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386 年到 1569 年是波兰和立陶宛从王朝联合走向王国合并的重要时期。波兰和立陶宛两国在中东欧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探索最终由王朝联合演化为王国合并,这一过程长达一百八十多年,期间充斥若复杂的矛盾关系和利益冲突。
波兰和立陶宛两国因共同的国家利益需求而实现王朝联合。但随后不久,立陶宛的分离主义者便开始破坏两国联合,使得波兰和立陶宛之间走向合并的道路充满了挫折。16 世纪中期,波兰和立陶宛最终达成王国合并,这既源自于立陶宛持续的波兰化,也离不开波兰和立陶宛两国共同面对的日益恶化的中东欧国际环境。两国合并对波兰和立陶宛乃至整个中东欧世界都立生了深刻的影响。
波兰立陶宛关系演变的特点
两国关系随战争的紧驰变化而变化
1385 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两国之间能够实现王朝联合,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共同面对的国家防御问题。换而言之,1385 年波兰立陶宛两国实行王朝联合的基本动因就是二者之间能够为彼此提供相互的军事援助以确保两国自身的国防安全。
因此,自 1386 年两国真正实现王朝联合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立陶宛周边环境的深刻影响。就某种程度上而言,立陶宛的边防战事左右了王朝联合时期两国关系的弹性发展,立陶宛的这种态度变化被波兰人气愤的称为“机会主义”。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564 年原本两国矛盾相对缓和的联合谈判因为立陶宛在波洛克对莫斯科战争的胜利而变得复杂起来,以拉齐威尔为首的立陶宛大贵族态度随即开始变得强硬,这与其先前到达华沙时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
立陶宛分离主义伴随两国关系演变的始终
立陶宛的分离主义从 1386 年波兰立陶宛王朝联合就开始了,并且伴随着两国王朝联合的始终。这一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特征在前文的论述中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立陶宛分离主义的产生既根源于立陶宛长期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认同,也离不开波兰和立陶宛两国之间的利益和矛盾冲突以及国家间的利益较量,且其中的诸因素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加强,并对波兰和立陶宛的关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宗教因素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一个关键
宗教因素不但助推 1386 年波兰和立陶宛实现王朝联合,还对后来的两国关系继续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 1386 年波兰和立陶宛实现王朝联合之前,由于拜占庭帝国对莫斯科公国的支持,使得立陶宛的宗教企图未能实现,因此毅然将其合作的目光转向波兰,最终实现了两国联合。
实现王朝联合后的立陶宛大公国在雅盖洛的带领下,全体立陶宛臣民放弃多神教,接受天主教洗礼,并在维尔诺建立主教区,从属于波兰的格涅兹诺大主教区,从此,波兰和立陶宛的臣民都被统一在天主教的精神信仰之下,这对国家统一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宗教-政治纽带。"另外,立陶宛的贵族乐于接受天主教,因为这有利于他们对农民的统治。尽管实现王朝联合后的波兰立陶宛关系仍处于一种弹性发展状态,但在同一宗教的粘结下,即使在两国关系中断期也没能走出太远。这也是波兰和立陶宛两国在 16 世纪中期能够实现王国合并的基础成因。
贵族是推动两国关系演变的主导力量
自 1320 年波兰王国建立以来,它就作为一个等级君主制国家而存在,贵族是国家权力最大的阶层。与其它欧洲国家不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兰王国的贵族力量不断上升,而且逐渐发展成为国家进步的最大阻碍势力。1370 年波兰的皮亚斯特王统中断,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波兰的国王开始由贵族选举,贵族力量由此不断膨大并影响了波兰此后的历史进程。
因此,考察波兰立陶宛两国从王朝联合走向王国合并的历史,就不得不关注贵族的力量变迁以及它对两国关系演变所产生的作用。贵族在波兰历史发展过程中,其触角几平伸进了波兰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其影响之大,影响之深,是其它欧洲国家不可比拟的。从 1385 年波兰立陶宛王朝联合到 1569 年两国最后实现王国合并的历史,也正是贵族势力不断发展,下层贵族和大贵族不断较量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波兰和立陶宛两国关系的演变就是贵族一手主导的结果。
波兰立陶宛王朝联合及王国合并的影响
促进了立陶宛的波兰化并扩大了波兰的影响
波兰和立陶宛的王朝联合把两个处于上升时期的国家联结起来,使其庞大的国土面积连成一片,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政治实体,“这一结果加速了两国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立陶宛的波兰化。根据《克列沃条约》的规定,两国联合后立陶宛的领土包括原属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等都将并入波兰王国的版图。
但由于立陶宛贵族以及白俄罗斯王公的坚决反对,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但两国毕竟在同一国王的领导之下,双方的矛盾减少并能够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促成合作,这本身就促进了两国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增强了两国军事实力,改善了国家防御环境
两国联合大大增强了军事实力,成功破除了北方条顿骑士团妄图建立一个从德意志到芬兰湾的庞大的波罗的海帝国的梦想,使得两国有可能收复失地、恢复波罗的海贸易。条顿骑士团从 13 世纪起就开始把波罗的海作为自己的发展基地,它通过鼓励殖民、发展经济等诸多手段巩固其在波罗的海的地位。
在最伟大的骑士团团长温里希·冯·奈普奥德(1351-1382) 统治时期,条顿骑士团达到其权力的极盛,它一度试图把普鲁士的西面与波莫瑞、东北和立沃尼亚连接起来,建立一个波罗的海帝国。“但他的想法不可避免地招来了波兰和立陶宛的敌对。
如果说 14 世纪前期立陶宛的快速发展还不足以影响条顿骑士团在波罗的海的地位的话,那么 1386 年波兰与立陶宛的王朝联合绝对使它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1410 年,分别以波兰和条顿骑士团为首的两方军事集团在格伦瓦尔德附近的田野上发生激战,骑士团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格伦瓦尔德战役是波兰-立陶宛与条顿骑士团的关系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它重重打击了德意志封建主向东扩张的气焰,为条顿骑士团带来了致命的创伤。“1466 年十三年战争“以后,条顿骑士团元气大伤,波兰重新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格但斯克。这对波兰的出口贸易及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导致了贵族势力的胀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波兰和立陶宛的王朝联合使得贵族势力进一步发展,王权更加弱化,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本质上讲,两国联合就是贵族一手策划的结果。因此,当他们真正实现了王朝联合后,国王往往不得不依照贵族的利益行事,这使得贵族势力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进一步削弱了国王权力。
15 世纪,波兰原来的御前会议演变为参议院,全国议会和地方议会成为国家固定的立法机构,两院制议会的建立是中等贵族权力进一步增长的明显标志。1505 年宪法结束了波兰等级君主制的历史,开始了贵族民主制的新时期。如果说这种制度在国家的上升时期还有积极意义的话,那么在它的衰退时期其消极作用就表现得十分显著了。
结语
经过 180 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终于从 1385 年开始的王朝联合走向王国合并。两国合并后成立的波兰共和国是一个包括今天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国的一小部分的多民族贵族共和国。同时,它也是一个农奴制国家。在整个西欧地区逐步走向近代的同时,以波兰为代表的这种逆历史潮流的农奴制必然会面临新的危机。
从 16 世纪末开始,乌克兰土地上爆发的哥萨克起义遍地开花,继而是波兰同俄国、瑞典等国之间接连不断的混战。在波兰和立陶宛实现王国合并后,波兰共和国内部的贵族民主制获得新的发展,由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组成的独特的政治制度给这个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