神恍惚,既难过又心疼,而朱金红似乎不记得她了,两人根本无法用语言正常交流……

临走时,朱金红老同学趁旁边陪同的护士不注意,却偷偷拿了几张信纸,塞进她的手里,并用乞求的眼神望着她离开。

走出医院,她拿出那几张纸来读,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竟然是老同学的遗书及求救信。

说完,张丹随手打开包,从里面掏出信纸来,然后递给了记者。

张丹继续解释说,看到老同学遗书的那一刻,原本想直接报警的!想来想去又觉得不好,因为“精神病”实在不好分清……所以就把朱金红的其中一封求救信转寄给了节目组,希望能够帮到她。

次日,记者和张丹一大早起来,马上赶往医院去采访。

不料,医院领导却拒绝入内,说是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来访者必须经过家属同意,才能探视病人。

两人吃了闭门羹,只好驱车先去朱金红老家了解情况。

朱金红的母亲唐美兰见到记者,当即老泪纵横,不停哭诉:“我家金红真是命苦啊!自从嫁给日本人,不久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导致前几年精神失常,晚上经常失眠,半夜三更打电话回来对着我哭……我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叫她回来治病,我是为了救她啊……”

记者和张丹对视两眼,面面相觑,连忙上前安慰老太太,劝说不要太难过了,小心哭坏了身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两人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才让她止住哭声。

唐美兰或许是担心他们不相信,接着起身回去卧室,拿出来一份上海精神医院疾病鉴定书,以及当地派出所开具的证明书。

记者接过来,飞快翻看了一下,赶紧岔开话题,和唐美兰聊起了家常,顺便打听朱金红过往患病史。

采访结束后,记者向唐美兰提出去医院探视朱金红的请求。唐美兰有些犹豫,最后经不住记者的反复劝说,还是勉强答应了。

一行人到了医院,记者找到朱金红的主治医生,说明来意,开始打听朱金红的患病情况。

临了,记者再次提出去病房看望朱金红,表示只拍一点点节目素材,很快就会离开。

主治医生却摇头叹息,说朱金红目前情绪不稳定,可能会有伤害别人的举动,如果一定要看的话,只能观看医院监控实时视频。

记者再三请求,主治医生却仍然不同意,说这是医院规定,出了事情无法交代。

记者只好作罢,跟着护士到了医院监控室,却看见朱金红穿着一件橘红色上衣,蓝色牛仔裤,坐在凳子上沉默不语,特别安静,并不像其他病人一样大声喊叫,或者做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行为举止……

2010年9月的一天,《经济与法》播出了“一封精神病院的求救信”,瞬间引发全国观众的强烈关注。

国内媒体记者闻讯,纷纷赶往南通第四人民医院采访,顿时门庭若市,连路口都经常堵车了。

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朱金红过往的所有经历,也被人们所熟知。

1968年,朱金红生于南通三余镇,家里排行老三,从小乖巧懂事,聪明好学,高中毕业后顺利考上了南京外国语学院。

大学毕业后,她开始在上海一家日资企业担任日语翻译,由此结识了日本老公。

几年后,老公工作调动回到日本,朱金红随夫前往日本发展,与老公先后生下两个小孩,加入了日籍,并获得了永久居住权,过着忙碌而充实的幸福生活。

朱金红很有孝心,为了改善父母的居住环境,一个人斥资在老家重新修建了一栋2层小洋楼,并经常打电话回家,对父母嘘寒问暖。

唐美兰特别高兴,与左邻右舍聊天的时候,逢人就夸女儿孝顺,虽然嫁得远,但是越来越心疼父母。

不久,国内房地产行情上涨,周围邻居们都开始在县城买房,唐美兰也动了心思,经常劝说朱金红在国内买房投资。

朱金红刚开始不愿意,但耐不住母亲的软磨硬泡,先后在南通、上海和北京购置了三套房产。

因为工作忙,朱金红分身乏术,最后把三套房都交由母亲全权打理,所得租金全部归家人,从来没有过问。

2007年,日本经济持续下滑,朱金红所在公司不景气,结果她与日本老公都被裁员,家里遭遇经济问题。

日本老公对朱金红在国内投资房产的问题早就不满,失业后更是不断责骂,两人争吵不休,终于感情亮起红灯,离婚了。

朱金红在日本几次投资失败,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决定回国处理房产,打电话征求家人的同意,却遭到家人们的阻挠。

2008年,朱金红回国探亲,顺便与家人商量卖房的事情。唐美兰坚决不同意,这么多年了,早已把房产当成是自己财产了,反复劝说女儿放弃这个想法。

朱金红不听,因为经济问题窘迫,她也实在无计可施了。母女俩大吵一架,怎么难听怎么骂,随即撕破了脸……

朱金红气急之下,带上行李,愤然离家出走,住进了同学家里。

过了一段日子,江苏南通那处房子租约即将到期,朱金红连忙打电话通知租客,以后不再续约。唐美兰得知消息,到处打听女儿目前居住地,还想要阻止。两人在同学家相遇,唐美兰试图说服女儿,然而朱金红根本不听,就此母女关系彻底破裂了。

