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有言:“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自古以来,人情往来便是社交的重要内容,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礼节上的相互尊重必不可少。
人与人的交往不外乎“情”与“利”,只有同时处理好两者,才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牢固。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交活动,当属随礼。
随礼,是一门学问,不仅反映着情义的轻重,还能彰显出随礼之人的情商高低,人品好坏。
一个人的层次如何,从随礼中便能窥探一二。
随礼见人品
罗文萍曾说:“做人,人品是最硬的底牌,亦是一个人的最高学历。”
随礼之事,看似微不足道,本是自愿选择,实则最能暴露出个人的真实品格。
许多贪利忘义之辈,在人情往来时,只想有“来”,却吝啬着“往”,随礼时精打细算。
他们将随礼看做是捞钱的工具,不仅传统的红白喜事会邀请别人,连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也要操办一番。
给别人随礼时,总是锱铢必较,故意少给一些,甚至对宴请装聋作哑,故意不去避开往来。
等别人道贺时,又会来者不拒,交情不深也要通知一番,只想多收些礼金满足私欲。
而人品可靠的人,从来不会为了这点薄利而斤斤计较,更不会因为蝇头小利丢了自己的形象。
正如朱熹所言:“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
没有人会与唯利是图之人交好,没有扎实稳定的人脉,事业与人生也难有长足发展。
即便能获得一时的利益,也会随着自己败坏的人品,最终烟消云散,化为泡影。
随礼见情义
《增广贤文》中曾言:“礼轻情意重,无钱何结交?”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否深厚,虽然不能只以礼金的数目衡量,但从中亦能看出端倪。
谊切苔岑的挚友亲属,自然会不吝送出厚礼,以表达自己对亲朋好友的祝福与重视。
在他们眼中,礼金太少是对亲友的无礼,即使破费耗财也心甘情愿。
毕竟再贵重的礼物也能明码标价,而多年累积的真情,无法用金钱来称量。
之前就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安徽一男子结婚,他的姐姐在结婚的当天,为其送来了88000块,引起了很多人的惊呼。
当时前来参加婚礼的亲友,都随了红包,最多的也有1000块了,但比起姐姐的重礼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根据姐姐的说法,两人从小关系就很好,这些钱也是自己的美好祝愿,希望弟弟能天天发财,日日开心。
正如汪国真中所说:“钱,是一面镜子,它能将一个人的内心,照射出来。”
虽说出手阔绰并非绝对与重情重义挂钩,但愿意送出厚礼之人,一定从心底渴望对方能越过越好。
随礼见情商
在知乎上,有位网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哪个细节,会让你忍不住去佩服一个人的情商?”
其中获得最高赞的回答是:“不怕随礼,更会随礼。”
无论是结婚生子,或是生日乔迁,但凡涉及到人情世故,都离不开“礼”的帮助。
每份随出去的礼,都代表着自己对于人际关系的经营,同时彰显着个人的智慧与情商。
高情商的人,在随礼时总是会精心准备,送上合适的礼金,或是挑选让对方称心的礼物。
既不会因为价格太高,或者礼金过重,让收礼人感到压力倍增。
也不会拿出廉价之物,或是礼金稀薄,让收礼人感到尴尬耻辱。
合适的礼物送给合适的人,不为难自己,也让对方感到舒适,礼物中还有真情加持,任谁也会倍感欣喜。
真诚对待每一份值得的关系,用心维护每一份有意义的感情,这便是高情商的体现。
随礼见格局
《论语》中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浅薄之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而深谋之人,则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情义。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发展的上限,送礼的格局,也是做人的格局。
曾经叱咤风云的“上海王”杜月笙,早年混迹于青帮时,不过是最底层的小小门徒。
因一次挺身而出,解了帮派的困局,他幸运的获得了“阿桂姐”林桂生的赏识。
林桂生有意考验他,便带他到赌场赢了两千多块大洋,然后把这些钱全部送给了杜月笙。
而杜月笙没有乱花钱,而是把这份“礼物”送给了曾经一起打拼的兄弟们。
有句老话叫:“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一份礼物,最重要的价值并不一定是其本身,而是寄托在礼物中的情感附加值。
这些附加的价值,远超金钱表面的价值,这并非功利,而是人心。
格局远大之人,不会只看到眼前的薄利,而是懂得抓住机遇,舍小利而谋长远。
特别喜欢李白的一句诗:“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随礼,代表的是一份诚意,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温暖。
归根结底,还是要把“情”放在“利”之前。
若是觉得彼此情浅,那就不要贪图别人的便宜,也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当别人真心实意待你时,也不要为了丁点薄利,伤害了彼此的感情。
你的真诚与善意,终会变成前进路上的登云梯,让人生越过越顺。
作者:简影。本文首发励志语录(ID:lizhi743),励志语录|只为读者传递正能量而存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