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汉代名将,在面对赵军的多番劝告下,还是披星戴月地领兵来到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井陉,并在这里与赵国名将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相搏。这就是——汉三年十月间,左丞相韩信领兵背水一战,以少胜多击溃赵军的“井陉之战”。
       井陉之地,素有“天下九塞”之称,地势险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敌军进入河北腹地,将严重威胁当地各路割据政权。所以,守住井陉,就等于守住了河北;而攻下井陉,则成为大举北伐的进军根据地。由此可见,井陉之战的胜负直接影响着楚汉之争的最终结局。
       那么,韩信为何执意率军来到井陉决战?他为何置兵于死地反其道而行之?这一切的奥秘就在井陉之战上呈现......


       运筹帷幄,猜度赵军计谋
       公元前204年农历十月初十,晋阳。此时已是深秋,天色已暗,窗外风声呼呼,似在催促这位大汉新兴势力的统帅——韩信快快出征。
       “再不出兵,就来不及了!”韩信一边整理着战袍上的甲片,一边喃喃自语。从平定远在西方的西魏国到攻灭东北方的代国,韩信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率领汉军完成了这一壮举。如今,代国已经覆灭,而代国的宗主国赵国应声出兵支援;西边刘邦的大汉国也在此时调动大军向赵国施压。
       韩信必须在这两股外力彻底夹击赵国之前,率先一步攻入赵国腹地,争取汉楚两国会战的先机。由此,他决定从井陉这条崎岖难行的山道直插赵国都城襄国。
       “此番远征井陉,我军必将面临重重困难。”韩信心中暗忖。他手一挥,传唤了一直在左右的心腹——故常山王张耳。张耳二话不说便入帐,跪于韩信案前。“臣在!”“你曾辅佐赵国国相,对赵国的军政事务了解甚深,此番进兵井陉,你可有对策?”韩信从案首抬眼,目光灼灼地望着张耳。


       张耳沉吟片刻,回答道:“井陉形势难测,臣在赵国多有故交,不妨先去刺探敌情。待明日再与将军详谈。”“此举妥当。”韩信颔首,“明早议事时再说。你且去准备,今夜必有人来。”
       张耳领命退下,整理行装准备潜入井陉。这日天色已晚,韩信在帐中静候星移斗转。不一会儿,果然有人来报——李左车求见。原来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此次奉代王陈馀之命前来晋阳劝降。韩信命左右引李左车入帐,亲自上前迎接。李左车毕竟是使臣,入帐后只得拜伏于地。
       “左车无罪,速速起来。”韩信笑道。李左车起身,抚须长吁短叹:“数年前的荥阳之战,曾与将军交手。当日束手无策,不想今日重逢,将军已然鹤立鸡群。”“左车谬赞了。”韩信摆手,“请坐,我们好好叙叙旧。”


       两人便在帐中席地而坐,左车又说了许多劝降的话语,皆被韩信一一驳回。这时已是后半夜,李左车告辞而去。韩信送至帐外,忽然问道:“左车可知井陉地形?”李左车回头看了韩信一眼,沉声道:“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将军何不改道?”
       韩信摇头一笑,目送李左车离去。第二日清晨,张耳如期而至。“将军,陈馀已率主力二十余万扎营于井东口土门西北的河畔,明显是准备歼灭我军。”
       “二十万?”韩信若有所思,“看来陈馀是要孤注一掷了。”“不过臣在赵军中也结交了朋党,并从中套出一些消息。”张耳神色一凛,“臣闻陈馀心腹李左车建议以三万迂回我军后路,断我军粮道。这是个致胜的良策,可陈馀竟然不听从李左车之言,说要堂堂正正决一死战。”
       “是吗?”韩信听后眼神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主意,“还提及井陉地势?”“李左车说过,井陉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张耳回答。韩信听罢沉吟不语,拂袖而起。“来日我将直捣敌军大营,放胆去试试陈馀的底细。你且回去准备,待我军令传达。”


