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纷争。有很多豪杰在乱世中此起彼伏,但是最终赢得胜利,割据三国局面的,唯有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孙权虽然坐拥江东地区,接手的是父兄三代的基业,但是刚即位之时,幕僚内派系林立,内部动乱不堪,正处于风雨飘摇的事态。但是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孙权最终坐稳江东地区,坐拥扬州,荆州,交州三州,成就一方霸业。在孙权成就霸业的路上,许多将领积极辅佐孙权,并最终为吴国的一方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篇文章主要详细陈列了在孙权称帝之前,东吴损失的将领。 吴国三位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 周瑜身为吴国的第一位大都督,相貌风度出众,是出名的儒将,雅量高致,与《三国演义》所传形象不同,他身为孙权早年的顾命大臣,早期便执掌吴国大权。

▲影视剧中的周瑜 周瑜极富人品魅力。周瑜忠心辅佐孙策孙权两位君主,开疆拓土,在孙权刚即位之时带头行臣子礼仪,被孙权一直看作重臣。他是文武全才,擅长带兵打仗,又喜好读书,举贤荐能,勇敢无畏,拥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对待同僚坦诚相待,程普说他:“与人相交时如饮醇酒“。周瑜也有豪迈的一面,例如赤壁之战前在吴国举国一片投降情绪下与鲁肃等主战派联合,充当说服孙权下定决心联合刘备迎战赤壁,在他的领兵下吴国成功化险为夷。刘备和周瑜在赤壁战前相会时,当刘备说起兵力太少,周瑜却对曹操不屑一顾,用 “此自足用”“操自寻死尔”的自信评价鼓舞士气。在《三国志》中,陈寿对于周瑜作了很高的评价,多次以“英隽异才”等言辞盛赞。 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正表达了周瑜对吴国的巨大贡献。然而,周瑜最终英年早逝,死在前往准备攻打蜀地的路上。

▲影视剧中的鲁肃 鲁肃生前身为吴国的第二位大都督,是孙权集团中仅次于周瑜的重要谋臣,体貌魁梧雄壮,志向远大,又足智多谋。鲁肃第一次见到孙权,便与孙权大谈“建号帝王意图天下“,又向孙权提出了与曹操、刘表三分天下再图进取的主张,这项主张是在建安五年提出来的,比诸葛亮的隆中对又早了好几年,为孙权日后能够成就帝业立下了战略规划与宏伟蓝图。 当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向孙权部属进攻时,唯独鲁肃力排众议,提出联刘抗曹战略,并且说服孙权迎回在外领兵的周瑜,为孙权最终坚定作战决心奠定基础。“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三国志》评论鲁肃的谋略建树时用了这样的评价,实属中肯。

▲影视剧中的鲁肃 鲁肃在辅佐孙权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战略是造成三足鼎立之势,稳住阵脚,等待天下发生变化,伺机而动。赤壁战后,鲁肃力主将吴国打下的江陵暂时借给刘备,出发点仍然是为了造成三足鼎立之势的总战略,希望刘备能够承担曹操主要进攻方向的责任,使孙权立于不败之地。这个战略构想成为孙权终于在公元229年称帝的指导性方针。其次鲁肃向孙权提出了孙权集团江东化的主张,提出孙权集团应当重视和江东士人集团的合作,以稳固江东政权。这也成为了稳定吴国,使吴国能够成为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国家的一个重要举措。 鲁肃在生活中严谨节俭;他治军有能力,能够做到令行禁止,纵然在军中,也不放弃阅读;他也善于说话,思想开放,才华横溢。在东吴的将领中,除了周瑜,没有人能超过他。他一直坚持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为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成做出了贡献。然而鲁肃同样英年早逝,在建安二十二年就去世,享年46岁。

吕蒙身为吴国的第三任大都督,对吴国有着特殊的贡献。少年时的吕蒙,因性格暴烈,勇猛善战,在东吴小有名气。早年领导战斗,是在吴地任下级军官。他凭借对孙权的忠诚和领兵打仗的能力被孙权赏识,逐渐得到重用。后来,孙权教导他要学习知识,领兵打仗之余要多阅读,增加学识和视野,吕蒙由此学习知识,成年后,他努力学习,开阔了眼界。行事作风与以往不同,他甚至可以顾全大局,为孙权施行大政方针出谋划策,因此逐渐步入吴国决策层。吕蒙可以视作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上层领导人员之一。 吕蒙顾全大局,权衡利弊,不同意鲁肃在荆州问题上多次让步,以维持赤壁之战后与刘备的同盟。他曾在他面前批评鲁肃:“今天关羽虽然是一家人,但关羽还是熊虎,是不是就一直要恭维着这帮狼心贼子了?”他亲自为鲁肃策划了五项对策,分析了关羽的长处和短处。鲁肃虽然不同意他的意见,但还是“敬重他”,抚着他的背说道:“你是我的兄弟,你现在学识渊博,已经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就任大都督后,再次向孙权陈述了自己对荆州的看法,明确表示对付曹操不应当依靠刘备,而应该主要靠自己的实力。吕蒙也不同意孙权进攻徐州的计划,他认为徐州易攻难守,东吴需要七万至八万卫兵才能拿下带着兵力,未必能守得住,所以他执意攻占荆州。

