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编译  赵婷婷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当地时间3月13日,欧盟议会投票通过《人工智能法案》。这一法案为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者制定了全面规则,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监管规则。

“《人工智能法案》将人工智能的未来推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即人类掌控技术,技术帮助人类探索新发现、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释放人类潜能。”罗马尼亚自由派政客德拉戈斯·图多拉切这样告诉美联社。

“政治”新闻网欧洲版报道称,13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会上,523名议员投票支持该法案,46人反对,49人弃权。欧盟将于5月正式批准该法案。法案预计于2025年初生效、于2026年实施,其中一些条款将更早生效。

据美联社报道,《人工智能法案》最初的目的是消费者安全,对使用人工智能的产品或服务进行风险分级监管。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越高,面临的审查就越严格。绝大多数人工智能系统的预估风险较低,如内容推荐系统或垃圾邮件过滤器,相关公司可以选择遵守自愿性要求和行为准则。在医疗设备或电网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要求会更严格。

此外,一些领域禁止使用人工智能,比如管理人类行为的社交评分系统,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情绪识别系统。警察在公共场所使用“生物识别”远程扫描人脸时不能使用人工智能,但涉及绑架或恐怖主义等严重犯罪的情况除外。

“用户将相信,他们使用的人工智能工具是经过仔细审核的,可以安全使用。”英国年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纪尧姆·库内松告诉英国《卫报》,这类似于使用银行应用程序的用户相信银行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自己能够放心地使用这些应用程序。

《人工智能法案》对欧盟以外的地区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华尔街日报》称,欧盟地区约有4.48亿人,人工智能公司不太可能放弃这个市场。其他地区可以将该法案作为制定人工智能法规的范本,从而产生更广泛的连锁效应。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经引入或正在考虑引入关于人工智能的规则。

2023年10月18日,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同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与此同时,美国至少有7个州正在推动人工智能方面的立法。

美联社称,巴西、日本等国家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都在着手制定有关人工智能的监管规则。

“一些国家关注欧盟通过该法案后会发生什么。欧盟的做法只有在被证明有效的情况下才会被效仿。”库内松说。

美联社注意到,该法案的一项内容是“人工智能生成的涉及现有人物、地点或事件的深度伪造图片、视频或音频,必须被标记为人为操作”。

欧盟解释称,他们担心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太强大,可能“导致严重事故”或内容滥用,进而引发“网络攻击”。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在许多应用中传播带有歧视和偏见的内容,造成不良影响。

企业监督机构和一些立法者表示,希望法律更严格,针对所有通用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安全和风险评估,而不只是针对某些功能强大的模型。

欧盟立法者回应称,他们力求使立法具有灵活性,以便适应快速发展的技术。

“《人工智能法案》不是终点,而是围绕技术建立新治理模式的起点。我们现在必须集中政治力量,将法律条文落到实处。”图多拉切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