       渡水出击,决死一搏
       十月十四日黎明,微寒。韩信于军帐密召诸将开会,传达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军令——渡水夜袭,背水决战!“陈馀轻视敌人,放弃了李左车的良策,这正中我下怀。我军虽少,但是胜在迅疾,正可利用这一点在背水之阵突袭敌营。”在座的将士们听后都愣住了,他们从没听说过在绝境之地背水而战能取胜。
       “将军,此举有违兵家常理啊!”有人忍不住开口。“兵法上说,营垒要右靠山左临水,这可是立军之大忌!”韩信不以为然,说道:“诸位可曾忘了,《孙子兵法》中也说过——‘置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我正是要利用这一招,使敌人误判形势,打开突破口。到时候你们便知我的用意。”
       众将闻言,都佩服不已。原来韩信要借死地而生,反败为胜!当天夜里,韩信悄悄率一万大军渡过绵蔓水,占据了河东一处濒水高地,居高临下向赵军主力挑战。此时天色漆黑,四周一片寂静,偶有虫鸣和马嘶声传来,显得更加空旷幽绝。


       “这种地形,似乎不太妙啊?”有汉军心生惧意,躁动不安。韩信却像没事人一样,神定气闲地下达军令:“听着,你们等着瞧好戏!待会让陈馀见识见识什么叫汉军真正的实力!”
       第二日天亮,陈馀果然率大军前来迎战。两军在河畔激战一整天,到了黄昏时分,韩信突然命士卒抛掉旗鼓装作溃败,以诱敌深入。陈馀中计,亲率全部主力疾追不舍。
       就在这时,韩信另有一支两千骑兵从小路绕到赵军大营后方,夺下了陈馀的旗帜。陈馀回头一看,只见本营已换汉旗,顿时大惊失色!这下子士气顿时崩溃,全军溃散。韩信抓住时机,立即反扑将陈馀大军彻底击溃!


       井陉大捷,一举扭转战局!
       看似疯狂的举动,其实都在韩信的料中。此番出其不意,背水一战,正是天下兵家无可挑剔的战例!
       将士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韩信早已盘算清楚,只不过故意隐瞒计划,让人捉摸不透。这种出奇制胜的战术,确实叫人刮目相看!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追问——韩信为何执意来到井陉决战?他又为何要孤注一掷,置兵于死地呢?
       其实,这一切都在韩信的预料之中。面对陈馀坐拥二十万大军的庞大优势,韩信必须想到各种可能,找到制胜的突破口。他清楚地认识到,赵军必须利用这些优势来决一死战,所以陈馀必然会全力出击,一鼓作气地歼灭韩信;而韩信要做的,就是诱敌深入,激发赵军的盲目自信,让陈馀误判形势,冒然出击。


       其次,井陉地形复杂多变,河东也居高临下,这对顺利实施韩信的诡计至关重要。只有亲自带兵渡河,在濒水高地列阵,才能最大程度激发赵军的攻击欲望。
       最后,汉军必须充分利用速战速决的优势。迅速决战可以避免后续援军赶到,也可以减少补给压力,从而扭转数量上的劣势。
       基于这些考量,韩信决定孤注一掷,披星戴月地在井陉背水一战。看似疯狂的举动,却包含了精深的战术运筹。正是这出人意料的突袭,打乱了敌人的部署,让赵军从盲目的自信中坠入绝境,最终导致了溃败。


       结语
       井陉大捷百分百,一举击溃赵国防线,让汉楚两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逆转。这正好印证了孙子兵法“陷之死地而后生”的精髓所在。事后,将士们还围着韩信问东问西,质疑韩信的战术是否符合兵家常理。
       韩信微微一笑,说:“我不过是要在危急之时激发你们的战斗力而已。如果把你们放在生地,恐怕早已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了!此番背水一战,正是人生最美的风景,你们终有一日会体会到的。”将士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人生最美就是背水一战,正所谓浴火重生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