▲影视剧《三国演义》 通过白衣渡江和夷陵之战,孙权将刘备的势力全部驱逐出荆州,实现了多年夙愿。孙权在与陆逊议论曾经的三位都督往事,对吕蒙的功绩大加赞扬,认为他的贡献已超过鲁肃,比肩周瑜的功绩。孙权特别谈到了吕蒙一路成长的过程:“吕蒙年少时,就不怕风险,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间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周瑜),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鲁肃)。” 然而,吕蒙为东吴取得荆州,开疆拓土之后,积劳成疾,不久之后便去世了。

▲影视剧《三国演义》 十位大将:程普、韩当、黄盖、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 程普早年在州县当官,展现出其过人谋略,有充分的论辩经验。后来积极辅佐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为他们四处征战,广立战功。然而,程普在周瑜去世以后五年,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病死。 韩当是吴国名将,擅长骑射。早年受到孙坚的赏识,追随他四处征伐,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在周瑜的率领下大破曹操军。之后他与虎威将军吕蒙攻打荆州南郡。夷陵之战期间,与大都督陆逊、将军朱然在南郡涿乡一起击败蜀军。曹魏将军曹真攻南郡,韩当守东南方,鼓励士兵们不畏强敌,坚持镇守。227年,在丹阳郡平定贼寇叛乱之后,因病去世。 黄盖作为人尽皆知的老将,一生赫赫战功,在赤壁之战为人所知。赤壁之战时,就是黄盖提议的火攻。赤壁之战大胜后,黄盖被拜为中郎将,又领武陵太守。黄盖后半生主要从事平叛和地方管理工作。因功绩卓著,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在孙权登基前病逝。 蒋钦早年跟从孙策平定丹阳、吴县、会稽、豫章四县。后来跟随孙权征讨合肥,立下汗马功劳,立为荡寇将军。蒋钦信守承诺,心胸开阔。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攻打关羽,蒋钦率领水军攻入沔水,返军途中病死。 周泰在孙策平江东的时候和蒋钦一起来到孙策军中,随孙策左右,跟随征讨刘繇、王朗等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成为孙权的贴身侍卫,多次在战争中保护孙权的安全。从征服黄祖到在赤壁之战中抗衡曹操,都立有战功,身上满是伤疤。后来,孙权为了表扬周泰不畏生死的功绩,让他留守濡须口。官做到汉中太守,受封陵阳侯。在黄武中期病逝。 陈武是东汉末年孙策、孙权手下的猛将,负责统领庐江上甲。年少时威风凛凛,跟随孙策征战江东。他因战功被授予司马称号,统领精锐部队。孙策死后,积极拥护孙权,因他为人大度和善,从孙权幕僚到乡里乡下都受到尊敬和爱戴。陈武屡建功勋,每战都一往无前,被封为将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突袭东吴,陈武战死。 董袭身高八尺,气势非凡。孙策进入会稽郡,董袭在高前亭迎接他,然后投奔孙策。后来,孙策征伐山阴贼,董袭亲手斩杀了贼首黄龙罗和周勃。孙权初掌江东时,孙权的生母吴夫人担心他在江东成不了气候。她问了张昭、董袭等人,问江东有没有保证,要不要退回淮南去。董袭力保江东,大家都非常认同。后来鄱阳贼彭虎等率领数万人造反。董袭战无不胜,十日平息。孙权灭黄祖之时,作为前锋,董袭和凌统率领一百名敢死队员前冲城前,促使大军继续前行,最终攻克黄祖。宴会的第二天,孙权举起酒杯,对董袭说:“今天的宴会,全靠你的功劳。”正史记载,213年正月或216年冬季,曹操攻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迎敌。孙权派董袭率领五艘船到濡须口。在夜幕中狂风袭来,五艘楼船全部翻在江上,董袭死守在船上,最终淹死了。

▲《三国演义》动漫形象 甘宁少年时当土匪,后来改邪归正,曾任蜀郡郡长,后来到刘表和黄祖手下,没有受到重用。公元208年的时候,甘宁率兵投奔孙权,开始立功。曾劝服孙权攻破黄祖,随周瑜打下夷陵,跟着鲁肃在益阳和关羽两军对峙。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只有甘星河为敌。”然而,甘宁终其一生都几乎没有得到孙权封赏。在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期间,甘宁得痢疾病死。 凌统是吴国名将,年少时候名气就很大,做别部司马和破贼校尉。跟随孙权攻打江夏,凌统部队做先锋,大胜归来;跟从周瑜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攻下曹仁占领的江陵;又跟随吕蒙攻下荆州。公元217年,受孙权的命令去接纳山中之人,得到精兵几万,此事之后突然病死。 徐盛早年抗击黄祖,立下汗马功劳。夷陵之战时,徐盛跟随陆逊连连攻克蜀军;曹休攻打吴国时,徐盛以少抗多,抵御下曹休的进攻。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徐盛提议在建邺(现南京城)外围筑上围墙,曹丕中疑城之计而退兵。不久之后因病死亡。 最终,孙权称帝,吴国并列于三国之中,青史留名。在孙权建立一方霸业的基础上,正是有这些人才的支持。孙权最终能取得成功,除了靠孙权个人的才干以外,这些近臣与大将为吴国的未来作出了极大贡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