唐美兰回到家,开始散播谣言,不断打电话告诉女儿的朋友以及各地亲属,说朱金红患上了精神病,请不要相信她的话。

期间,唐美兰带着一大帮人,两次想要抓女儿朱金红回家,大街上互相拉扯之时,朱金红在围观群众的集体帮助,以及同学的掩护下,最后才侥幸“逃脱”。

朱金红思前想后,知道南通的房子暂时处理不了,于是坐车北上,决定先卖北京的房子。

很快,唐美兰又得到了消息,带着一大家子人赶到北京阻止。双方闹得不可开交,折腾了8个月之久,终于卖房计划泡汤了。

朱金红欲哭无泪,身心俱疲,买了机票飞回了日本。

2010年3月,朱金红突然接到母亲唐美兰的电话,主动要求和解,保证以后不再干扰卖房子的事情,并希望女儿回国团聚。

朱金红知道母亲一向很强势,肯放下面子主动求和,当然信以为真,马上买了大包小包各种礼物,毫不犹豫就回国了。

机场外,唐美兰带着表弟、二姐等家人一起来接机,这让朱金红更加欣慰不已。结果,所有家人却原形毕露,不顾她的再三恳求,直接把她送进了精神病院治疗。

朱金红在医院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每天被护士们强制喂药、打针……如果她不听话,有时候甚至还要被电击,无论她怎么喊“我是正常人”都无济于事。

幸亏,张丹同学前来医院探望,这才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媒体的持续曝光,朱金红事件不断发酵,动静越闹越大,甚至惊动了当地政府。江苏省人大、妇联、法院等相关单位陆续介入调查,结果查出派出所开出的“精神病”证明,竟然是唐美兰的大女婿伪造,当即将其开除了公职。

医院领导也顶不住了,发函通知唐美兰把女儿朱金红接回家疗养。

唐美兰表示拒绝,坚持认为女儿是“精神病”,无民政行事能力,如果女儿愿意签署财产委托协议,才会考虑将她接回家。

朱金红也不愿意,表示娘家人太可怕了,担心出去了,他们做出更加“不可思议”的行为,因此自己宁愿留在医院里度日如年,也不愿回家。

半个月过去,事情僵持不下,医院颇感无奈,最后通知唐美兰:如果24小时不把女儿朱金红接回,将由其他亲属代领走。

母女俩在医院的协调和劝说下,终于还是答应先出院,事情以后再说。回家途中,媒体记者一路跟拍,闪光灯声音不断“咔咔”响起,犹如娱乐圈明星的相同待遇……

唐美兰脸色铁青,嘴巴不停说:“请媒体朋友不要拍了,我们一家人只想正常的生活”。

朱金红却对着镜头大喊:“我是个正常人!我没有病!请所有朋友们帮助我,谢谢你们。”

三天后,江苏电视台获得允许,进入朱家拍摄采访。

朱金红趁着唐美兰去拿东西,对记者表示,母亲每天与我寸步不离,走到哪里跟到哪里去,从来不准我外出活动,就连想去理发店洗头都不可以……她随身带的那个挎包,里面有我的身份证、银行卡、护照等所有证件,我其实是被软禁了,根本就机会无法脱身。

等到唐美兰回来,记者立刻把这些话去问她,让她回答。

唐美兰一脸懵,随即狠狠瞪了女儿几眼,表示女儿有病,总是说胡话,不让外出,也是为了保护她,免得到处闯祸……现在已经上诉法院,这件事情马上就会有结果了。

江苏南通崇川区法院接到诉求,认为被告人朱金红既然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为了公平起见,应该让相关单位重新鉴定。

不久,朱金红接受各种精神检查以及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她说话流畅,逻辑表达清晰有条理,一切都正常。

开庭当天,唐美兰或许自知理亏,中途表示退庭,法院最后撤销了此案诉求。外界反响更加热烈,媒体记者前来采访请求旺盛,络绎不绝。唐美兰不胜其烦,索性把女儿朱金红送到了乡下弟弟家里暂住。

有一天,朱金红趁着舅舅家人们不注意,偷偷摸摸走出门,溜之大吉。

随后,她在媒体朋友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悄悄前往当地派出所,重新办理的身份证件,飞回来日本。

2012年,朱金红收集整理好相关证据材料,在日本发起了跨国诉讼,并聘请代理律师控告娘家人,请求拿回属于自己的所有财产。

2014年,法院最终裁定,朱家在南通、上海、北京等三处房产均归朱金红所有,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

这场闹剧纷纷扰扰,涉及人性、亲情、法律、道德等相关领域,让人们不禁陷入沉思,人在利益面前,究竟该秉持什么态度?该如何取舍?或许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